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朧城市》系列叢書,是人民美術出版社引進法國的歐美風格的畫冊,首次以圖像小說形式出版!渡沉P罚菏钦麄系列里的懸疑奇幻故事,一個男人意外死亡后,城市發(fā)生了各種奇怪的現(xiàn)象,不明來歷的沙石將城市覆蓋,終于一個女孩堅持查明了真相。本故事劇情緊湊,有推理小說的色彩……為保證系列的統(tǒng)一,本書將原版的上下冊合并為全一冊,在原作者的幫助下,將橫開本修改為書豎開本,視覺上給人以心靈的愉悅與藝術質感的熏陶。 本書簡介: 《沙粒效應》:是整個系列里的懸疑奇幻故事,一個男人意外死亡后,城市發(fā)生了各種奇怪的現(xiàn)象,不明來歷的沙石將城市覆蓋,終于一個女孩堅持查明了真相。本故事劇情緊湊,有推理小說的色彩……為保證系列的統(tǒng)一,本書將原版的上下冊合并為全一冊,在原作者的幫助下,將橫開本修改為書豎開本,視覺上給人以心靈的愉悅與藝術質感的熏陶。 作者簡介: 馮索瓦史奇頓FrancoisSchuiten 比利時人,1956年生于比利時布魯塞爾。出身建筑世家在當代漫畫、圖像和跨媒體藝術中有重要地位。他于漫畫作品中建構的虛擬建筑與城市空間,卻成了其招牌特色。漫畫之外,為多部電影設計場景及視覺統(tǒng)籌。他并應邀為布魯塞爾及巴黎的地鐵站設計景觀,巴黎的ArtsetMetier一站讓人走入其漫畫場景。其作品在法國、日本、加拿大等多個國家出版并獲獎。 貝涅彼特BenoitPeeters 法國人,1955年生于法國巴黎。與史奇頓為中學同學,由兒時夢想開始,到之後一同創(chuàng)作出《矇朧城市》系列。彼特興趣廣泛,熱衷嘗試各種敘述形式,作品領域擴及小說、劇本、論述等。除寫作外,還參與策展、拍攝電影短片和紀錄片等跨界工作。同時是《丁丁歷險記》作者Herge的研究專家,出版數(shù)本其傳記。其作品在法國、日本、加拿大等多個國家出版并獲獎。 剛拿到《巨塔》和《傾斜的女孩》兩本書時,其實我對它們所屬的“朦朧城市”系列圖像小說并不了解,甚至對“圖像小說”一詞也感到新鮮,但隨著翻看與閱讀行為的展開,驚奇與驚喜感卻不斷襲來,這才發(fā)現(xiàn),這套書所承載的復雜意涵與豐富想象,絕不是普通漫畫可以比擬。 說到漫畫,我們接觸更多的,自然是來自島國日本的海量作品,以及近年隨著電影市場的火爆,鋪天蓋地的美漫超級英雄。一個是童年時代的記憶,一個是當下炙手可熱的流行文化,日漫與美漫所擁有的引人入勝的故事、天馬行空的想象,與充滿魅力的人物,是同屬廣義“漫畫”范疇的《朦朧城市》一開始便具備的,而作為“圖像小說”,它還有更多。 剛拿到《巨塔》和《傾斜的女孩》兩本書時,其實我對它們所屬的“朦朧城市”系列圖像小說并不了解,甚至對“圖像小說”一詞也感到新鮮,但隨著翻看與閱讀行為的展開,驚奇與驚喜感卻不斷襲來,這才發(fā)現(xiàn),這套書所承載的復雜意涵與豐富想象,絕不是普通漫畫可以比擬。 說到漫畫,我們接觸更多的,自然是來自島國日本的海量作品,以及近年隨著電影市場的火爆,鋪天蓋地的美漫超級英雄。一個是童年時代的記憶,一個是當下炙手可熱的流行文化,日漫與美漫所擁有的引人入勝的故事、天馬行空的想象,與充滿魅力的人物,是同屬廣義“漫畫”范疇的《朦朧城市》一開始便具備的,而作為“圖像小說”,它還有更多。 翻開系列的第一部,《巨塔》給人最深的印象,便是作者對于各式建筑的精準描繪,兩位圖文作者貝涅·彼特與馮索瓦·史奇頓,顯然對于各個歷史時期的建筑風格與結構特點有著自己熟稔的掌握,在書后的作者自述中,他們也坦言曾受到17世紀威尼斯畫家皮拉內西有關虛構建筑的版畫啟發(fā);而從作者的簡介中,我們也可找到線索,貝涅·彼特曾經對埃爾熱——大名鼎鼎的《丁丁歷險記》的作者——做過深入研究,在埃爾熱的世界中,在丁丁目睹的全球景觀里,隨處可見的便是形色各異的建筑;兩位作者甚至還一同為新藝術運動時期的知名建筑做過修繕工作。 除了將建筑設計引入漫畫的創(chuàng)作,《朦朧城市》中更令人稱道的,是對于藝術作品、尤其是藝術史中繪畫杰作的挪用,這在通俗的漫畫讀物中并不多見,也使得這一系列流露出了“圖像小說”的嚴肅氣質!毒匏芬粫鶉@的核心內容:主人公生活其中并展開探索的巨塔,便來自尼德蘭文藝復興時期博魯蓋爾的名作《巴別塔》;畫幅中散布各處的奇異機械裝置,仿佛隱藏在電影角落的彩蛋,則一一來自達芬奇筆記的發(fā)明;而在描繪人物置身強烈光影對比的空間效果時,作者的筆法又讓人想起多雷的版畫,想起藝術家用刻刀雕琢的《圣經》或《神曲》的微妙光線,甚至一直追溯到德國文藝復興的巨人丟勒。 繼而,兩位作者并沒有滿足于對經典的致敬,沒有在權威的體系里止步,而是大膽做出了多樣的創(chuàng)作嘗試。比如在《巨塔》中,所有人物形象與建筑場景都以黑白兩色呈現(xiàn),而只在巨塔收藏的古老油畫上著色,這一超現(xiàn)實的色彩關系,這一作者有意為之的秘密,直到故事的結尾處才得以揭曉;而在《傾斜的女孩》中,兩人甚至將攝影照片與手繪圖像并置,一方面將攝影藝術匯編入漫畫的敘事模式,并引出想象空間與現(xiàn)實世界的兩條平行線索;另一方面也在漫畫創(chuàng)作中,將影像藝術的分鏡頭、蒙太奇等手法信手拈來——這種對于電影語言的自由運用,同樣表現(xiàn)在《巨塔》——巨塔探索者的人物設定與面貌特征,便來自那個似乎無所不能的明星導演奧遜·威爾斯。 作者的大膽實驗不僅來自創(chuàng)作手法,更滲入到每一處情節(jié)的轉折與想象的發(fā)揮,無論《巨塔》還是《傾斜的女孩》,都是一次完全架空世界觀的嘗試,是一場天馬行空的想象力馳騁,雖然在《巨塔》中先后出現(xiàn)了中世紀的建筑、文藝復興的服飾與拿破侖的戰(zhàn)爭,但這一線性的歷史敘事卻在書頁中完全被打亂,各個時期的事件得以在同一座神秘的巨塔空間里同時現(xiàn)身,也就是說,故事的主人公并沒有墜入穿越歷史的窠臼,而是親身體驗著絕對的混沌與永恒的輪回,在一個失去常規(guī)與教條的虛擬世界中,一切想象得到允許,所有情節(jié)也成為可能。 最后,《朦朧城市》并未沉溺于空想,而最終落腳在現(xiàn)實的隱喻。當書中奧遜·威爾斯的化身終于到達巨塔的彼岸,終于無限接近通篇的秘密所在,終于要像《圣經》對“巴別塔”的描繪一樣,觸摸到通往天國的真理,他卻令人驚異地墜入到彩色油畫藏品的內部,墜入到畫布背面的異度空間,成為拿破侖戰(zhàn)場上的一名士兵。在全書的結尾,主人公終于醒悟,原來自巨塔建成以來,或者說,自世界被創(chuàng)造以來,便有無數(shù)先人投身到對世間真理的探尋,而他們的結局也如自己一樣,成為了那場舉世聞名的革命斗爭的一部分,正如“革命”的英文revolution的“循環(huán)”本義,主角對于巨塔秘密的思考,人類對于絕對真理的摸索,與拿破侖對于法國革命的愿景一起,在此同時陷入了輪回的斡旋,而作為讀者的我們,在知曉了故事的真相之后,也終于可以細細體味這一追尋的過程,這一無處不在指涉著現(xiàn)實的顛沛流離,以及其中不斷溢出的驚人想象,當合上書本,當想象力著陸,當寓言在結尾噴涌而出,我們似乎得到了無限的解讀,也似乎看到了狂想過后的空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