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豐索雷耶斯是著名作家,是墨西哥思想文化生活引領者!缎泵妗肥亲髡1912—1914年創(chuàng)作的短篇小說集,是讀者了解這位大師思想的又一生動側面。各篇章似乎針對的都是小事小感,但正如作者自己所說,在大時代對小事物的思考仍不失其價值。小說作品滿含浪漫主義向現實主義寫作風格過渡的特點,同時亦很好地表現了作者繼承古希臘、羅馬的文藝傳統(tǒng),繼承西班牙黃金世紀留下的輝煌成就的文學主張。是引領當時墨西哥精神文化生活的佳作。 本書簡介: 《斜面》收集了阿爾豐索雷耶斯寫于1912年至1914年間的作品。小說內容充滿了浪漫激越的氣息與重視細節(jié)描寫的現實主義特點;題材來源豐富,有對古希臘、羅馬故事的闡述,也有對墨西哥本土社會生活的關注。雷耶斯的寫作意圖在于主張精神自由和獨立思考。在藝術上,他努力發(fā)掘歐洲和墨西哥的古典精華,堅持在人文科學領域要掀起一場新的文藝復興運動。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阿爾豐索雷耶斯,墨西哥作家。著有散文集《馬德里畫稿》、小說集《斜面》、詩集《足跡》《休止符》等。雷耶斯在墨西哥擁有崇高的聲譽,該國最高國際文學獎項即命名為“阿爾豐索雷耶斯文學獎”。他在拉美文壇上的地位毋庸置疑,被博爾赫斯稱為“任何一個時期的西班牙語散文大師”,更有評論家稱之為“20世紀西班牙美洲最具人文主義文化表現力的大師”。 譯者介紹: 譯者趙德明,北大西語系教授,著名翻譯家,譯著有《三個世界的西班牙人》《馬德里畫稿》《沒有主心骨的西班牙》等。 目錄: 譯者提示 晚餐 查米索與荷蘭櫥柜如何聊天 會面 初次懺悔 阿奇勒斯與愛萊娜對話 在芳香巧克力共和國 改變信仰的修士 奴隸主們的角斗 大火余燼 東方之星 走失的女王 雷耶斯忠于語言,他在這方面是令人敬佩的。 ——奧克塔維奧帕斯 雷耶斯善于把現在與過去結合起來,旨在調和傳統(tǒng)性和現代性之間的矛盾。 ——《西班牙和西班牙美洲文學大詞典》 阿爾豐索雷耶斯的淵博知識令人驚異。 ——翻譯家趙德明 “莎士比亞也許是從月球上下來的,他像貓一樣在斜面的屋頂上爬行……” ——阿爾豐索雷耶斯 雷耶斯忠于語言,他在這方面是令人敬佩的。 ——奧克塔維奧帕斯 雷耶斯善于把現在與過去結合起來,旨在調和傳統(tǒng)性和現代性之間的矛盾。 ——《西班牙和西班牙美洲文學大詞典》 阿爾豐索雷耶斯的淵博知識令人驚異。 ——翻譯家趙德明 “莎士比亞也許是從月球上下來的,他像貓一樣在斜面的屋頂上爬行……” ——阿爾豐索雷耶斯 這個短篇小說集收集了作者阿爾豐索雷耶斯(1889—1959)寫于1912—1914年間的作品。當時的墨西哥文壇處于浪漫主義后期的影響之下,但是已經出現了明顯向現實主義文學過渡的跡象。讀者會感受到雷耶斯小說中浪漫激越的氣息與重視細節(jié)描寫的現實主義特點。這時的歐洲文學已經轉向了現實主義和超現實主義。雷耶斯的寫作意圖在于批判墨西哥知識界流行的唯利是圖的實證主義風潮,主張精神自由和獨立思考。在藝術上,他努力發(fā)掘歐洲和墨西哥的古典精華,堅持在人文科學領域要掀起一場新的文藝復興運動。他在1911年出版的《美學問題》中明確提出要繼承古希臘、羅馬的文藝傳統(tǒng),繼承西班牙“黃金世紀”留下的輝煌成就。這些主張在這部短篇小說集中都有出色的表現。 雷耶斯的小說題材來源,有對古希臘、羅馬故事的闡釋和批評,對荷馬史詩的看法,也有對墨西哥本土社會生活的關注,尤其是關注宗教思想的變化。他認為,一個沒有信仰、精神文化的民族是行尸走肉。例如,在《在芳香巧克力共和國》里,他把百姓的生存與精神文化緊密聯系起來思考。 關于阿爾豐索雷耶斯在拉美文壇上的地位,意大利著名拉美文學史教授朱塞佩貝里尼在他的《西班牙美洲文學新史》Nuevahistoriadelaliteraturahispanoamericana,1997年西班牙卡斯塔利亞出版社出版的修訂、增補第三版,第660頁!g注中寫道:“20世紀西班牙美洲最具人文主義文化表現力的大師,毋庸置疑,當屬阿爾豐索雷耶斯。他的文學、歷史、藝術和自傳性質的散文,一向都是高級的美學創(chuàng)作,都是完美的藝術品和情趣高雅的文學之作。他是墨西哥思想文化生活的引領者! 1993年西班牙馬德里聯盟出版社出版的《西班牙和西班牙美洲文學大詞典》給阿爾豐索雷耶斯的評價是:“雷耶斯善于把現在與過去結合起來,旨在調和傳統(tǒng)性和現代性之間的矛盾。他深知墨西哥擁有豐厚的印第安文化傳統(tǒng),并且熱愛這個傳統(tǒng);同時,他接受的是古希臘、羅馬以來的歐洲文化教育,尤其是人文主義教育。他明白人文性是墨西哥文化傳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放棄這個傳統(tǒng)等于放棄自己的文化生命之根,尤其是他發(fā)現墨西哥的阿納瓦克文化與歐洲古典文化精神在人文性上是并行不悖的;墨西哥的歷史、文化、地理環(huán)境都決定了傳統(tǒng)文化的延續(xù)性。拉美要現代化就必須扎根在自己的土地上! 從文學翻譯的角度說,雷耶斯的作品表面上容易翻譯,但是,作品的內涵不僅建立在豐富的藝術想象力上,而且有廣博的歷史、哲學、神學、社會學等等人文學科知識作為基礎。本書譯者才疏學淺,知識結構殘缺不全,尤其是不成系統(tǒng),這就造成了譯者要理解原著需要走很長的路。在這個意義上“硬譯”是不行的。必須理解每個句子背后的深層含義,這需要時間,需要工具書,需要耐心,需要一顆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頭腦。而這樣的頭腦需要長期培育、訓練和養(yǎng)成。當然了,首先需要天賦和導師。譯者75歲了,沒有這樣的天賦,沒有導師,只有苦干。其實,導師是有的,那就是一生翻譯生活中遇到的作家,例如塞萬提斯、博爾赫斯、聶魯達、加納、加西亞馬爾克斯、巴爾加斯略薩、富恩特斯、多諾索、加爾多斯、胡安拉蒙希梅內斯、奧爾特加加塞特、胡安卡洛斯奧內蒂、波拉尼奧等人,這一次是雷耶斯。每翻譯一部作品,他們就教會了我許多知識。這些知識是不是好好消化了呢?消化了一些。消化之后能不能轉化成自己的血液呢?這是個問題。他們的多數觀點,我拒絕接受。但五十多年來的翻譯生活,讓我養(yǎng)成了這樣一個習慣:懷疑——查詢——分析——處理,有時需要反復懷疑——反復查詢——反復分析——反復調整、處理。還養(yǎng)成了這樣一種思維方式:既考慮可能性,更要考慮種種不可能性。比如一個句子可以這樣翻譯,是不是也可以換一種翻譯方式呢?如果不可以,要想想為什么。結果常常有意外發(fā)現,令人驚喜的發(fā)現。這里不再贅述。 從20世紀80年代算起,西班牙、葡萄牙、拉美文學作品傳入中國,有規(guī)模和影響的作家不過十幾人,著作不過十幾部,比如塞萬提斯、薩拉馬戈、馬爾克斯、略薩、博爾赫斯、聶魯達、洛爾卡、科塔薩爾、富恩特斯、波拉尼奧、帕斯等等,而且是在小眾范圍內閱讀,幾萬、幾十萬、百萬而已,占全國人口的百分之零點幾。就是在閱讀拉美文學作品的小圈子里,真正讀完、讀懂《堂吉訶德》和《百年孤獨》兩部名著的人恐怕也寥寥無幾。如若不信,可以調查,出一個問題即可:一些作家說《百年孤獨》的開頭寫得好,好在哪里呢?答案如下。短短一句話就包括了四層含義。一是確定了作品的時空觀念和螺旋式發(fā)展的隧道結構;二是主角亮相:上校和他的父親;三是制造懸念:上校,行刑隊,冰和看冰的那個下午;四是不固定、不明確的活動舞臺。這樣的開頭,頗具匠心,據說讓作者花費了8個月的心血才設計出來。我們研究出這四層含義也是經過反復思考、分析的,從西班牙語語法的角度分析句子的時態(tài)關系,從文學性分析作品結構,分析人物關系,分析故事情節(jié)中的懸念設置,等等。 說這番話只有一個意思:中拉文化的交流尚處在初始階段。拉美文化如同它的地理位置一樣,與我們的文化傳統(tǒng)相距遙遠,雙方的接觸和交流首先需要工具,無論飛機還是輪船都要準備長時間的行程,見面之后都需要翻譯。文化翻譯有別于經貿翻譯,需要文化素質的培養(yǎng),需要具備人文科學知識的積累和教育。這個任務應該落到高等院校身上。但是,講授文學翻譯課的師資青黃不接的現象十分堪憂。誰來考慮這個不痛不癢的人才培養(yǎng)的問題呢?聽天由命吧! 趙德明 2015年7月4日 北京大學燕北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