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燕·上海三部曲風靡中文世界19年后重現(xiàn)故鄉(xiāng),以紀念巨變的城市與逝去的時光!渡虾5娘L花雪月》《上海的金枝玉葉》《上海的紅顏遺事》2015**修訂版一個上海的鄉(xiāng)土作家,從尋找家鄉(xiāng)感開始,充滿地方性地記錄下自己城市巨變中的日常生活、民間記憶與個人歷史,精微而獨立地描繪出上海的面容。 本書簡介: 《上海的風花雪月》上海不是一個單純溫厚之地,它總是充滿生機、沖突與野心。它不曾清高避世,也不曾鏗鏘激昂,但它的風花雪月里卻遍布小而堅實的隱喻,它的十字路口倒映著無數(shù)過去與未來,以及多重的現(xiàn)在……——陳丹燕鮮活流動著的上海的風花雪月,如何從歷史的塵煙代入當下的情韻?那些被當作城市起居室的咖啡館數(shù)十年來的變遷,那些為保護城市記憶而永不拓寬的街道,那些物是人非的名人故居里飄蕩著的張愛玲、白先勇乃至當年藍蘋的氣息,那些被文學青年奉若珍寶的外國文學經(jīng)典在白皮書時代的尷尬往事,那些在法國傳教士鏡頭里與我們對視的一百多年前的上海,還有那些以散步為名,不動聲色地、前赴后繼地在淮海路上爭妍斗艷的時髦女子……世事滄桑的無盡感慨,尋常巷弄的前世今生,俗世生活的知足常樂……陳丹燕那種細膩精致,有時也毒辣尖刻的直覺既有著冷靜的感性,也提供了參差的對照,帶讀者在上海的前世今生間穿梭往來。此次新版,陳丹燕在每章中新添了一小節(jié),在原來的開放式結(jié)構(gòu)基礎(chǔ)上加入了2008-2015年的最新內(nèi)容,文字增加了兩萬多字,圖片新添了數(shù)十張,整個排版思路做了重新梳理,裝幀設(shè)計上也煥然一新。《上海的金枝玉葉》有忍有仁,大家閨秀猶在;花開花落,金枝玉葉不敗。她是上海永安公司老板的千金,6歲時就讀于著名的中西女塾,24歲燕京大學心理系畢業(yè)。她父親當年應(yīng)孫中山邀請回國創(chuàng)辦上海最新潮的百貨公司,她的二姐與宋美齡是閨中好友,她大學最好的朋友是康有為的外孫女。25歲她嫁為人婦,丈夫是林則徐家的后代。之后的歲月中她遭逢了反右、四清和“文革”,經(jīng)歷了喪偶、抄家和勞改,一貧如洗。但磨難沒有使她心懷怨恨。她仍然可以用鋁鍋在煤球爐上烤出帶彼得堡風味的蛋糕,用農(nóng)場帶回的一只小雞讓兒子快樂好久……90高齡謝世時,她把遺體捐給上海的紅十字會,得到的紀念品,是用她的白發(fā)編成的“90”字樣的花環(huán)。她叫戴西,英文里這名字是雛菊的意思。陳丹燕從細讀戴西一歲到九十歲的數(shù)十張私人影像著手,勾連起這個在磨難中依然保持芬芳潔凈的女子的一生。闡述了這個歷經(jīng)滄海桑田的女子,何以代表上海這座城市的精神。《上海的紅顏遺事》我想要寫一個普通人,一個不像有的人那樣堅強,不像有的人那樣冷靜,不像有的人那樣聰明的人。一個感性的,努力在沙上建房子似的徒勞的人;一個捂著傷口不讓別人看,自己也不看的樂觀的人;一個實在不懂得怎樣去應(yīng)付,弄得滿身滿心全都是傷的人……我是想寫一寫這樣的普通材料制成的人,在一個動蕩的大時代里的際遇啊!惖ぱ嗨桥f上海電影明星上官云珠的女兒,父親姚克是留洋回國的文化名人。兩歲時父母離異,她學會了把心事藏在心底,笑容掛在臉上。童年的她生活優(yōu)裕,客串過電影《三毛流浪記》里的富家小女孩;后來她經(jīng)濟來源幾乎斷絕,卻不肯在戀人面前透露窘迫,視愛情為純潔的象牙塔。她是大時代里的普通人,承受命運的悲涼:母親自殺,戀人自殺,孩子被迫送人,偷渡國境躲避災難卻被抓捕……當生活似乎要柳暗花明時,南京西路上的一場車禍將她的人生永遠定格在了31歲那年的秋天。她叫姚姚。1944年生于亂世,1975年死于非命。2000年此書初版時,姚姚遺散的戀人開開和孩子均未找到。2009年此書再版時,開開找到了,于是作者增補了初版時未能證實的那部分故事。2013年,姚姚的孩子前來與親人相認,此時,他已然人到中年。那年開開回歸時,天降雷暴。那年姚姚的孩子前往母親和外婆墳上時,天降大雪……陳丹燕沿著幸存者痛苦的記憶一路攀援尋找,使得姚姚這個上海女子悲愴的往事,成為上海歷史的獨立見證;也讓普通人的個人歷史,成為大時代洪流中有血有肉的坐標。 作者簡介: 陳丹燕,1982年畢業(yè)于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多年來致力于青少年生活、上海城市變遷、旅行文學的創(chuàng)作。 1980年代以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步入文壇,1990年代轉(zhuǎn)入成人文學創(chuàng)作,以非虛構(gòu)紀實類作品和其漫游世界的旅行文學廣受關(guān)注。主要作品有外灘三部曲《外灘:影像與傳奇》《公家花園的迷宮》《成為和平飯店》,上海三部曲《上海的金枝玉葉》《上海的紅顏遺事》《上海的風花雪月》,另有《我的旅行哲學》《北緯78°》《永不拓寬的街道》《咖啡苦不苦》《漫卷西風》《心動如水》《一個女孩》《慢船去中國》《寫給女孩的私人往事》《唯美主義者的舞蹈》等著。 作品在國內(nèi)外廣受贊譽,曾獲全國優(yōu)秀暢銷書獎,上海書展暢銷書第一名,華東地區(qū)優(yōu)秀文藝圖書一等獎,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倡寬容”文學獎,奧地利國家青少年圖書獎金獎,德國國家青少年圖書獎銀獎,及臺灣《中國時報》《聯(lián)合報》頒發(fā)的年度優(yōu)秀圖書獎。作品被譯為英、德、日等多國文字。前言“上海三部曲”總序 城市是個生命體,它是一個人,而不是一個物。所以,城市有自己的性格,命運,脾氣,豐富的怪癖,獨特的小動作,以及如同體味般,連大風也吹不掉的氣味。在它身上,明亮的一面與暗黑的一面總是共存在同一處,一個街區(qū),一條街道,一棟房子,甚至一條走廊。所以,它永遠是有趣的。而且,它可以說是一個生生不息的生命體,它有時凋敗,似乎死去,但它又會適時地復活。它有時興旺,四下欣欣向榮,處處夜夜笙歌,但它一定會在某個時代的拐角處被迎頭痛擊。城市總能在經(jīng)歷中長出新的經(jīng)歷,在生命中孕育出新的生命,在面容中呈現(xiàn)出新的容顏,真的,它好有趣。所以我喜歡觀察它,描述它,看穿它,寫透它。 過了這么長的時間,我才有點發(fā)現(xiàn)自己,我想自己是個描寫城市的作家,該隱的子孫。在創(chuàng)世紀,該隱殺了兄弟,被逐出土地,流浪四野,他算是第一個城市人,F(xiàn)在,該隱“上海三部曲”總序城市是個生命體,它是一個人,而不是一個物。所以,城市有自己的性格,命運,脾氣,豐富的怪癖,獨特的小動作,以及如同體味般,連大風也吹不掉的氣味。在它身上,明亮的一面與暗黑的一面總是共存在同一處,一個街區(qū),一條街道,一棟房子,甚至一條走廊。所以,它永遠是有趣的。而且,它可以說是一個生生不息的生命體,它有時凋敗,似乎死去,但它又會適時地復活。它有時興旺,四下欣欣向榮,處處夜夜笙歌,但它一定會在某個時代的拐角處被迎頭痛擊。城市總能在經(jīng)歷中長出新的經(jīng)歷,在生命中孕育出新的生命,在面容中呈現(xiàn)出新的容顏,真的,它好有趣。所以我喜歡觀察它,描述它,看穿它,寫透它。過了這么長的時間,我才有點發(fā)現(xiàn)自己,我想自己是個描寫城市的作家,該隱的子孫。在創(chuàng)世紀,該隱殺了兄弟,被逐出土地,流浪四野,他算是第一個城市人,F(xiàn)在,該隱的子孫在世界各地的城市里繁衍了一代又一代。我出生在北京,生長于上海,旅行去過世界上將近三百個城市,并描寫它們的面貌與生活,城市總是我的描寫對象,從上海到圣彼得堡。這些城市對我來說好似一間巴洛克房間里的各種鏡子,它們彼此映照,相互證明,重重復重重的倒影里最后映襯出一張真實的面孔。我在彼得堡見到了1950年代的上海,在1990年代的上海遇見的,是1970年代的倫敦。這些城市好似一個連環(huán)套,當你看懂一個,就看懂了更多其他的。當我在施特拉斯堡推倒第一張認識城市的多米諾骨牌,1992年的上海便展現(xiàn)出梧桐樹下舊房子那通商口岸城市的舊貌。在我的故事里,街道與建筑都是城市這個人物形象的相貌,居民的故事都是城市這個人物形象的細節(jié),城市歷史都是城市這個人物形象的內(nèi)心世界,所以,“上海三部曲”其實是一本書,這本書就叫上海。失去與找到的游戲是我最喜歡玩的游戲,找來找去,這樣我度過了二十多年的時間,它們是我一生中最好的時光。如今,“上海三部曲”(《上海的風花雪月》《上海的紅顏遺事》《上海的金枝玉葉》)首版十九年后又回到上海再出新版,回首望去,我滿意自己這樣地度過了這些日子。這些年,有無數(shù)我不認識的讀者伴隨我成長,給予我鼓勵,我感恩自己獲得過這么多人在這么多年里安靜的閱讀,遙遠但恒久的陪伴,感恩作家這個職業(yè)能獲得的純粹幸福一直都在,不敢相信這樣的幸運竟降臨在我身上。陳丹燕201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