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天才巨匠達·芬奇 列奧納多·達·芬奇,是意大利“文藝復興三杰”之一,也是整個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學識淵博、多才多藝的畫家、寓言家、雕塑家、發(fā)明家、哲學家、音樂家、醫(yī)學家、生物學家、地理學家、建筑工程師和軍事工程師。他是一位全能型天才,他一方面熱衷于藝術創(chuàng)作和理論研究,研究如何用線條與立體造型去表現(xiàn)形體的各個部分;另一方面,他也同時研究自然科學,他廣泛地研究與繪畫有關的光學、數(shù)學、地質學、生物學等多種學科。他的藝術實踐和科學探索精神對后代產(chǎn)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童年時的達·芬奇聰明伶俐,勤奮好學,興趣廣泛。他歌喉不錯,很早就學會彈七弦琴和吹奏長笛。他的即興演唱,不論歌詞還是曲調(diào),都讓人驚嘆。他尤其喜愛繪畫,常為鄰里們作畫,有“繪畫神童”的美稱。達‘芬奇14歲時,父親皮耶羅受一個貴族的委托,要畫一幅盾面畫作為他們家族的標志,他就想讓小達·芬奇試試,看看兒子到底能畫到什么程度。小達·芬奇憑借自己豐富的想象力,用了一個月的時間,畫成了一個嚇人的妖怪美杜莎。這幅作品完成后,小達·芬奇請父親來到他的房間。他把窗戶遮了一半,將畫架豎在光線恰好落在妖怪身上的地方。父親剛走進房間時,一眼就看到了這個面目猙獰的妖怪,嚇得大叫起來。小達·芬奇則笑著對父親說:“你把畫拿去吧,這就是它該產(chǎn)生的效果。” 達·芬奇的父親確信兒子有繪畫天賦,便將14歲的小達·芬奇送往佛羅倫薩深造,在20歲時,達·芬奇已有很高的藝術造詣,他用畫筆和雕刻刀來表現(xiàn)大自然和現(xiàn)實生活的真、善、美,熱情歌頌人生的幸福和大自然的美妙。達·芬奇并不滿足他的這些才干,他要掌握人類思想的各個領域。他眼光獨到,做事干練,具有藝術的天分。有一次,他在山里迷了路,走到了一個漆黑的山洞前。他在后來回憶這段經(jīng)歷時說:“我突然產(chǎn)生了兩種情緒————害怕和渴望:對漆黑的洞穴感到害怕,又想看看其中是否會有什么怪異的東西。”他一生都被這兩種情緒所羈絆————對生活的不可知性或無力探知的神秘感到害怕,而又想把這個神秘的不可知性加以揭露,加以研究,解釋其含義,描繪其壯觀。 達·芬奇的天賦并不止在繪畫方面,他是一個興趣極為廣泛的人。15世紀,他最早開始了物體之間的摩擦學理論的研究。他發(fā)現(xiàn)了慣性原理,后來為伽利略的實驗所證明。達·芬奇在生理解剖學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從解剖學人手,研究了人體各部分的構造。他最先采用蠟來表現(xiàn)人腦的內(nèi)部結構,也是設想用玻璃和陶瓷制作心臟和眼睛的第一人。他發(fā)現(xiàn)『J血液的功能,認為血液對人體起著新陳代謝的作用,他指出血液不斷地循環(huán),把養(yǎng)料帶到身體需要的各個部分,再把體內(nèi)的廢物帶走。達-芬奇研究過心臟,他發(fā)現(xiàn)心臟有四個腔,并畫出了心臟瓣膜。他認為老年人死因之一是動脈硬化,而產(chǎn)生動脈硬化的原因是缺乏運動。后來,英國科學家哈維證實和發(fā)展了達·芬奇這些生理解剖學的成就。 達·芬奇還點燃了現(xiàn)代汽車發(fā)明靈感之火。達·芬奇長達l萬多頁的手稿(現(xiàn)存約6000多頁),至今仍在影響科學研究,被稱為一部“15世紀科學技術真正的百科全書”。在建筑方面,由他經(jīng)手建造的一些水庫、水閘、攔水壩為農(nóng)田灌溉提供了便利,推動了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發(fā)展,有些水利設施至今仍在發(fā)揮作用。 達·芬奇晚年被法蘭西國王弗朗索瓦一世邀入法國,弗朗索瓦一世給予了他至高規(guī)格的接待,將其安置于昂布瓦斯城堡中的克魯克斯莊園,并時不時地去向他請教。1519年5月2日,年事已高的達·芬奇因病逝世,據(jù)說他是在弗朗索瓦一世懷中咽下了最后一口氣。 點評 “達-芬奇的死,對每一個人都是損失,造物主無力再造出一個像他這樣的天才了!边_·芬奇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和科學大師,一個不朽的天才巨匠! 人體健美師米開朗琪羅 米開朗琪羅,生于意大利佛羅倫斯加柏里斯鎮(zhèn),雕塑家、建筑師、畫家和詩人。他與列奧納多·達·芬奇和拉斐爾并稱“文藝復興三杰”。他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并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雕像《大衛(wèi)》就是這種思想最杰出的代表。 大衛(wèi)是《圣經(jīng)》中的少年英雄,曾經(jīng)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wèi)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琪羅創(chuàng)作作品時,沒有沿用前人表現(xiàn)大衛(wèi)戰(zhàn)勝敵人后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wèi)迎接戰(zhàn)斗時的狀態(tài)。在這件作品中,大衛(wèi)以一個肌肉發(fā)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示人。大衛(wèi)的站姿充滿自信,英姿颯爽,他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仿佛正在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zhàn)斗。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米開朗琪羅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得大衛(wèi)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驕傲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 米開朗琪羅還有一尊雕像作品非常著名:一個少女膝上懷抱著一個30多歲的男子,少女圣潔美好,她充滿慈愛地懷抱著沒有生命的男子。這女子正是圣母瑪利亞,躺在她懷里的正是她的兒子耶穌基督。米開朗琪羅創(chuàng)作的瑪利亞形象打破了宗教的界限而成為世界公認的母愛的象征。仔細看雕像時,會發(fā)現(xiàn)圣母其實并沒有表情,然而,整部作品的塑造手法卻恰如其分地表達出宗教中“愛”的主題。《圣母像》是米開朗琪羅刻畫得最為細膩和完整的人物形象。在這塊大理石上,米開朗琪羅塑造了他心目中最完美、最溫柔的女性形象;而躺在她懷里死去的耶穌也很俊朗,在這個看似喪失了生命力的耶穌身上,米開朗琪羅對人體的刻畫也很逼真,他垂落在瑪利亞身上的右臂,就連肌肉被擠壓的曲線都刻畫得細致人微。 作品的題材取自《圣經(jīng)》故事中基督耶穌被猶太總督釘死在十字架上之后,圣母瑪麗亞抱著基督的身體痛哭的情景。’雕像中,死去的基督肋下有一道傷痕,臉上沒有任何痛苦的表情,橫躺在圣母瑪麗亞的兩膝之間,右手下垂,頭向后仰,身體如體操運動員一般細長,腰部彎曲,表現(xiàn)出死亡的虛弱和無力;圣母年輕而秀麗,形象溫文爾雅,身著寬大的斗篷和長袍,右手托住基督的身體,左手略向后伸開,表示出無奈的痛苦;頭向下俯視著兒子的身體,陷入深深的悲傷之中;細密的衣褶遮住了她厚實的雙肩,面罩襯托出了她姣美的面容。圣母的表情是靜默而復雜的,不僅傾瀉了無聲的哀痛,也不只是圣母充滿哀思的祈禱,它已經(jīng)大大超出了基督教信仰所飽含的內(nèi)容,這是一種洋溢著人類最偉大最崇高的母愛的感情。 米開朗琪羅將自己的名字第一次刻在了雕像中圣母胸前的衣帶上。作品一經(jīng)展出,立即轟動了整個羅馬城,從此這幅杰作便與作者米開朗琪羅的名字一起,成為了藝術史冊中光輝的一頁。 P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