楊朔所為 文/ 王友琴 楊朔,1913-1968,作家,任中國作家協(xié)會外國文學委員會主任。在文革中楊朔被“批斗”,1968年8 月3 日自殺。 楊朔可能是最為中國人知道名字和作品的作家之一,因為在文革前和文革后,他的散文《荔枝蜜》、《雪浪花》、《茶花賦》等印在中學的語文教科書里,因而得到相當普遍而徹底的閱讀:有老師詳細講解“詞語”“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每個中學生都要反復朗讀甚至必須背誦這些文章。 文革開始后,楊朔的散文不再在語文教科書中。楊朔本人也在文革中被“斗爭”。他在1968年8 月3 日服大劑量安眠藥自殺死亡。 在文革結(jié)束后不久,楊朔得到平反。 1980年前后的一段時間,是對文革受害者的大規(guī)模平反時期。受害者中的一些高級干部和社會名人的名字和故事,出現(xiàn)在當時的報紙上。從那些文章的篇幅和印刷位置可以看出,如何報道這些被平反的人的事情,“內(nèi)部”存在一些“規(guī)則”:比如關(guān)于劉少奇(1966年8 月前最高權(quán)力圈子的第二號人物)和陶鑄(1966年8 月后的第四號人物,1966年底被“打倒”)的悼念文章,有整版長。關(guān)于級別比他們低的人的文章則比較短,也不占明顯的位置。級別再低的人,一般僅僅提到名字,沒有故事。級別更低的受難者,名字和故事都不會見報。這種“規(guī)則”施行的結(jié)果之一,是可能給人造成一種錯誤印象,即文革主要就是迫害了一些高級干部和社會名人。 另外,在當時的報紙上,雖然登載了一些在文革中死去的人們的名字和介紹了他們的生平和美德,但是對他們死亡過程本身則回避直接描述或者含糊其辭。報紙上有一則為楊朔平反的簡短的消息。報道簡單地說楊朔“被迫害致死”!氨黄群χ滤馈笔钱敃r普遍運用的一個“說法”,指那些在文革中受到迫害而自殺身亡的人的情況。 文革中發(fā)生的大量自殺,無法找到歷史上可比的情況,所以很難用現(xiàn)成的詞語來描述。“被迫害致死”這種說法,比簡單地說“自殺” 要好,因為文革中的自殺遠遠不同于平常條件下的自殺。文革中自殺的人,在“斗爭會”上被“斗爭”,被咒罵,被打,被戴“高帽子”,被“游街”,被“掛黑牌”,被體罰,被侮辱,被恐嚇,被關(guān)押,他們是在遭受了種種殘酷的心理的和肉體的折磨之后自殺的。描述他們的死,必須強調(diào)指出他們死前身受的殘酷的迫害,因為他們不是僅僅因為善感多愁過于敏感而自殺的,不是僅僅因為長期的憂郁或者一時的氣憤而死的,也不是象屈原那樣因為不愿意隨波逐流不愿意與世人同醉而選擇了自殺以表明個人意志。 但是,另一方面,“被迫害致死”這一表述回避說出“自殺”,會使以后的人無法知道他們到底是怎么死的。但是這種表述使得文革時代的恐怖比較模糊,減低了對文革事實的顯影的清晰度。這顯然也是這一表述那時被大量使用的原因之一,因為文革后的中國領導人雖然否定文革,但是不愿意暴露太多的文革陰暗面。 文革后出版的《中國大百科全書》“文學卷”有詞條“楊朔”。 詞條用一千多字介紹了他的生平和作品,但是,沒有提到他的文革中的遭遇,也沒有提他是怎么死的。這部書里其他的人物詞條,在文革中自殺的人,比如考古學家陳夢家,也都不說明這一點。 新一代的年輕的學生繼續(xù)在教科書里讀楊朔的文章。但是對他的死,可能完全不知道。 很多年過去了。1997年出版的張光年的《向陽日記》(上海遠東出版社1997年版)寫到了楊朔的死。張光年即詩人“光未然”,《黃河大合唱》的作詞者,長期擔任中國作家協(xié)會的領導人。該書第259 頁載1975年11月12日日記: “晚楊朔的弟弟楊玉瑋、楊朔女兒楊渡來訪,嚴文井在座。玉瑋細談了楊朔因病逝世情況及他為此進行調(diào)查研究經(jīng)過,談了兩小時! 該書263 頁載同年12月6 日日記: “上午九時,與嚴文井、韋君宜、王志遠同車到八寶山,參加楊朔同志移靈式……”從這樣的記載可以看出,在1975年,楊朔去世七年之后,他的工作單位為他舉行了一次骨灰重新安放的儀式。當時這種由工作單位舉行的儀式的一個主要意義,是對他的“問題”的作了新的“結(jié)論”。這是因為在林彪死去、鄧小平重新出來工作之后,對文革中被“處理”的一部分人有了新的比較寬松的“政策”。不僅是楊朔一個人,有一批類似情況的共產(chǎn)黨干部,在文革開始后受到“斗爭”或者關(guān)押后自殺,他們自殺的時候,自殺本身就成為他們的一大嚴重罪狀。在1975年,如果沒有發(fā)現(xiàn)他們有別的“問題”,就給他們重新作了一次新的“沒有問題”的“結(jié)論”。另外,他們早先死亡的時候,很多人的骨灰都被扔掉了,不準家屬保留,當然更談不上有葬禮,新的結(jié)論作出后,為他們舉行了追思儀式。 在這個“移靈式”(這似乎不是當時所用的名稱,可能是張光年沿用了他習慣的說法)之前,楊朔的弟弟和女兒與張光年以及另一負責人嚴文井談話,大概就是為了這第二次結(jié)論的事情?梢钥闯,他們的意圖很明顯,說楊朔是服用安眠藥過量而死的,是要說明楊朔并非自殺。他們作了調(diào)查,頗費了一番時間,要說服張光年和嚴文井。 從張光年的記敘的口氣來說,他未說是否信服這一說法,也沒有對此。他只是記載了這一段談話。 這樣的談話可能很難被未經(jīng)歷過文革的讀者理解。為什么在楊朔死了7 年之后,他的家屬要為他作這樣的抗爭。出現(xiàn)這樣的談話,是由文革的特定背景決定的。 在筆者所作的關(guān)于文革的調(diào)查之中,以下四個實例都相當有代表性,可以說明為什么會有楊朔的家屬和張光年的那一場談話,那個談話的里面的意義是什么。 1966年8 月4 日,北京大學西語系教授吳興華在“勞改隊”中勞動時,被逼迫喝了校園中水溝里的污水,其中從附近化工廠排出廢水,然后中毒昏倒,當天晚上死亡,時年44歲。但是北大那時的權(quán)力者硬說他是自殺的,是“對抗運動”,“畏罪自殺”。他們命令醫(yī)院解剖尸體。在這種情況下,主導對話的題目是他是否自殺,而不是追究是什么人強迫他喝了污水而害死了他。 1966年8 月,中國科學院地質(zhì)研究所研究員謝家榮,作為“反動學術(shù)權(quán)威”遭到“斗爭”(包括下跪和被打),晚上在家中服大劑量安眠藥自殺。他寫下了遺書。家屬發(fā)現(xiàn)他死亡時,也看到了遺書。但是他們當即燒毀了遺書,報告說他是心臟病發(fā)作去世的。盡管如此,謝家榮還是被送上解剖臺進行尸體解剖。解剖后醫(yī)生作證說沒有證據(jù)說他是自殺的。他被打開的胸腔還未縫合,就被拖走火葬。這樣作,尸體被解剖,但是免除了作為自殺者會遭到的死后斗爭。 李季谷是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1968年,在“清理階級隊伍” 運動中,李因其“歷史問題”被“審查”。7 月25日,他的專案組逼迫他“交代問題”,強迫他跪了一整天,并用燃燒的香煙多次燙他的后背和脖頸。審問延續(xù)到深夜。當天夜里,李季谷教授投入華東師范大學校園中的麗娃河自殺身死。學校當局說他“畏罪自殺”,召開了對他的“批斗會”。因為李季谷已經(jīng)身死,就畫了一張他的漫畫像,由歷史系的另外兩個也在被“審查”的“牛鬼蛇神”舉著這張像站在臺前,替他接受“批斗”。李季谷和楊朔的死日相隔不到10日。 吳偉能是北京大學歷史系干部。1968年年底,他被辦了“學習班” ——當時整人的一種形式。他在1959年的“反動言論”被揭發(fā)出來。吳偉能的父親,1958年冬天在江蘇北部的一個名叫“幸福”的“人民公社”里,因為沒飯吃而餓死。為此,據(jù)說吳偉能對別人說過“幸福公社不幸!。這被當作“攻擊三面紅旗”的“反動言論”。 1968年11月4日晚上,吳偉能在圓明園東北角投水自殺。他死后的第二天,北大歷史系開了他的“批判會”,他被扣上“反革命” “叛黨”(指自殺)等六項罪名。雖然他已經(jīng)身死,不能前來與會。 人出自本能就熱愛生命,愿意活而不愿意死。如果不是因為遭到難以忍受的殘酷的毆打和侮辱,很多人是絕不會自殺的。但是,文革當局卻把在遭受侮辱摧殘后的自殺,視為對文革的反抗,視為對他們的權(quán)威的挑戰(zhàn),把自殺也當作一項“反革命罪行”。在當時,無數(shù)人被“斗爭”,他們下跪,他們低頭彎腰作“噴氣式飛機”狀挨斗,他們詛咒自己是“牛鬼蛇神”,他們承認他們應該被“砸爛砸碎”,他們寫下“檢查”“交代”和“認罪書”,他們胸前掛著大牌子,牌子上面他們的名字打上了紅色的大叉子。當時的社會制度,使他們無處可逃。最后,他們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但是,文革當局甚至不準人通過死亡來逃避迫害。文革當局要強迫人變成甘愿被斗、甘愿下跪、甘愿詛咒自己、甘愿不象人樣子地茍活著的人。 文革中,一大批人遭到“斗爭”后自殺,死后,還被稱為“畏罪自殺”,“自絕于人民,自絕于黨”,是“不齒于人類的狗屎堆” 。珴蓶|語),要“遺臭萬年”。自殺可以成為進一步迫害的借口。 他們死后仍然要被戴上各種罪名,一旦“定案”,家屬子女繼續(xù)蒙受迫害,上學就業(yè)都受到大的影響。文革的殘酷不但在于逼人自殺,還在于繼續(xù)殘害已經(jīng)自殺的人。這種對人的逼迫的極端程度,后人很難想象。 在文革的這種話語系統(tǒng)中,在害人者方面,他們對自殺者大張撻伐,另外,還竭力要把不是自殺的人說成是自殺的,以此制造對死者以及死者家屬的進一步的迫害。在被害者家屬方面,不能指責和追究造成死亡的害人者,卻只好聲明死者不是“自殺”以保護死者及其家庭避免更多的迫害。了解了這種背景,我們才能理解為什么在1975年,楊朔死去7 年之后,家屬前往說明的是他并未自殺是病死,而不是追究誰把楊朔關(guān)押起來“斗爭”而害死了他。在文革的話語系統(tǒng)中,他們只能爭辯這個問題。 細察文革時代的邏輯,當時的話語系統(tǒng),論證方式,象當時的無數(shù)的死亡一樣,令人氣憤,也令人難過。 楊朔的遭遇令人感嘆。 楊朔以優(yōu)美的散文著名。楊朔最優(yōu)美的散文,如收在語文教課書中的《荔枝蜜》、《雪浪花》、《茶花賦》,都寫在1961年。從題目就可以看出,這些散文寫的都是一些被普遍認為美的好的東西。同時,借物抒情,他通過描寫這些東西來表現(xiàn)他的感情。 他寫荔枝蜜: “吃著這樣的好蜜,你會覺得生活都是甜的呢。”他寫茶花: “如果用最濃最艷的朱砂,畫一大朵含露乍開的童子面茶花,豈不正可以象征著祖國的面貌?”他寫浪花: “老泰山(文中的一個人物)恰似一點浪花,跟無數(shù)浪花集到一起,形成這個時代的浪潮,激揚飛濺,早已經(jīng)把舊日的江山變了個樣兒,正在勤勤懇懇塑造著人民的江山!比欢,如果看到當年發(fā)表這些優(yōu)美的文章的雜志,1961年的文學雜志,會叫人吃驚:印刷那些文章的紙張糟糕極了,不但粗糙,而且根本不是漂白的。直白地說,就跟那時候人們上廁所用的草紙差不多。 1961年,正值大饑餓的年代。幾千萬人被餓死。沒餓死的人,普遍得了浮腫。翰∪丝此瓢着,在用手指在手臂上腿上按一下,會出現(xiàn)一個小凹窩,在失去彈性的身體上,這個小凹窩要好一陣才能平復消失。食物匱乏給人們留下的印象自然是最深的,因為饑餓的感覺是最令人難受的感覺之一。但是實際上,當時不僅嚴重缺乏食物,也嚴重缺乏別的東西,比如,紙張,布匹,做飯用的鍋子,吃飯用的碗,小學生用的作業(yè)本子,全都買不到。雜志用草紙一樣的紙張印書,就是由于沒有平常用的白紙。 政權(quán)推行的荒唐的經(jīng)濟政策以及對人民的生死漠不關(guān)心的態(tài)度,造成了全面的經(jīng)濟災難。這種災難不僅造成了生命的死亡,而且?guī)砹诵撵`上的創(chuàng)傷。在家庭中,人們?yōu)槭称范鸺m紛,在社會上,人們?yōu)榱说玫揭恍┥畋仨毱范幌У赖律系奶潛p。 從楊朔那一時期的文章看,他常常在外國;在中國的時候,也總在旅行,住在風景區(qū)的旅館里,比如,在廣東的從化溫泉、四季如春的昆明,北戴河。他顯然是一個有些特權(quán)的人,也許沒有餓肚子。但是他不是聾子瞎子,楊朔一定不會不知道普通人民在經(jīng)受的苦難。他應該知道高級賓館里的生活,并不是大多數(shù)人的生活,浮腫的人并不是營養(yǎng)過剩引起的肥胖。1961年的生活里沒有蜂蜜,饑餓中的祖國不象含露乍開的茶花,人民不但沒有民主權(quán)利而且還在餓死的地方也不能叫作“人民的江山”。 但是1961年的苦難現(xiàn)實好象一點都沒有影響到他的筆。他寫出的文句,和現(xiàn)實中的饑餓和貧困好象沒有一點聯(lián)系,如果不是印在那么難看的紙張上的話。 用傳統(tǒng)的批評文學作品的話語說,他的文章是在“粉飾太平”。 這種批評也許過于簡單。也許他的文章背后有他的復雜而審慎的考慮。但是除了這些散文,他好象沒有留下關(guān)于他的感受的另一類記錄。 而且,更為諷刺性的是,如果要把他的這種寫法指為“謊言”的話,還只有在那一由于經(jīng)濟困難而在出版方針上較為“寬松”的時期,才允許寫這種優(yōu)美型的謊言,才對這種文章予以高的評價并選入語文教科書中。在大饑餓年代之前和之后,他都不能有這種機會。1961年,他的文章回避了饑餓、匱乏和死亡,但是至少還在歌唱優(yōu)美,這些文章沒有在吹畝產(chǎn)糧食幾十萬斤的牛皮,歌頌毛澤東也不到后來那種肉麻和荒誕的程度,也不在提倡“斗爭”、“專政”和殺戮。 1966年文革開始。1966年6 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轉(zhuǎn)教育部黨組《關(guān)于1966-1967學年讀中學政治、語文、歷史教材處理意見的請示報告》。教育部的報告說:原有的政治語文歷史教材,未印的均停止印刷,已印的也停止發(fā)行。中學歷史課暫停開設;政治和語文合開,以毛主席著作為基本教材。 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對這一報告的批示寫道:目前中學所用教材,沒有以毛澤東思想掛帥,沒有突出無產(chǎn)階級政治,違背了毛主席關(guān)于階級和階級斗爭的學說,違背了黨的教育方針,不能再用。 在這種背景下,楊朔的文章被清除出教科書。文革連虛假的優(yōu)美也不再需要。從文革的發(fā)動者方面說,他們已經(jīng)徹底鞏固了權(quán)力,接著要“繼續(xù)革命”,所以不在乎美化現(xiàn)實;而且,粉飾太平畢竟還意味著對太平的價值肯定,美化現(xiàn)實也仍包含有對美的向往。新起的文革文體,一方面充斥著夸張、暴力、和粗野的詞句,正和現(xiàn)實中對人的殘酷的迫害相稱;另一方面充斥著“最最最最”“藍天為紙,大海為墨,也寫不下我們對毛主席的無限崇拜無限敬仰”這樣的迷狂語言,和毛澤東絕對權(quán)威的樹立配合。楊朔風格不能為文革所容。 早在1966年4 月,中共中央發(fā)出的《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開的部隊文藝工作座談會紀要》就明確寫了文藝界“被一條與毛主席思想相對立的反黨反社會主義的黑線專了我們的政”。在這樣的理論下,原來的文藝單位都成了“反黨反社會主義的黑線”。文革領導人派軍代表管理控制了所有的文藝機構(gòu),并且領導那里的文革運動。在那些地方,雖然沒有象在學校那樣紅衛(wèi)兵學生打罵甚至活活打死被斗者,但是也相當野蠻。作家隊伍在1957年就遭到一次大規(guī)模清洗,在文革中,從1966年開始,除了極少數(shù)的例外,幾乎是全部被打擊。 1968年,楊朔在單位里被列為重點批斗對象。他在“斗爭會”上被“斗爭”。他自殺的時候,55歲。 文革后,楊朔的文章重新被印入中學語文教科書,但是,他的死卻沒有真實地記載在百科全書里他的小傳中。當局也始終不準許對1959到1962年的大饑餓以及文革的恐怖和殺戮發(fā)表真實的記錄和報告。說出真實,現(xiàn)在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