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生命的奇跡--青少年自然百科全書


作者:周文敏     整理日期:2021-12-29 05:04:41


  從宇宙誕生到地球形成
  生命的誕生,生物的起源、進化、繁衍、生活,都在地球之上。要弄清生命如何起源,必須先了解地球如何誕生。
  “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起源于高溫高密狀態(tài)下的原始火球。在能量、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下,原始火球發(fā)生了爆炸。宇宙的早期溫度極高,物質的密度也非常大。在大爆炸后,宇宙迅速不斷地膨脹,溫度隨即開始下降。當溫度下降到10億℃左右時,中子開始失去自由存在的條件,它要么發(fā)生衰變,要么與質子結合成氘、氦等元素,化學元素就是從這一時期開始形成的。溫度進一步下降到100萬℃后,早期形成化學元素的過程結束。當溫度下降到10000℃以下時,輻射開始減退,宇宙間的氣態(tài)物質逐漸凝聚成氣云,再進一步形成各種各樣的恒星體系,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宇宙。
  人類所處的銀河系是一個相當古老的星系,它形成于宇宙大爆炸時期,至今已有約145億歲高齡。它擁有約2000億顆恒星和大量的星團、星云,還有各種類型的星際氣體和星際塵埃。
  大約46億年前,銀河系的某個角落發(fā)生了超新星爆炸。這次爆炸的震波在星際云中傳送,導致銀河系密度的不均勻更為嚴重。因為引力的影響,星際云便朝著密度較濃的部分收縮,開始在收縮中心形成原始太陽。
  太陽系的星云就是由氣體、冰質物和石質物所組成的。氣體占星云總質量的98%,以氫氣為主。冰質物主要由碳、氮、氧、硫和氯等的氫化物組成,約占星云總質量的1.5%。石質物主要由鈉、鎂、鋁、鈣、鐵、鎳和銅等的氧化物組成,僅占星云總質量的0.5%。冰質物和石質物的顆粒均很小,一般不超過1mm。星云的范圍非常大,只能用1.y.(光年)衡量。普通星云的直徑可達101.y.,11.y.=9.46×1015m足見星云之大。當太陽系星云中的氫氣由于相互吸引力大于運動產生的離心力時,氫氣就會越聚越多。而且相互不斷壓縮,越壓越緊,越壓越密,它對外的吸引力也就越來越大,越吸引就越多。另外,由于擠壓,致使氫原子發(fā)生聚變而形成氦原子,從而釋放出大量能量,使溫度急速增高,形成了原始的太陽。隨著溫度的增高及氫原子的不斷集中,氫原子發(fā)生的聚變越來越多,溫度也越來越高,終于形成了真正的太陽。
  原始太陽周圍的氣體往原始太陽上聚集,距離較遠的氣體則開始繞著原始太陽旋轉,形成了圓盤狀旋轉著的原始太陽系星云。沉積于圓盤赤道面的微塵層后來發(fā)生分裂,形成了無數(shù)顆微行星。這些微行星借著彼此的引力不斷碰撞、合并,逐漸成長。
  就在太陽附近星云彌漫、微行星亂撞的環(huán)境里,大大小小的星云團與微行星集聚成了一個個球體,其中一個形成我們地球的原始形態(tài)一原始地球。
  原始地球在剛形成時,溫度比較低,并無分層結構,后來由于隕石等物質的轟擊、放射性衰變和原始地球的重力收縮,原始地球的溫度逐漸升高,最后成為黏稠的熔融狀態(tài)。在原始地球旋轉和重力的作用下,地球內部的物質開始分異。較重的物質漸漸地聚集到地球的中心部位,形成地核;較輕的物質則懸浮于地球的表層,形成地殼;介于兩者之間的物質則構成了地幔。這樣原始地球就具備了所謂的層圈結構。原始地殼比較薄弱,而地球內部溫度又很高,因此火山頻繁活動。從火山口噴出的許多氣體構成了原始的大氣層。地球內部溫度的升高,使內部結晶水汽化。隨著地表溫度的逐漸下降,氣態(tài)水凝結、積聚,最終形成洪水一般的降雨,重新落到地面。這種情況持續(xù)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后,大量的降水終于在地面上形成水圈。
  地球內部圈層結構演化
  “四方上下日宇,往古來今日宙”,這是我國古代戰(zhàn)國時的思想家尸佼為宇宙所下的定義,與20世紀愛因斯坦提出的宇宙是時間和空間統(tǒng)一體的觀點不謀而合。
  作為宇宙中極小一分子的地球,有其空間和時間上的形成和演化過程。在約46億年前,距太陽約1.5億km處就已存在著具有固態(tài)外殼的地球實體。地球形成初期,由于引力收縮產生了能量,這個初生天體變得非常熾熱,當然談不上有大氣、海洋、花草鳥獸以至于人類存在。
  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自轉,且繞太陽公轉,地球的物質就在旋轉中發(fā)生了分異。
  一些重的物質沉到了中心形成地核,根據(jù)其物質成分,地核可分為外核和內核。外核是由液態(tài)鐵及一些較輕的元素如硫、硅、氧、鉀、氫等所組成,而內核則由剛性很強、在極高溫和高壓下呈結晶狀的固態(tài)鐵和鐵鎳合金組成。
  地核之上為地幔層,可分為三層。下地幔層厚約2230km,它以硅酸鹽、金屬氧化物和金屬硫化物為主,鉻、鐵、鎳等元素含量很高,溫度在1820℃-4400℃,平均密度為5.7g/cm3,大致以固體狀態(tài)存在。中間為過渡層,厚約300km,其成分是密度較大的簡單氧化物。上地幔層厚約640km,溫度在400℃-3000℃之間,平均密度約為3.39/cm3,成分主要是由類似橄欖巖的超基性巖組成。
  地幔之上為地殼,地殼的厚度不均,大陸區(qū)地殼分為硅鋁層和硅鎂層,屬雙層結構,洋殼只有硅鎂層。
  此外,在地球上還分異出了水圈和大氣圈。水圈包括地球上的海洋、江河、湖泊、冰川、地下水等。包圍在地球最外面的一層氣體就是大氣圈,厚度約為1000km。地球上有了水和空氣,給生物的誕生和發(fā)展提供了條件,于是在地球上又形成了生物圈。整個人類的社會活動幾乎都是在地球表面的生物圈內進行的。
  地球各圈層形成之后,也并不是彼此孤立、靜止不變的,而是相互制約、相互滲透、相互影響,不斷發(fā)展和變化的。原始大氣中主要成分可能是氫氣和氦氣,通過聚變反應部分轉化為重元素碳元素、氮元素、氧元素,再通過化學反應生成甲烷、氨氣和水等。后來發(fā)生的各種演化過程(特別是長時期的光合作用),使大氣圈成分發(fā)生了進一步變化,逐漸形成了今天的地球大氣圈。最初海洋中也沒有這么多鹽分,由于河流的搬運作用,把地面上的可溶性鹽類帶入了海洋。長年累月的貯積,使海水中含鹽量越來越多,最終達到了現(xiàn)在的水平。地殼也是一直不斷地運動著。近代的地質觀測表明,地殼是由“漂浮”在地幔之上的一些板塊組成的。這些板塊的互相推碰、靠攏以及劇烈碰撞,是一切地殼運動現(xiàn)象的根源。例如古大陸的分裂,大陸漂移,火山爆發(fā)和地震活動等,全都是由這些板塊的運動所引起。地殼上連綿不斷的山脈和縱橫交錯的河流也都是地殼運動的產物,它們都各有其發(fā)生和發(fā)展的歷史。
  P03-05





上一本:兒童安全自護大全 下一本:無邊的引力世界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生命的奇跡--青少年自然百科全書的作者是周文敏,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