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和胡金銓都是老北京人,都愛好書畫曲藝、民俗文化。作為同鄉(xiāng),胡金銓喜歡讀老舍的小說,創(chuàng)作電影時也曾受其影響。1973年到1975年,胡金銓在《明報月刊》上發(fā)表了研究老舍的系列文章,而后集結成書,即為《老舍和他的作品》。本書是胡金銓對老舍生平、作品和文藝活動的梳理,從老舍的出生起筆,詳述其求學、寫作、異國輾轉、回國教書及至抗戰(zhàn)時主持“文協(xié)”的經(jīng)歷。胡金銓認為老舍具有北京小市民的特點——“安于現(xiàn)狀,不做過激的事情”,他稱之為“北京(骨泉)人”。這種個性影響了老舍的為人處世,也在其筆下人物的身上得到展現(xiàn)。書中所引資料包括老舍的自述、友人的回憶和其他發(fā)表于世界各地報刊上的文章等等,由胡金銓走訪英美大學圖書館調(diào)查整理而成。擅拍武俠電影的胡金銓,銀幕內(nèi)外都處于行走的旅途中,老舍在其筆下也有了漂泊者的形象。以故鄉(xiāng)北京為連接點,“走”成為這兩位大師人生軌跡的關鍵詞,其間的藝術影響和氣韻傳承可以借本書一窺。注:(骨泉),讀“sóng”,異體字,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