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論克萊斯特戲劇的現代性


作者:趙蕾蓮     整理日期:2014-05-14 11:32:02

 ★海因里!ゑT·克萊斯特(HeinrichvonKleist,1770-1811)被譽為現代藝術的代表人物與“現代戲劇的促進人物!彼谑陜葎(chuàng)作的全部八部戲劇以獨樹一幟的思考探索事物的深層原因,具有鮮明的現代性。
  ★克萊斯特把現代危機寫進他的文學作品。他筆下的世界脆弱易碎而充滿裂痕,事物因具有多義性而撲朔迷離,無法探究。于是,他得出這個結論:世界上的矛盾難以解決。
  ★本書以克萊斯特八部戲劇為研究對象,從現代性視角出發(fā),在三階段的歷史發(fā)展觀、語言危機、認知危機和身份認同危機這幾個主要方面分析克萊斯特戲劇作品中的現代性要素。
  作者簡介:
  
趙蕾蓮,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德語系教授,德國洪堡學者。
在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獲得文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德語文學與文化。迄今出版專著兩部,在國內核心期刊(如《外國文學評論》《國外文學》《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廣州外語外貿大學學報》《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和《德國研究》等)以及境外出版的《文學之路》(Literaturstrae)上發(fā)表用中文和德文撰寫的學術論文30余篇,翻譯《尼采遺稿》和《弗里德里!つ岵膳c科茜瑪·瓦格納》以及《格林兄弟》《施蒂娜》《混亂與迷惘》等多部譯著。
曾任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德語系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德國研究中心副主任,F兼任中國德語文學研究會理事。多次赴德國進修、訪學(分別獲得德國歌德學院與中國國家教委合作項目資助以及德國學術交流中心與德國洪堡基金會資助),在中國北京與上海以及德國魏瑪、圖賓根和科尼希斯溫特(Knigswinter)參加由德國梯森基金會資助的“《文學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受“中、日、韓日耳曼協會”邀請,參加過在韓國首爾和日本金澤(Kanazawa)舉行的國際日耳曼學術研討會,并宣讀學術論文。
目前正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弗里德里!ず蔂柕铝趾椭C觀研究”(2009年獲準立項),2011年起成為德國洪堡學者,在德國著名的“亞歷山大·馮·洪堡基金會” 趙蕾蓮,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德語系教授,德國洪堡學者。
  在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獲得文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德語文學與文化。迄今出版專著兩部,在國內核心期刊(如《外國文學評論》《國外文學》《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廣州外語外貿大學學報》《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和《德國研究》等)以及境外出版的《文學之路》(Literaturstrae)上發(fā)表用中文和德文撰寫的學術論文30余篇,翻譯《尼采遺稿》和《弗里德里!つ岵膳c科茜瑪·瓦格納》以及《格林兄弟》《施蒂娜》《混亂與迷惘》等多部譯著。
  曾任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德語系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德國研究中心副主任,F兼任中國德語文學研究會理事。多次赴德國進修、訪學(分別獲得德國歌德學院與中國國家教委合作項目資助以及德國學術交流中心與德國洪堡基金會資助),在中國北京與上海以及德國魏瑪、圖賓根和科尼希斯溫特(Knigswinter)參加由德國梯森基金會資助的“《文學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受“中、日、韓日耳曼協會”邀請,參加過在韓國首爾和日本金澤(Kanazawa)舉行的國際日耳曼學術研討會,并宣讀學術論文。
  目前正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弗里德里!ず蔂柕铝趾椭C觀研究”(2009年獲準立項),2011年起成為德國洪堡學者,在德國著名的“亞歷山大·馮·洪堡基金會”的資助下從事科研項目研究。目錄:
  第八節(jié)歷史劇《洪堡王子弗里德里!返膭(chuàng)作背景與主要劇情
第三章克萊斯特戲劇在國內外的接受與研究現狀
第一節(jié)克萊斯特戲劇在德語國家的接受與研究現狀
一、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前與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克萊斯特戲劇在德語文學中的接受與影響
二、克萊斯特戲劇作品在民主德國的接受
三、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克萊斯特戲劇作品在聯邦德國、瑞士和奧地利的接受
第二節(jié)克萊斯特八部戲劇的接受與影響
一、《施羅芬施泰因一家》的接受與影響
二、《羅伯特·居伊斯卡特》的接受與影響
三、《破甕記》的接受與影響
四、《安菲特律翁》的接受與影響
五、《彭忒西勒亞》的接受與影響
六、《海爾布隆的小凱蒂》的接受與影響
七、《赫爾曼戰(zhàn)役》的接受與影響
八、《洪堡王子弗里德里!返慕邮芘c影響第八節(jié)歷史劇《洪堡王子弗里德里!返膭(chuàng)作背景與主要劇情
  第三章克萊斯特戲劇在國內外的接受與研究現狀
  第一節(jié)克萊斯特戲劇在德語國家的接受與研究現狀
  一、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前與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克萊斯特戲劇在德語文學中的接受與影響
  二、克萊斯特戲劇作品在民主德國的接受
  三、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克萊斯特戲劇作品在聯邦德國、瑞士和奧地利的接受
  第二節(jié)克萊斯特八部戲劇的接受與影響
  一、《施羅芬施泰因一家》的接受與影響
  二、《羅伯特·居伊斯卡特》的接受與影響
  三、《破甕記》的接受與影響
  四、《安菲特律翁》的接受與影響
  五、《彭忒西勒亞》的接受與影響
  六、《海爾布隆的小凱蒂》的接受與影響
  七、《赫爾曼戰(zhàn)役》的接受與影響
  八、《洪堡王子弗里德里!返慕邮芘c影響
  第三節(jié)克萊斯特戲劇在中國的接受與研究現狀
  第四章克萊斯特戲劇中的三階段歷史發(fā)展模式
  第一節(jié)席勒、荷爾德林、諾瓦利斯、克萊斯特等作家的三階段歷史發(fā)展觀
  一、席勒的三階段歷史發(fā)展模式
  二、荷爾德林的三階段歷史發(fā)展模式
  三、諾瓦利斯的三階段歷史發(fā)展模式
  四、克萊斯特的三階段歷史發(fā)展模式
  第二節(jié)克萊斯特戲劇中的三階段歷史發(fā)展模式
  一、《施羅芬施泰因一家》中的三階段歷史發(fā)展模式
  二、《羅伯特·居伊斯卡特》中的三階段歷史發(fā)展模式
  三、《破甕記》中的三階段歷史發(fā)展模式
  四、《安菲特律翁》中的三階段歷史發(fā)展模式
  五、《彭忒西勒亞》中的三階段歷史發(fā)展模式
  六、《海爾布隆的小凱蒂》中的三階段歷史發(fā)展模式
  七、《赫爾曼戰(zhàn)役》中的三階段歷史發(fā)展模式
  八、《洪堡王子弗里德里!分械娜A段歷史發(fā)展模式
  第五章克萊斯特的語言危機
  第一節(jié)關于“語言危機”與“語言懷疑”概念
  第二節(jié)1800年左右德國文學中的語言危機概述
  第三節(jié)克萊斯特書信中表達的語言困境與語言懷疑
  第四節(jié)克萊斯特戲劇中的語言危機
  一、《施羅芬施泰因一家》中的語言危機
  二、《羅伯特·居伊斯卡特》中的語言危機
  三、喜劇《破甕記》中的語言危機
  四、《安菲特律翁》中的語言危機
  五、《彭忒西勒亞》中的語言危機
  六、《海爾布隆的小凱蒂》中的語言危機
  七、《赫爾曼戰(zhàn)役》中的語言危機
  八、《洪堡王子弗里德里!分械恼Z言危機
  第五節(jié)昏厥和夢幻作為克萊斯特獨特的戲劇語言
  第六章克萊斯特戲劇中的認知危機
  第一節(jié)認知危機概述
  第二節(jié)克萊斯特戲劇中的認知危機
  一、《施羅芬施泰因一家》中的認知危機
  二、《羅伯特·居伊斯卡特》中的認知危機
  三、《破甕記》中的認知危機
  四、《安菲特律翁》中的認知危機
  五、《彭忒西勒亞》中的認知危機
  六、《海爾布隆的小凱蒂》中的認知危機
  七、《赫爾曼戰(zhàn)役》中的認知危機
  八、《洪堡王子弗里德里希》中的認知危機
  第七章克萊斯特戲劇中的身份認同危機
  第一節(jié)身份認同危機
  第二節(jié)克萊斯特戲劇中的身份認同危機
  一、喜劇《安菲特律翁》中的身份認同危機
  (一)主神朱庇特的身份認同危機
 。ǘ┌柨四纳矸菡J同危機
  (三)安菲特律翁的身份認同危機
 。ㄋ模┧魑靼⑺沟纳矸菡J同危機
  二、悲劇《彭忒西勒亞》中的身份認同危機
  附錄海因里希·馮·克萊斯特生平大事年表
  參考文獻
  后記
克萊斯特是德國19世紀作家,以戲劇和小說創(chuàng)作聞名于世界文學史,歷來為文學研究之重鎮(zhèn),其研究被稱為“克萊斯特學”。
上世紀20年代,國內已有克氏作品翻譯問世,但研究卻相對貧乏,尤其是克氏戲劇作品更少人問津。專著《論克萊斯特戲劇的現代性》實堪稱篳路藍縷之作。該論著從產生于西方啟蒙文化的“現代性”問題入手探討克氏的戲劇。
該專著以克萊斯特一生中創(chuàng)作的八部戲劇為研究對象,從現代性視角出發(fā),用三階段歷史發(fā)展觀、認知危機、語言危機意識和身份認同危機這四大基本模式,系統(tǒng)分析克氏戲劇中的現代性要素。
歷史哲學模式主要針對克萊斯特一直致力于在作品中探討的“原罪”這個基督教國家最原始的人類事件,目的是記載人類充滿危機的歷史。這個闡釋模式主要涉及克氏對長期統(tǒng)治歐洲精神史的三階段世界模式(自然、人、神)的價值重估,他強調,已經異化的現代人無法從充滿危機的歷史中逃脫出來。
認知理論模式針對克氏經歷“康德危機”后產生的認知危機,烘托陌生化的自我認知和令人恐懼的真實。語言危機意識模式分析克氏在戲劇中對語言的置疑,揭示語言的詭 克萊斯特是德國19世紀作家,以戲劇和小說創(chuàng)作聞名于世界文學史,歷來為文學研究之重鎮(zhèn),其研究被稱為“克萊斯特學”。
  上世紀20年代,國內已有克氏作品翻譯問世,但研究卻相對貧乏,尤其是克氏戲劇作品更少人問津。專著《論克萊斯特戲劇的現代性》實堪稱篳路藍縷之作。該論著從產生于西方啟蒙文化的“現代性”問題入手探討克氏的戲劇。
  該專著以克萊斯特一生中創(chuàng)作的八部戲劇為研究對象,從現代性視角出發(fā),用三階段歷史發(fā)展觀、認知危機、語言危機意識和身份認同危機這四大基本模式,系統(tǒng)分析克氏戲劇中的現代性要素。
  歷史哲學模式主要針對克萊斯特一直致力于在作品中探討的“原罪”這個基督教國家最原始的人類事件,目的是記載人類充滿危機的歷史。這個闡釋模式主要涉及克氏對長期統(tǒng)治歐洲精神史的三階段世界模式(自然、人、神)的價值重估,他強調,已經異化的現代人無法從充滿危機的歷史中逃脫出來。
  認知理論模式針對克氏經歷“康德危機”后產生的認知危機,烘托陌生化的自我認知和令人恐懼的真實。語言危機意識模式分析克氏在戲劇中對語言的置疑,揭示語言的詭辯性對語言表達明確性的破壞,從而揭示人與人之間充滿猜疑、懷疑和誤解的關系。
  身份認同危機部分著重分析作家通過演繹“雙重身份者”突出這一點:人物對獨一無二的、不可混淆的自我的信任變得可疑。
  克氏沒有完全喪失對人類精神所抱的希望:人類精神雖面臨困臨困境,但未陷入絕境。以這種全新視角和全新闡釋方法進行的研究在國內的克萊斯特研究中尚屬首次。該論著在追蹤國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也頗能發(fā)己所見,可謂持之有故,言之成理,顯示出作者開闊的學術視野和較好的理論基礎。這部論著不僅是一種文學史的探討,在某種程度上稱之為思想史的考察,亦為不可。
  《克萊斯特戲劇的現代性》使我們對克氏的思想和戲劇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專著觀點鮮明,條理清晰,分析精當,是一部啟人思考的專著,亦顯示作者在克氏研究上用力之勤,鉆研之深。
  ——人大外國語學院副院長任國強教授 【前言】
  序
  在當今的德國文學史中,海因里!ゑT·克萊斯特(HeinrichvonKleist,1777—1811年)、弗里德里!ず蔂柕铝(FriedrichHlderlin,1770—1843年)弗里德里希·荷爾德林(FriedrichHlderlin,1770—1843年)是德國著名的、充滿詩藝理想主義的現代詩人,代表了從古典詩向現代詩的轉折。他被海德格爾譽為“詩人中的詩人”。荷爾德林是黑格爾、謝林在圖賓根讀大學時的同窗好友,他在統(tǒng)一哲學方面影響了后來成為著名哲學家的兩位同窗。他具有很強的哲學思辨能力,又強調詩藝的神圣而崇高特征,把思與詩高度統(tǒng)一,其詩學觀和哲學思想中貫穿著“和諧對峙”與“和而不同”的和諧觀。和讓·保爾(JeanPaul,1763—1825年)讓·保爾(JeanPaul,1763—1825年)是其筆名,其原名為約翰·保爾·弗里德里!だ锵L兀↗ohannPaulFriedrichRichter)。他因崇拜盧梭而選用其名“讓”,取筆名讓·保爾。他著有小說《奧恩塔爾快樂的教師馬利亞·武茨的生平》、《黑斯佩羅斯或45個狗郵日》等長篇小說、中篇小說和短篇小說。其世界觀受到盧梭洋溢的情感以及對法國大革命由歡迎轉為失望這一變化的影響,他在作品中描述了觀念性與平庸陳腐、永恒與可消逝性之間的紛爭對立,他以幽默而無痛苦地接受世界的脆弱性,解決紛爭對立。他在其理論著作《美學的預備學!(Vorschuledersthetik)中論述了幽默的本質與形式。他在敘事作品中側重描述人的心理變化過程。這三位作家,作為并駕齊驅的三杰,他們被劃歸古典文學與浪漫派之間的這個時期。他們三位分別以戲劇、詩歌和敘事見長:克萊斯特長于戲劇創(chuàng)作;荷爾德林長于詩歌創(chuàng)作;讓·保爾則擅長敘事。令人扼腕的是克萊斯特34歲就在柏林萬湖以自殺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短暫的生命。而他在十年的時間里創(chuàng)作出了八部戲劇,即四組無論從形式上還是從內容上看都彼此交融的戲。簝刹勘瘎 妒┝_芬施泰因一家》、《羅伯特·居伊斯卡特》,然后是兩部喜劇《破甕記》和《安菲特律翁》,還有兩部女性戲劇《彭忒西勒亞》(也是一部著名的悲。ⅰ逗柌悸〉男P蒂》(又被稱為騎士。,最后是兩部歷史劇《赫爾曼戰(zhàn)役》和《洪堡王子弗里德里!。
  克萊斯特以獨樹一幟的風格震撼著讀者的靈魂,深入到以往一直不為人知的、全新的深度。而且,由于克萊斯特運用的語言具有非凡的巨大力量,所以,他以最精確的方式成功地表達了他對人類特點的發(fā)現。他在其文學作品中道出迄今為止關于人類生存的難言之隱。他期盼一個與自己面對的現實世界截然不同的理想世界。
  與荷爾德林一樣,克萊斯特在接受史上一度不被其同時代的人認可,在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時,他才得以被重新發(fā)現。尼采的文化哲學以重估一切價值為標志,這種現代構想為人們重新發(fā)現克萊斯特創(chuàng)造了先決條件,因此,安奈特·呂泰肯(AnettLütteken)的如下斷言切中肯綮:“倘若沒有尼采的現代構想,克萊斯特和荷爾德林的‘復興’都是不可能的,它們畢竟提供了背景,20世紀作家的形象被勾勒在這個背景上!盇nettLütteken:HeinrichvonKleistEineDichterrenaissance.Tübingen2004.S.215.尼采曾經這樣評價這兩位作家的非同尋常…
  【書摘】
  第一章影響克萊斯特現代性的主要因素
  第一節(jié)“現代性”概念及其歷史變遷概述
  學術界迄今為止關于“現代性”的研究成果可謂汗牛充棟,人們研究了能想象到的幾乎所有領域的“現代性”,它成了一個包括文學、美學、社會學、歷史、政治甚至廣告宣傳術語在內的重要而龐雜的概念。因此,瓦岱在《文學與現代性》中不無道理地提及人們在使用“現代性”這個概念時表現的“多樣性、雜亂性”伊夫·瓦岱演講:《文學與現代性》,田慶生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20頁。,乃至這個詞變成了“一個集最相矛盾的詞義于一體的十足的雜音異符混合體”同上,第13頁。因此,需要明確和界定的是,本書研究的“現代性”屬于文學現代性范疇,有時會聯系到歷史與哲學領域。
  從詞源來看,“現代性”(德文為Modernitt,英文為modernity)這個詞的出現要比其形容詞形式“現代的”(modern)晚得多!艾F代的”這個詞產生于公元5世紀末,在拉丁語中為“modernus”,與“古代的”(“antiquus”)一詞相對。從此以后,人們經常使用“現代的”這個詞來區(qū)分當今與以往的某個時期或者某個社會團體。汪行福在梳理“現代性”這個概念的歷史變遷時,指出了它由宗教意義向世俗意義的轉變:現代性這個概念最初具有宗教意義,因為它“源于基督教末世論的現代觀”,就是指“上帝的末日審判后才開始的新時代”汪行福:《走出時代的困境——哈貝馬斯對現代性的反思》,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0年,第30頁。“從18世紀開始,人們把這一宗教意義上的時代意識轉譯到世俗文化背景中!蓖粜懈#骸蹲叱鰰r代的困境——哈貝馬斯對現代性的反思》,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0年,第30頁。富有啟發(fā)意義的是,汪行福區(qū)分了編年史意義上和西方思想史意義上的現代性,并且指出了二者相輔相成的、并不矛盾的關系:
  在編年史上,人們往往把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地理大發(fā)現作為現代性的開端。在哲學和思想史上,人們往往把18世紀啟蒙運動作為現代性的開端,其實二者并不矛盾。哲學和文化的現代性意識是15世紀以來歷史事件的結果,同時,作為現代性歷史開端的歷史事件只有到18世紀啟蒙思想中才獲得其意義,才被理解為主體的自由和解放。
  可見,從哲學和文化角度來看,“現代性”這個概念與18世紀的啟蒙思想息息相關!皢⒚伤枷爰椰F代性理想的核心是科學、理性和人類進步的統(tǒng)一!倍皢⒚删癖举|上是理性主義、科學主義和樂觀主義的”同上,第36頁?档屡姓軐W中強調的主體性原則是現代性的核心原則,它“用主題的意識取代了傳統(tǒng)哲學的上帝或存在”,這樣,“近代主體自由和解放的經驗就上升為現代性的基本原則,人開始承擔起建立世界秩序的人物”同上,第42頁。
  論克萊斯特戲劇的現代性
  第一章影響克萊斯特現代性的主要因素
  任衛(wèi)東在論文《卡夫卡的現代性》中特別指出文學上的“現代性”這個概念的悖論以及反現代性的特色,筆者贊同這種觀點:
  現代性是相對于古典性而言的。最早生成于啟蒙時期,它是以啟蒙、理性為核心的,主張理性主義和個體的主體性,相信發(fā)展和進步,強調線性發(fā)展的時間觀念與目的論的歷史觀。但現代性本身就是個悖論式的概念:一方面,現代性產生于歐洲世俗化進程中,它集中地表現為理性的崇拜,對經濟發(fā)展、市場體制和法律、行政體制的信仰,對合理化秩序的信念;但另一方面,產生于同一個進程的現代主義文學卻具有激烈地反資本主義世俗化、反理性和文明批判的傾向。因此,文學的現代性在某種意義上是對現代性的反思和批判。反現代性不僅是現代派文學的一個特征,而且也是現代性本身矛盾結構的表現。這種矛盾結構是現代性自我更新的源泉,也是它無法克服自己的內在矛盾的根源。任衛(wèi)東:《卡夫卡的現代性》,刊于《奧地利現代文學研究》(第十二屆德語文學研究會論文集),范捷平主編,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102頁。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本書中涉及的克萊斯特戲劇的現代性更多針對上面引文提到的美學意義上現代性的反現代特征,即恰恰是那種美學創(chuàng)新,使克氏力主批評過于強調啟蒙理性造成的弊端。
  在19世紀,“現代性”得以成為“一個獨立的而且確實富有魔力的時代概念”WalterGrasskamp:“IstdieModerneeineEpoche”.In:MerkurDeutscheZeitschriftfüreuropischesDenken.1998.S.758.。過去人們通常把文學上的“現代性”限定為對19世紀末20世紀初這些藝術潮流的稱謂。這樣,“現代性”就成了美學和意識形態(tài)宣言的關鍵詞。而“現代性”更多用于指明對應關系,以便強調一個時期針對前一個時期的創(chuàng)新特色。ViktorZmega:Moderne/Modernitt.In:ModerneLiteraturinGrundbegriffen.Hg.vonDieterBorchmeyerundViktorZmega.Tübingen1994.S.278-285.HierS.278.1800年左右,德國浪漫派作家圈子開始談論現代文學。這時“現代性”這個概念主要用來指文藝復興時期以來的近代所代表的與“古典的”古希臘文化的對立。Ebenda.S.279.后來,在阿多諾關于美學方面的著作影響下,“現代性”指“在后浪漫派時期那代人,即在海涅、波德萊爾波德萊爾(Baudelaire,1821—1867年)是法國作家、文藝批評家、象征主義先驅。他的詩集《惡之花》(1857年)表現了理想與精神,尊嚴與罪惡、憂郁之間的矛盾沖突。他通過毫無瑕疵的形式美描繪了對自我的追求,以及對愛情、想象、美與惡中的絕對性的追求。、瓦格納、福樓拜、尼采筆下出現的藝術的與世界觀的極端主義!盫iktorZmega:Moderne/Modernitt.In:ModerneLiteraturinGrundbegriffen.a.a.O.S.279.。
  1687年,夏爾·佩羅(CharlesPerrault)在法國科學院發(fā)起“古今之爭”的著名論戰(zhàn),由此擴大到關于“傳統(tǒng)與現代事物”的大討論涉及的“遠遠不僅僅是法國文學史、語言史和精神史已經過去的一章”VolkerRoloff:“Einleitung”.In:TraditionundModernitt.AspektederAuseinandersetzungzwischenAnciensundModernes.Hg.vonVolkerRoloff.Essen1989.S.1.,這場辯論得出以下兩個主要結論:第一,“科學知識是以積累性的方式向前發(fā)展的”;第二,“現代作家,也就是說近代作家(我們現在稱他們?yōu)楣诺渲髁x作家)的藝術價值不亞于古代作家”伊夫·瓦岱演講:《文學與現代性》,田慶生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20頁。佩羅的著作《古今派之比較》(Parallèledesanciensetdesmodernes)標志著法國科學院17世紀末這場“古今之爭”達到高潮。佩羅指出,古代人與現代人一樣都是人,因此,即便是古人中最有名望的作家也有自身不足之處!胺彩露家粯,只是后來的世紀要比它之前的世紀更有優(yōu)勢。”CharlesPerrault:Parallèledesanciensetdesmodernes.轉引自伊夫·瓦岱演講:《文學與現代性》,第20頁。這場辯論標志著啟蒙運動的開始。德國著名接受美學專家漢斯·羅伯特·姚斯(HansRobertJauβ)概括這場爭論的意義時指出,它標志著“向一個新時期的過渡,換言之,把法國啟蒙運動歸入一個具有時代意義的起點的可能性”HansRobertJauβ:LiteraturgeschichtealsProvokation.Frankfurt/M.1970.S.29.。
  自從法國大革命以來,人人平等的理念和追求民主的愿望逐漸深入人心。它們與工業(yè)化和技術化都是“現代性”的根本組成部分。“現代性”持續(xù)的特點一直是,強調人們的主觀愿望、主觀性和日益增強的自信!艾F代性”與獨立的自我息息相關,倘若沒有這種密切的聯系,那么,“現代性”就是不可想象的。在現代社會中,整體論的社會被一種個人主義的、矛盾的和斷篇殘簡式的社會所取代。于是,個人與社會、主體與客體的和諧統(tǒng)一蕩然無存,世界出現了裂痕。"





上一本:與古詩交朋友 下一本:最散文·書生的骨頭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論克萊斯特戲劇的現代性的作者是趙蕾蓮,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