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依絲》是一部反基督的杰作,也是一個拯救靈魂的故事。1921年獲諾貝爾文學(xué)獎。獲獎理由: “他輝煌的文學(xué)成就,乃在于他高尚的文體、憐憫的人道同情、迷人的魅力,以及一個真正法國性情所形成的特質(zhì)”
小說中的年輕教士巴尼福斯是個嚴(yán)格恪守基督教規(guī)的修行者,言、行、思都謹(jǐn)尊基督的教條,刻苦修行,以耶穌般的博愛試圖普渡愚昧的眾生。當(dāng)他決定前往亞歷山大尋找妓女苔依絲并試圖救贖她淫亂丑惡的靈魂時。最終苔依絲懷著希望能在天國里獲得新生的心 拋棄紅塵孽根,燒毀全部財物,追隨巴尼福斯回到沙漠,自閉于一間漏室修行,最終懷著對上帝的美好向往升入天堂,她在臨死之前洗清了一生的罪孽,巴尼福斯卻被壓抑的人性肉欲徹底毀滅,成為一個丑陋不堪的魔鬼.這篇小說里滿"道'與"欲"的沖突,揭露了信仰狂們的卑劣和虛偽.
小說的巴尼福斯是一個狂熱的,然而絕非是虔誠的基督教徒,他只是用苦行來壓制自己瘋狂的邪念,以神圣的外表來掩蓋自己丑惡的靈魂,指望以暫時的犧牲來換取永遠(yuǎn)的滿足,如果不是為了天堂的極樂,他就馬上回到塵世中,像有錢人一樣拼命享受,一旦幻夢破裂,他就像輸了老本的賭棍,暴露出猙獰的邪惡的本性,如本文寫到的"炎熱的太陽和清晨的露水裂開了他的皮膚,大片的漬娼吞噬著手臂和雙腿,但是對苔依絲的欲望一直在無形的消耗著他的生命。
阿納托爾·法朗士(Anatole France,1844-1924)法國作家、文學(xué)評論家、社會活動家。本名蒂波,“法朗士”是他父親法朗索瓦的縮寫,又因他愛祖國法蘭西,幫以祖國的名字作為自己的筆名。其父經(jīng)營一家書店,少年時的法朗士經(jīng)常替父親編寫書目、圖書簡介等,置身于書海之中。
1973年出版第一本詩集《金色詩篇》,爾后以寫文學(xué)批評文章成名;1881年出版《波納爾之罪》,在文壇上聲名大噪。以后他寫了一系列的歷史題材小說,如《苔依絲》(1890)、《鵝掌女王烤肉店》(1893)、《企鵝島》(1908)、《諸神渴了》(1912)等長篇小說。其中《諸神渴了》被稱作是“情節(jié)很戲劇他的一部杰作”(頒獎辭)。此外,這一時期的重要作品還有短篇小說《克蘭比爾》(1901)、長篇小說《在白石上》(1904)、《天使的反叛》(1914),其間還有長篇四部曲《當(dāng)代史話》(1896-1901)。由于受法國唯心主義歷史學(xué)家列南的“人類永遠(yuǎn)也不能接近真理”的影響,這些作品均流露出歷史循環(huán)論、社會改造徒勞無益論的悲觀情緒,但更多的是充滿對社會丑惡的嘲諷和抨擊。1896年末,他成為法蘭西學(xué)院的會員。
1894年德雷福斯事件發(fā)生后,法朗士的政治態(tài)度開始左傾,與左拉一起參加了為德雷福斯伸張正義的斗爭。俄國革命期間,他積極參加社會活動,成為法國社會黨成員,贏得左翼知識分子和工人階級的敬仰,1921年參加法國共產(chǎn)黨。
法朗士65年創(chuàng)作的杰出成就,使他成為“一位真正的文壇宗師”,他那“博學(xué)、富于幻想,清澈迷人的風(fēng)格,還有他融合諷刺和熱情所產(chǎn)生的神奇效果”(頒獎詞)以及他創(chuàng)作的眾多膾炙人口的人物形象等,為作家在國內(nèi)外贏得了極高的聲望。1921年,為了“表彰他輝煌的文學(xué)成就,其特點是高貴的風(fēng)格、深厚的人類嶼、優(yōu)雅和真正高盧人的氣質(zhì)”,法朗士獲得諾貝爾文學(xué)獎。
1924年法朗士逝世,法國政府為他舉行了盛大的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