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巴金與西湖


作者:薛家柱     整理日期:2021-12-17 03:50:27


  “西湖永在我心中!
  這是巴金先生1994年10月17日在杭州的親筆題詞,表達了這位20世紀國寶級的文學大師對西湖的無限情愫。
  盡管當時提筆握管對他老人家來說已經(jīng)是重若千斤,但巴老還是運足氣、使出全身勁,大筆揮毫,留下了這一幀墨寶。這,道出巴老久遠的心聲。他對杭州西湖的確是一往情深,他不光20世紀30年代常常每年春秋和友人青春結(jié)伴游西湖;還在20世紀70年代他最困難時女兒、女婿一度到杭州工作;更在20世紀90年代每年幾乎有一半的時間在杭州休息、養(yǎng)病,把靈隱杭州創(chuàng)作之家、西子國賓館汪莊當作自己第二個家。
  巴金先生以幾百萬字的文學創(chuàng)作和大量翻譯,留給我們1000多萬字的作品,在一個甲子的歲月中產(chǎn)生了巨大的社會影響。他的皇皇巨著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瑰寶,堪稱20世紀時代的歷史回聲,是中國知識分子探索人生道路的縮影,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珍貴財富。20世紀80年代以后,巴金成為國際上研究中國20世紀文學和中國知識分子道路的典型。他更是一種象征、一座豐碑和一份良知,是20世紀中國的青春精神與現(xiàn)代性的象征。
  現(xiàn)在,當我們來回顧巴金先生與西湖的這番綿綿不了情,也是這位享有最高稱號的“人民作家”與杭州的一種獨特的機緣。有了緣,揮不走、斬不斷,永生永世難離分。
  第一章 血緣 鄉(xiāng)情
  巴老這一生對西湖確是情有獨鐘。他在自己撰寫的《西湖》一文中,曾經(jīng)直抒胸臆,有過非常真切的描述:
  很多人喜歡西湖。但是對于美麗的風景,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全國也有不少令人難忘的名勝古跡,我卻偏愛西湖。我1930年10月第一次游西湖,可是10歲前我就知道一些關(guān)于西湖的事情。在幼小的腦子里有一些神化了的人和事同西湖的風景連在一起。
  巴老這種永遠難以割合的西湖情結(jié),恐怕與他的血緣、他的鄉(xiāng)情息息相關(guān)吧。
  在不少人的印象之中,巴金先生是一位四川籍作家,其實他也是浙江籍作家,這是巴金先生自己說的。那是1982年5月,正是春光明媚的清明前后,巴金先生在寫作《隨想錄》第3集告一段落后來到杭州小憩。下榻在西泠賓館6樓一個東南向大套間。
  啊,這是真正的陽春三月,陽光和煦,花香四溢。巴金走到6樓陽臺上向外一望,西湖就像一座大盆景展現(xiàn)在他的面前。他顯得異常興奮,一反過去那種平靜緘默、話語不多的神態(tài),滿含深情地用四川口音對陪同的我們說:
  哎,真像是回到家了!我愛西湖,每年都想來杭州小住一陣子,因為浙江也是我的老家嘛。
  “啊……巴老祖籍是浙江?”我大感意外驚訝地問。
  巴金卻說:
  我們家祖先原籍是浙江嘉興人。高祖李介庵去四川做官,才有我們這一支在四川繁衍生息。過去,在嘉興有我們李家祠堂,四川老一輩人也同嘉興的家族有一些聯(lián)系。1923年我來過嘉興兩次,住在80歲的伯祖父家里。他年過80,還做私塾老師,在家中授課……
  1923年5月,19歲的巴金(李堯棠)偕同三哥李堯林,離開了四川成都的老家,沿著滔滔的萬里長江,從重慶乘坐輪船越激流、穿三峽,走出了巴山蜀水環(huán)繞的四川盆地這個封閉的“天府之國”。巴金曾在《我的哥哥李堯林》一文里說:
  在我的童年,在我的少年,甚至青年時期的一部分,我和哥哥堯林總是在一起,我們冒著風雪在泥濘的路上并肩前進的情景還不曾在我眼前消失。一直到一九二五年暑假,不論在家鄉(xiāng),還是在上海、南京,我們都是同住在一間屋子里。他比我年長一歲有余,性情開朗、樂觀。有些事還是他帶頭先走,我跟上去。例如去上海念書這個主意就是他想出來,也是他向大。哥提出來的。我當時還沒有這個打算。離家后,一路上都是他照顧我,先在上海,后去南京,我同他在一起過了兩年多的時間……
  到達上海這個號稱“東方冒險家樂園”之后,由從未謀面過的在上海工作的同宗堂叔李玉書(嘉興人)安排他們兄弟倆住在“申江旅館”。成都和嘉興雖關(guān)山遠隔、萬里迢迢;但從來沒有隔斷李家的親情,兩地之間聯(lián)系仍頗為密切。
  巴金馬上想到離上海近在咫尺的嘉興,浙江嘉興曾經(jīng)留有李家先人的深深足跡,巴金也不免從小就對這塊土地有許多特殊的感情。就在1923年6月3日,巴金與三哥李堯林一起來到祖先的發(fā)祥地嘉興,拜見伯祖父,做客住宿在四伯祖李熙平的家中。這是巴金弟兄倆第一次來到自己祖宗的家鄉(xiāng)尋根,是由在上海新《申報》社做事的堂叔李道澄一起陪同下去嘉興找到四伯祖的。
  四伯祖李熙平以教私塾為生,當時已年逾八旬高齡。這位須發(fā)皆白的老塾師,見到了千里之外趕來認祖的巴金兄弟非常高興!特意安排他們住在自己后樓的一問房子里。
  住了兩天后,又在四伯祖和堂叔的陪同下,坐船去嘉興近郊塘匯鎮(zhèn)的李家祠堂,焚香點燭祭拜列祖列宗。李家宗祠系巴金的二伯祖李忠清于清朝同治年間建造,祠堂不是很大,僅僅只有兩楹寬,中間還有一個天井。巴金來的時候,李家祠堂已經(jīng)破敗不堪,使兄弟倆心中感到異常失落。
  巴金兄弟祭祖后返回上海,就寫信給四川的二伯、二叔,報告李家祠堂破落的現(xiàn)狀。不久,由二伯父李清城出錢,委托嘉興族人負責重新修繕。這一年的7月9日,三哥李堯林應四伯祖之邀,從上海再度到嘉興來,協(xié)商有關(guān)修葺李氏宗祠之事。
  直到1924年初,李家祠堂才重修完畢。1月13日,巴金又同三哥李堯林再一次來到嘉興,到塘匯去祭掃修繕一新的祖祠。祠堂里供奉著李氏始祖和李忠清的神主牌位。祠堂邊上的菜地里還有一口四眼井,留給巴金的印象很深。
  這一次,巴金在四伯祖李熙平的家中前后住了10天,經(jīng)常帶領(lǐng)堂妹李德嫻、李德妤去槐樹頭一帶游玩,還曾經(jīng)買了一只花皮球,送給當時只有9歲的小堂妹李德嫻。
  浙江和四川一樣,不光是全國較為富庶的省份,還同屬文化大省。有著許多歷史名城,也出過不少值得國人稱道、令民眾念念不忘的偉大人物。在嘉興那幾天,巴金自然而然想到了杭州。他從小就知道杭州是南宋的京城,抗金的民族英雄岳飛就犧牲在杭州,陵墓埋葬在西湖旁邊。他還想到西湖邊的愛國志士于謙、張蒼水和近代的巾幗英雄秋瑾等人。
  嘉興離杭州也不過一百多里路程,巴金雖然十分向往來杭州看看;可惜由于經(jīng)濟等方面原因,那兩次來嘉興往返匆匆,巴金都沒有機會到離嘉興不遠的杭州來游覽一下西湖,大有失之交臂的遺憾。
  這次巴金和三哥李堯林來嘉興祭祖,10天后,巴金返回上海,立即去南京東南大學附中補習班讀書。1925年冬天,他在南京曾寫下《塘匯李家祠堂》一文,手稿一直保留了下來。P1-6
  為了弘揚杭州歷史文化,杭州出版社出版了一套“西湖全書”,其中有“名人與西湖”系列叢書。
  從我最初讀到“西湖全書”選題開始,心中就有一個最大的愿望,就是將巴金一生與西湖的深厚情緣寫成一本書。
  巴金先生作為20世紀偉大的人民作家,他一生著書等身,可謂是世紀縮影、時代良心。他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也熱愛美麗的西湖。從1930年第一次游覽西湖起,他幾乎每年的春秋佳節(jié),都邀請親朋好友或陪家人來杭州旅游,除非那些烽火連天的歲月或他不在國內(nèi)的日子。
  巴金先生對西湖的感情,早在1930年的《蘇堤》中已經(jīng)表達,以后也曾多次在多部散文集中,真摯抒發(fā)這種綿綿不了情。一直到1994年10月17日,巴金老人在提筆握管已十分困難的情況下,還在杭州西子國賓館用全身心力親筆題詞:“西湖永在我心中”,這成為巴金與杭州深情厚誼的集中寫照。
  我不是巴金作品與人生的研究生,僅僅是巴金的一名學生。巴老是我一生最尊敬的作家與長者。因緣際會,我有幸結(jié)識這樣一位德高望重的文壇巨匠,身沐親聆巴老的教誨,是我畢生最大榮幸。自1974年開始認識巴老,直到20世紀80年代、90年代他老人家10多次來杭州,我也是親歷目擊者。巴老饋贈我的37冊親筆簽名書籍,成為我的瑰寶。
  因此,我試圖以個人的視角,結(jié)合巴老親屬平時告訴我的,以及巴老自己在多部散文集、《隨想錄》、《再思錄》、《家書》、《巴金書簡》等散文、雜感、書信中寫有關(guān)杭州的文字,集中撰寫了《巴金與杭州》這本書。
  盡管我竭盡心力回憶往事、認真閱讀巴老的著作,自信是十分認真從事這項工作,但由于水平有限,加上巴金先生早年與西湖的資料較少(特別是照片),再由于筆者閱讀與研究范圍所限,難免掛一漏萬。期待有更好的研究巴金與西湖的佳作來補正。
  此書編寫過程中,得到巴老女兒李小林、侄女李國煣、巴金文學研究會周立民的大力協(xié)助。晚年巴金的大量照片與有關(guān)材料,采用了陸正偉先生的《世紀巴金》,特此一并致以深切的謝意。





上一本:一生一世一雙人半醉半醒半浮生 下一本:杭州運河名人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巴金與西湖的作者是薛家柱,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