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兩岸新銳作家精品集


作者: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     整理日期:2015-06-09 10:38:04

該書由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主編,匯聚了兩岸三地二十位當紅作家如徐則臣、阿乙、笛安、蔣峰、鄭小驢、童偉格、黃麗群等的中短篇代表作。
  作者簡介:
  付秀瑩,女,河北無極人。文學碩士。北京作家協(xié)會簽約作家,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有多部小說發(fā)表于《人民文學》《十月》《中國作家》等文學期刊。作品被《新華文摘》《小說選刊》《小說月報》《中篇小說選刊》《北京文學·中篇小說月報》《中華文學選刊》等多種選刊選載,收入多種選本、年鑒及排行榜。著有中短篇小說集《愛情到處流傳》、中篇小說集《朱顏記》等。長篇小說“芳村系列”入選北京作家協(xié)會文學精品項目。小說集《愛情到處流傳》入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與新聞出版總署聯(lián)合推出的“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并獲翻譯資助。曾獲首屆、第四屆中國作家出版集團優(yōu)秀作品獎、優(yōu)秀編輯獎,首屆《小說選刊》年度大獎,第九屆《十月》文學獎,第五屆《中國作家》鄂爾多斯文學獎,第三屆蒲松齡短篇小說獎,首屆《廣州文藝》都市小說雙年獎等。部分作品被譯介到國外。
  蔡東,女,文學碩士,青年作家、評論家,現(xiàn)執(zhí)教于深圳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在《文藝爭鳴》《山花》《名作欣賞》《文藝報》等刊發(fā)表藝術(shù)隨筆若干,在《人民文學》《收獲付秀瑩,女,河北無極人。文學碩士。北京作家協(xié)會簽約作家,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有多部小說發(fā)表于《人民文學》《十月》《中國作家》等文學期刊。作品被《新華文摘》《小說選刊》《小說月報》《中篇小說選刊》《北京文學·中篇小說月報》《中華文學選刊》等多種選刊選載,收入多種選本、年鑒及排行榜。著有中短篇小說集《愛情到處流傳》、中篇小說集《朱顏記》等。長篇小說“芳村系列”入選北京作家協(xié)會文學精品項目。小說集《愛情到處流傳》入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與新聞出版總署聯(lián)合推出的“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并獲翻譯資助。曾獲首屆、第四屆中國作家出版集團優(yōu)秀作品獎、優(yōu)秀編輯獎,首屆《小說選刊》年度大獎,第九屆《十月》文學獎,第五屆《中國作家》鄂爾多斯文學獎,第三屆蒲松齡短篇小說獎,首屆《廣州文藝》都市小說雙年獎等。部分作品被譯介到國外。
  蔡東,女,文學碩士,青年作家、評論家,現(xiàn)執(zhí)教于深圳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在《文藝爭鳴》《山花》《名作欣賞》《文藝報》等刊發(fā)表藝術(shù)隨筆若干,在《人民文學》《收獲》《當代》《天涯》《光明日報》《中國作家》《青年文學》等刊發(fā)表小說若干,部分作品被《小說月報》《小說選刊》《新華文摘》《名作欣賞》轉(zhuǎn)載和入選年度選本,出版中短篇小說集《木蘭辭》。
  徐則臣,1978年生于江蘇東海,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yè),文學碩士,現(xiàn)為人民文學雜志社編輯部副主任。著有長篇小說《午夜之門》、《夜火車》、《水邊書》,小說集《鴨子是怎樣飛上天的》、《跑步穿過中關(guān)村》、《天上人間》、《居延》、《古斯特城堡》、《耶路撒冷》,散文隨筆集《把大師掛在嘴上》、《到世界去》,作品集《通往烏托邦的旅程》等。曾獲春天文學獎、西湖·中國新銳文學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2007年度最具潛力新人獎、莊重文文學獎、小說月報百花獎等。根據(jù)中篇小說《我們在北京相遇》改編的《北京你好》獲第十四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jié)最佳電視電影獎,參與編劇的《我堅強的小船》獲第四屆好萊塢AOF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外語片獎。2009年赴美國克瑞頓大學(CreightonUniversity)做駐校作家,2010年參加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IWP)。部分作品被譯成德、韓、英、荷、日、蒙等語。曾在臺灣出版長篇小說《夜火車》。
  阿乙,原名艾國柱,1976年生于江西省瑞昌市。從事過警察、體育編輯、文學編輯等工作。現(xiàn)居北京。在《人民文學》、《當代》、《GRANTA》等刊物發(fā)表過小說。出版有短篇小說集《灰故事》、《鳥看見我了》、《春天在哪里》,小說《下面,我該干些什么》、《模范青年》,隨筆集《寡人》。入選《人民文學》“未來大家TOP”、《聯(lián)合文學》“20位40歲以下華文作家”,獲得《人民文學》年度青年作家獎、蒲松齡小說獎、林斤瀾小說獎。
  笛安
  生于1983年
  畢業(yè)于法國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社會學碩士
  作家/《文藝風賞》雜志主編
  2010年華語傳媒文學大獎“最具潛力新人獎”得主
  2003年第一篇小說《姐姐的叢林》刊登于《收獲》引發(fā)廣泛關(guān)注。
  2005年出版長篇小說處女作《告別天堂》,至今再版三次。
  2006年出版長篇小說《芙蓉如面柳如眉》
  2009《龍城三部曲》第一部《西決》連載于《最小說》,隨后出版,成為當年暢銷書,截至2015年初,龍城三部曲(西決、東霓、南音)在中國大陸總計銷量近三百萬冊。
  2014年11月出版最新長篇小說《南方有令秧》,獲得媒體與市場的雙重肯定。被譽為“80后作家轉(zhuǎn)型之作”。
  由笛安主編的《文藝風賞》雜志創(chuàng)刊于2010年末,2011年為雙月刊,2012年正式改為月刊。作為國內(nèi)唯一高端純文學/文藝年輕態(tài)先鋒刊物,創(chuàng)刊來以其對文學文藝的深度解讀受到讀者的喜愛和追捧。平均月銷量5萬。
  葛亮,文學博士,作家。畢業(yè)于香港大學中文系。作品出版于兩岸三地。著有小說《朱雀》、《七聲》、《謎鴉》、《浣熊》,《戲年》,文化隨筆《繪色》等,并譯為英、俄、日、韓等國文字。曾獲2008年香港藝術(shù)發(fā)展獎、首屆香港書獎、臺灣聯(lián)合文學小說獎首獎、臺灣梁實秋文學獎等獎項。作品入選“當代小說家書系”﹑“二十一世紀中國文學大系”﹑“2008-2009中國小說排行榜”及臺灣“2006年度誠品選書”。長篇小說《朱雀》獲選“亞洲周刊2009年全球華文十大小說”。2013年以新作《阿德與史蒂夫》再次獲此榮譽。
  蔣峰,1983年生人,現(xiàn)居北京,作家,編劇,人民文學獎獲得者。文學作品有:長篇小說《維以不永傷》、《一,二,滑翔鐵軌的時光》、《去年冬天我們都在干什么》、《淡藍時光》、《戀愛寶典》、《為他準備的謀殺》、《白色流淌一片》;短篇小說集《我打電話的地方》、《才華是通行證》;影視作品《獨刺》,原創(chuàng)中篇小說《我私人的林寶兒》影視版權(quán)及編劇。曾獲第四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2002年)、青年文學獎(2006年)、南方傳媒十佳長篇小說,《為他準備的謀殺》(2011年,虛構(gòu)類圖書)、人民文學獎最佳短篇小說獎(2011年,《遺腹子》)、石碣崇煥人民文學獎年度中篇小說獎(2012年,《花園酒店》)、人民文學獎年度青年作家獎(2013年)、北京文學獎中篇小說獎(2013年,《六十號信箱》)、中篇小說選刊雙年獎(2014年,《花園酒店》)。
  甫躍輝,1984年6月生,云南保山人,復旦大學首屆文學寫作專業(yè)研究生,師從作家王安憶。小說見《人民文學》《收獲》《十月》《幼獅文藝》等刊。中短篇小說集《少年游》入選中國作協(xié)2011年度“21世紀文學之星叢書”。2013年先后出版長篇小說《刻舟記》、短篇小說集《動物園》、中篇小說集《魚王》。有小說入選選刊、年選及《中國當代文學經(jīng)典必讀》等選本。先后獲得《上海文學》短篇小說新人獎、第十屆華語傳媒大獎年度新人提名獎、第二屆郁達夫小說獎、首屆“紫金·人民文學之星”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獎等。
  鄭小驢,本名鄭朋,1986年出生湖南隆回。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北京作協(xié)簽約制作家,魯迅文學院15屆高級青年作家研討班學員。在《收獲》《人民文學》《十月》《花城》《天涯》《山花》《芙蓉》《江南》《文藝風賞》《今天》等刊物發(fā)表小說作品一百萬字。著有小說集《1921年的童謠》《癢》《少兒不宜》,長篇小說《西洲曲》等。曾獲第5屆毛澤東文學獎、26屆湖南青年文學獎、紫金·人民文學之星短篇小說獎、首屆希望杯·中國文學創(chuàng)作新人獎、上海文學新人佳作獎等。部分作品譯介海外。入選瀟湘晨報2013年度十大風尚文藝人(文學類),入圍騰訊年度新銳作家(2013年),獲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最具潛力新人獎提名(2013)。
  呂志鵬,1978年生于澳門。2001年畢業(yè)于暨南大學中文系,獲學士學位;2004年畢業(yè)于暨南大學歷史系,獲碩士學位;2009年畢業(yè)于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獲博士學位,發(fā)表論文三十多篇。現(xiàn)為中國作協(xié)會員、亞洲華文作家協(xié)會成員、澳門寫作學會副理事長。個人曾獲得澳門五月詩社新詩賽優(yōu)異獎、第三屆澳門文學獎小說組冠軍、十二屆澳門藝術(shù)節(jié)征文賽公開組冠軍、全澳公務員閱讀心得征文賽冠軍、第七屆澳門文學獎戲劇組亞軍、散文組優(yōu)秀獎及詩歌組優(yōu)秀獎、第八屆澳門文學獎散文組亞軍、新詩組亞軍、戲劇組亞軍及小說組優(yōu)秀獎、第九屆澳門文學獎新詩組優(yōu)秀獎及散文組優(yōu)秀獎、第二屆澳門中篇小說首獎、第三屆澳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評獎優(yōu)秀獎及第四屆BenQ華文世界電影小說獎佳作獎。出版有《異寶》(小說)、《在迷失國度下被遺忘了的自白錄》(小說)、《黑白之間》(詩集)、《澳門中文新詩發(fā)展史研究1938~2008》(專題研究)、《甲子之路──<澳門學生>文學作品選輯》(作品選集)等十多種。
  臺灣作家最新簡介
  ◆朱宥勛
  1988年生,清華大學臺文所碩士班畢業(yè)。曾獲林榮三文學獎、國藝會創(chuàng)作補助、全國學生文學獎、臺積電青年文學獎等。2013年起,與友人共同創(chuàng)辦電子書評雜志《秘密讀者》。曾與黃崇凱合編《臺灣七年級小說金典》。著有短篇小說集《誤遞》,長篇小說《堊觀》《暗影》,評論集《學校不敢教的小說》。
  ◆伊格言
  1977年生,臺灣大學心理系、臺北醫(yī)學大學醫(yī)學系肄業(yè),淡江大學中文碩士。曾獲聯(lián)合文學小說新人獎、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曼氏亞洲文學獎(TheManAsianLiteraryPrize)入圍、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O'ConnorInternationalShortStoryAward)入圍等。著有短篇小說集《甕中人》《拜訪糖果阿姨》,長篇小說《噬夢人》《零地點GroundZero》,詩集《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評論集《幻事錄:伊格言的現(xiàn)代小說經(jīng)典十六講》。
  ◆言叔夏
  1982年生,東華大學中文系、政治大學臺文所博士班畢業(yè),F(xiàn)為靜宜大學臺文系兼任助理教授。曾獲花蓮文學獎、臺北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等,著有散文集《白馬走過天亮》,曾發(fā)表小說《辯術(shù)之城》《K計劃》等,在Waterfall、《幼獅文藝》等雜志進行小說創(chuàng)作。
  ◆神小風
  1984年生,本名許俐葳,東華大學創(chuàng)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畢業(yè),曾獲教育部文藝創(chuàng)作獎、時報文學獎散文組評審獎、林榮三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等。著有長篇小說《背對背活下去》《少女核》,散文集《百分之九十八的平庸少女》等。
  ◆許正平
  1975年生,中山大學中文系,臺北藝術(shù)大學戲劇所戲劇創(chuàng)作組碩士畢業(yè)。曾獲聯(lián)合報文學獎、時報文學獎、臺灣文學獎等。著有散文集《煙火旅館》,短篇小說集《少女之夜》,電影劇本《盛夏光年》,長篇小說《愛情生活》,與許正平、吳明倫、蔡明璇合著《阮劇團2013劇本農(nóng)場劇作選》。
  ◆陳栢青
  1983生,臺灣大學臺文所碩士班畢業(yè)。曾獲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聯(lián)合報文學獎、中國時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臺灣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等。曾以筆名“葉覆鹿”出版長篇小說《小城市》,并獲第三屆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最佳長篇科幻小說獎銀獎。
  ◆童偉格
  1977年生,臺灣大學外文系,臺北藝術(shù)大學戲劇碩士畢業(yè)。為2013年愛荷華國際作家工作坊的訪問作家,曾獲聯(lián)合報文學獎短篇小說大獎、全國大專學生文學獎短篇小說參獎、臺灣省文學獎短篇小說優(yōu)選、臺北文學獎短篇小說評審獎、臺灣文學獎圖書類長篇小說金典獎等。著有短篇小說集《王考》,長篇小說《無傷時代》《西北雨》,舞臺劇本《小事》,評論集《童話故事》。
  ◆黃崇凱
  1981年生,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畢業(yè)。曾獲臺北文學獎、耕莘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聯(lián)合文學小說新人獎、吳濁流文藝獎、國藝會創(chuàng)作補助等。曾與朱宥勛合編《臺灣七年級小說金典》。著有短篇小說集《靴子腿》,長篇小說《比冥王星更遠的地方》《壞掉的人》《黃色小說》,《黃色小說》并獲2014年開卷十大好書獎。
  ◆黃麗群
  1979年生,政治大學哲學系畢業(yè)。曾獲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評審獎、聯(lián)合報文學獎短篇小說評審獎、短篇小說首獎、林榮三文學獎短篇小說二獎(首獎從缺)。著有小說集《海邊的房間》、散文集《背后歌》《感覺有點奢侈的事》,與郭英聲合著《寂境:看見郭英聲》。
  ◆楊富閔
  1987年生,臺南人,目前就讀臺灣大學臺文所博士班,曾獲2010博客來年度新秀作家、第五屆林榮三文學獎小說首獎、2013臺灣文學年鑒焦點人物,入圍2011、2014臺北國際書展大獎。寫作《中國時報》“三少四壯”、《印刻文學生活志》“好野人志”、《自由時報》“斗鬧熱”專欄,作品選入多種選集。出版小說《花甲男孩》、散文集《解嚴后臺灣囝仔心靈小史》《休書──我的臺南戶外寫作生活》。
  目錄:
  
  煙許正平
  小店呂志鵬
  康老師的錄音帶朱宥勛
  革命前夕伊格言
  虎狼阿乙
  辯術(shù)之城言叔夏
  城市導游陳栢青
  暝那會這呢長楊富閔
  普通話甫躍輝
  贊美詩鄭小驢
  鐵道迷神小風
  祁家莊徐則臣
  胡不歸笛安
  試菜黃麗群一種蛾眉付秀瑩
  煙許正平
  小店呂志鵬
  康老師的錄音帶朱宥勛
  革命前夕伊格言
  虎狼阿乙
  辯術(shù)之城言叔夏
  城市導游陳栢青
  暝那會這呢長楊富閔
  普通話甫躍輝
  贊美詩鄭小驢
  鐵道迷神小風
  祁家莊徐則臣
  胡不歸笛安
  試菜黃麗群
  沙也加黃崇凱
  孩子童偉格 前言序
  日趨深入的兩岸青年作家交流與對話
  吳義勤
  2011年起,臺灣《文訊》雜志社與中國作家協(xié)會港澳臺辦公室和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聯(lián)合舉辦“兩岸青年文學會議”,根據(jù)雙方達成的共識和協(xié)議,該會議每兩年召開一次,旨在打造兩岸青年作家深度交流與對話的平臺。作為推動文學交流的一部分,每屆會議還將推出與會作家的優(yōu)秀作品,通過“作品集”的形式予以集中展示。
  這本《兩岸新銳作家精品集》收錄的是即將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參加第三屆“兩岸青年文學會議”的青年作家的作品,共計二十篇。這些作家大多是“70后”“80后”,是兩序
  日趨深入的兩岸青年作家交流與對話
  吳義勤
  2011年起,臺灣《文訊》雜志社與中國作家協(xié)會港澳臺辦公室和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聯(lián)合舉辦“兩岸青年文學會議”,根據(jù)雙方達成的共識和協(xié)議,該會議每兩年召開一次,旨在打造兩岸青年作家深度交流與對話的平臺。作為推動文學交流的一部分,每屆會議還將推出與會作家的優(yōu)秀作品,通過“作品集”的形式予以集中展示。
  這本《兩岸新銳作家精品集》收錄的是即將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參加第三屆“兩岸青年文學會議”的青年作家的作品,共計二十篇。這些作家大多是“70后”“80后”,是兩岸文學發(fā)展的新銳力量,他們的創(chuàng)作從不同角度和層面展現(xiàn)了當下兩岸青年創(chuàng)作的文學風貌和藝術(shù)水準。
  從創(chuàng)作主題來看,兩岸青年作家視野開闊,各類文學母題均有涉獵。相對而言,大陸作家更熱衷于“宏大敘事”,對革命、歷史、民族、鄉(xiāng)土等主題興趣更濃。付秀瑩《一種蛾眉》繼續(xù)她的“農(nóng)村敘事”,將關(guān)注的目光聚焦在承載了厚重鄉(xiāng)土文明的農(nóng)村,通過對香羅、翠臺、根來等農(nóng)民形象的塑造來展現(xiàn)農(nóng)耕文化的豐富與獨特。阿乙《虎狼》通過對一個瞎子算命的“偵探式”解密,再現(xiàn)一個自閉自足小縣城的特殊生態(tài)。甫躍輝《普通話》對農(nóng)村大學生顧零洲與家族親人關(guān)系的描寫,揭示出這個群體如“孤零”小“舟”一樣的生存真相,也將新一代農(nóng)村大學生與農(nóng)村之間欲走還留、欲說還休、剪不斷理更亂的微妙情感清晰呈現(xiàn)出來。徐則臣《祁家莊》以一個打工仔回家奔喪的歷程為線索,展現(xiàn)了農(nóng)村基層特殊的政治生態(tài)。在這個法治意識淡薄的“偏遠”地帶,一切正面的與負面的風氣都在野蠻生長。葛亮《青衣》中的言秋凰則以自身坎坷的人生歷程和動蕩的戲子生涯再現(xiàn)命運的吊詭與時代風云下個體生存的“步步驚心”。與大陸作家相比,臺灣的年輕作家更多關(guān)注不同群體的精神世界,從小處切入,探討人與生活的“大”主題。許正平《煙》通過對兩個青年多年來的嫖妓經(jīng)歷的敘述,再現(xiàn)了青年人隱秘的成長疼痛與心靈迷茫。黃崇凱《沙也加》則將關(guān)注的目光投向了女優(yōu)群體,通過對沙也加情感經(jīng)歷與成長經(jīng)歷的講述再現(xiàn)這個特殊群體的心靈世界,雖然話題敏感,但黃崇凱冷峻節(jié)制的敘述卻能成功將讀者引入一個“形而上”的思索狀態(tài),而非一個“形而下”的欲望世界。神小風《鐵道迷》以一群對鐵道和火車有特殊興趣的群體為敘述對象。作家筆下,這雖是一群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但他們卻有著豐富的精神信仰,或許他們的生活才更接近于生命的本真。呂正鵬《小店》寫一個百年老店的興衰史,盡管只是截取了當下一個較短的時段,但歷史的蒼涼感仍然如輕煙般被縷縷帶出,令人感喟的是人類在生生不息的發(fā)展過程中,每一代人都在以新的精神內(nèi)容顛覆著上一代人的信仰,代際之間不僅有繼承更有革新。
  從敘事風格來看,兩岸青年作家也是各有特點、各具韻味。相對而言,大陸作家的敘事更為樸實,故事講述更追求脈絡的清晰與情節(jié)的邏輯,更善于通過故事來打動人。笛安《胡不歸》敘述一個長壽老人的“老年”狀態(tài),盡管其中虛構(gòu)了“死神”的形象,并使之開“口”說話,但對長壽老人精神狀態(tài)的樸實呈現(xiàn)成功沖抵了這一虛構(gòu)所帶來的荒誕感,讓人深刻體悟到在這個悠長悠長的“老年”時光里竟也深藏著那么多的微瀾,留戀與絕望、求生與赴死交織往復。鄭小驢《贊美詩》對“巨眼”少年的描寫像一把利刃刺得我們內(nèi)心隱隱作痛,他用細膩的筆觸呈現(xiàn)了一個身有殘疾的小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在這個自卑又自尊的殘疾人的眼里,一切都那么的脆弱易碎,尤其是在“美”的事物面前,他無助而哀怨,最后的毀滅也就成了偶然中的必然。在這個文本中,鄭小驢的敘事唯美而不放縱,凄婉中又透著厚重的現(xiàn)實感。蔣峰《遺腹子》通過兩個故事講述一個苦難家庭兩代人的悲劇,結(jié)構(gòu)設計富有新意,在來回切換的時空中,個體命運的悲愴感如霧氣般在小說中慢慢升騰,并在結(jié)尾處完成覆蓋,猶如一張巨大的網(wǎng),將渺小的受難者徹底包圍。蔡東《通天橋》聚焦拆遷與被拆遷的底層世界,橋的兩邊代表著兩個不同的階層和世界,在利益的爭奪中,強勢的地產(chǎn)開發(fā)商通過在通天橋上豎起的一堵墻,成功瓦解了自己的對手,對于苦難的底層民眾而言,通天橋無法“通天”,而是連接著沉重的現(xiàn)實。與大陸小說家樸素簡潔的筆法不同,臺灣作家的小說更注重敘述本身和結(jié)構(gòu)的設計。童偉格《孩子》從一則通知母親死亡消息的電話開始,沿著“我”的回憶之路,講述過往的人生時光,那些交錯的往事,如鏡頭般浮現(xiàn),頗具蒙太奇色彩。黃麗群《試菜》則“以小見大”,從一個小切口進入,探討了母愛的復雜內(nèi)涵。伊格言《革命前夕》巧妙地通過對切·格瓦拉的“復活”切入了寬厚的歷史,并通過格瓦拉的眼睛在歷史與現(xiàn)實之間建構(gòu)起互相審視的紐帶,在這種審視中,許多歷史被解構(gòu)同時又被重新建構(gòu),這是屬于伊格言的“再歷史化”過程。
  兩岸青年作家在創(chuàng)作主題和敘事風格上呈現(xiàn)出了不同的文學個性、審美趣味,這恰恰證明了小說寫作的多種可能性以及中國文學的無限豐富性。從文學史的視角來看,兩岸文學正在成為彼此的參照與互補,它們以各自的獨特性建構(gòu)著自身的文學價值,也在日趨深入的交流與對話中一步步匯入中國文學生生不息的歷史長河。我們期待,經(jīng)由這樣富有深度的交流與對話,兩岸文學的未來會更美好,兩岸文學的天空會更靚麗,兩岸文學的花朵與果實會更豐美。
  是為序。
  2015年春于長安虎狼
  阿乙
  我像一名隱身人出現(xiàn)在研測所門前。我的腳步夾雜在一群遷徙歸來的人的腳步當中。為首者拉著拉桿箱,固定腳輪在鵝卵石上滾動,自北向南,穿巷而過。五點過后,天色每隔幾分鐘就變黑一大塊。他們一個個穿得像牦牛那樣隆重,以抵御故鄉(xiāng)那著名的濕冷。我悄悄停在研測所門前。只有它還有生意。魚先生與一位縮著脖子的婦女坐在取暖器前,翻來覆去地晾曬手掌!笆前∈前∈前。”他們極為親熱地回應著對方的話。
  之所以叫魚,是因為他的腦袋長得像魚頭。因為雙頜前突畸形(齙牙)及鼻梁骨凹陷,嘴唇成為他頭部最突出的部位。勉強閉口時,下唇下方與頦部之間便有明顯的軟組織隆起。在上唇兩側(cè)各有一根長須,與鯉魚較像。
  魚的這種流線型構(gòu)造便于其在水中快速持久游泳。魚先生一年四季幾乎都像烏龜那樣伸著頸部,使腦袋及處于腦袋最前端的唇齒游離于身體之外,似乎也反映著一種進化的力量。自從那扇光明的門被永遠關(guān)上之后,他便充滿探聽與傾吐的欲望。他是如此渴望獲取外界的信息、如此渴望與外界發(fā)生交流,他不停地側(cè)過腦袋傾聽,不停地問問題、笑及討好對方。為招待來客,他置辦出兩條長板凳,每條可坐下四人(盡管在一些顧客看來,算命應該是一件私密的事情)。當我悄無聲息地走進去時,那穿著茄紫色羽絨服的婦女無聲地轉(zhuǎn)過腦袋,朝我看來。我后邊跟著一位穿槐黃色呢子大衣的婦女。這個時機比較好。后進來的以為我是里邊的,里邊的以為我是外邊一起進來的。我?guī)缀鹾蛠碚咄瑫r坐下去。她坐向南邊那條板凳,與先來的婦女坐在一起,魚先生輕輕轉(zhuǎn)動取暖器,使后來者也能得到暖光的澤被。圓形的反射罩發(fā)出炫目的光芒,像向日葵一樣,總是朝向來者。我坐在東邊那條板凳上。后來者略微不安地看了我一眼。我又不認識他,他也不認識我,我想她是這么想的,她轉(zhuǎn)過頭向魚先生報出生辰八字,這沒什么不妥。我盡量讓呼吸平穩(wěn)。我可是堂而皇之地讓自己藏在他三尺之內(nèi)啊,都聞得見他褲襠里烘干的臊味。
  他信口開河地說起來。和以前在這條街(東街)北口看見的他一樣,只不過手中少了一把二胡。以前他們瞎子一字排開坐在墻根,一邊曬太陽,一邊等待顧客,F(xiàn)在他們都在靠南口這邊租下門面,自立門戶。魚先生的叫袁天罡研測所。室內(nèi)只有一塊電表、一根掛起的秤、一臺飲水機及一只快到點時發(fā)條就會抽搐作響的座鐘。北風沿著巷子一路吹來,吹進屋內(nèi),我有些倦意。他盡在胡謅啊。我回頭看了眼,街道更顯孤寒,對面賣襪子的女子,跺腳如鶴。很久才跺一下,一直提著那條腿,然后找個機會再跺下去。我轉(zhuǎn)回頭來時,猛然看見他整張臉對著我。我差點站起來。他的兩只沒用的、蠟白色的眼球正盯向我,腦袋輕微搖晃。我被那雙眼睛所呈現(xiàn)出的完全的空洞嚇壞了,就是在這空洞中藏著極大的憤懣:我不希望有人偷偷出現(xiàn)在身邊,捉弄我,真不希望。她們跟著來看我。我努力使自己相信也使他相信,這只是瞎子常有的自我驚擾,他們經(jīng)常會以極有把握的姿態(tài)做出漫無目的的攻擊。我可是一點聲兒也沒出啊。我屏住呼吸,等待他慢慢安心下去。然后就在我也跟著安心下去——他松弛下來繼續(xù)和穿呢子大衣的女人說話——時,他忽又轉(zhuǎn)過頭來,對我露出極為怪異甚至是嘲弄的一笑。我臉色紅透了,盡管他什么也看不見。
  我低估了一名領(lǐng)主保衛(wèi)其領(lǐng)地的警覺性,同時也低估了一名瞽者在感知方面的異能。也許騎行人路過時像燕子一樣擦掠而去的影子也能使他心驚(我在師專時的哲學講師曾反復宣揚“影子是有質(zhì)量的”——“存在即為質(zhì)量,比如影子、光”。然而我相信,敏銳的瞽者確能察覺到那短暫經(jīng)過的陰涼,捕捉到氣流的細微變化),更何況我還是帶著一身的味道進來。長途旅行的味道深藏于我的頭發(fā)、外衣以及手套內(nèi),無法甩脫。她們說話時是朝著他的,然而,只要有一兩次是朝向我(特別是說到緊要處時),便足以使他確信:這里存在一個人,一個讓她們不安的代表無神論的年輕人。他可是終日坐在這里,嗅覺、聽覺、觸覺被切得四四方方,像籬笆一樣扎在他租下來的面積里。從前我聽說,一些神奇的瞎子,擁有比常人更強的發(fā)現(xiàn)事態(tài)的能力。他們僅僅因為聽見十幾米外的路人停下咯噔咯噔的腳步聲便判定自己身后有一位猶疑的陌生人。他們轉(zhuǎn)過身來,在對方向自己打招呼前,向?qū)Ψ酱蛘泻簟?br/>  我們總是忘記這一點。
  魚先生繼續(xù)其無恥的演說。對他而言,只需張開口袋,那因輕信而總是迫不及待出賣自己的穿呢子大衣的婦女便會自己跳進來。這樣年紀的女子總是算命先生、魔術(shù)師、感情騙子最好下手的對象。我只認真聽了一會兒,便昏昏沉沉(他的語調(diào)里有著某種滑稽的音樂性,使人的意志癱瘓,催人入眠)。在我看來,他的表演實在是有點肆無忌憚:
  起先,
  念一段口訣:
  □□□□□□□
  □□□□□□□(押韻)
  其次,
  解說口訣,說模棱兩可之話(如“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察言觀色,旁敲側(cè)擊。
  第三,
  等待對方透露信息,仿佛在A或B間做二選一。
  第四,
  堅定批斷。對方如透露更多信息,則大聲搶白,將結(jié)論據(jù)為己有。
  如此反復,
  算過對方現(xiàn)在的年齡后,處處批斷,有若法官逐條宣判。
  在魚先生說出“我們不妨將計就計”的話時,我忍不住嗤之以鼻。然而還是擋不住兩位婦女交相稱贊他的神奇。她們總是將自己告訴對方的誤會為對方告訴自己的。是啊是啊是啊。她們和他熱切地回應,這種忙不迭的熱忱與全然沉浸其中的興奮,就像是在內(nèi)院聽見闊別多年的親姑來訪。這會兒,那返鄉(xiāng)隊伍中的落伍者經(jīng)過研測所,對我說:“待這里做什么呢?”
  “待這里聽一下子!
 。ㄓ袝r逛商店,店主親切地走過來,問我看中哪件,我也會散漫地說:“只是在這里看一下子!保
  “別晚了!
  他快步走了,帶著趕不上車的焦灼。天在數(shù)分鐘后黑完。兩位婦女先后起身。魚先生跟著起身,全身心地笑著!笆且粡埗摹!贝┠刈哟笠碌膵D女說。魚先生謙卑地接過去,取出五元來,找給對方。她們一走,我就像失去庇護,也要走掉。這時,借著取暖器投射出的光芒,我在盲人臉上看見我們常人常有的滔滔不絕之后無法自處的尷尬。我何以如此之饒舌啊,我想他的心靈此時空空蕩蕩。然后是殘存的略帶羞慚的笑永恒褪去——像一朵鐵花殘酷地收攏——取而代之的是極為深刻、尖利的冷漠。戲散了,舞臺空了。他摸著錢上的盲文,將它折好,緩緩塞向褲腰處的暗兜。又捏捏那里的厚度。然后站在那里,掐起手指來。我準備像進來那樣,悄無聲息地出去,聽見他說:
  “你爺爺是不是艾政加?”
  我雙腿一抖。心臟出現(xiàn)失重感,就像有一個襯墊的東西等在它每次跳落的地方而這一次那東西不見了。內(nèi)心再沒有比現(xiàn)在這樣更慌亂的了。最深的恐懼在身體內(nèi)生根發(fā)芽。我的爺爺是艾政加、父親是艾宏松、我叫艾國柱。我不知道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他跟著往外走,冷漠無情的腳步聲在我身后探索。我走到巷道!澳銘敗甭牭剿f下去,我跑起來。跑到羅湖停車場時,我嘔出一口水。開往我出生地的中巴車此時正好發(fā)動起來。他們都說我的頭發(fā)全然濕透,像淋了一場雨。我沒有和他說過一句話。我跟那兩位婦女沒有任何關(guān)系。中途沒有人過去提醒他我是誰。事先也不可能有人會去提醒我要來。這是我第一次靠近他。我外出十一年。我是藏身于此縣四十余萬人口里的一位。我只是和一位熟人(我相信他和他之間也從不曾交流)說過一句話。這么多人,這么多條魚,緣何他對我一擊即中?我趁著他沒說出什么(“你應當——”)便跑掉,我相信爺爺當初就是這樣一下掉進他們?nèi)μ椎摹?br/>  爺爺曾是一名干部,手頭轄有40.47平方公里的土地。在他的部屬正義凜然地審查那些眼神與語詞均游移不定的江湖術(shù)士時,他由著好奇,去翻閱那些繳獲的書籍。對他們,他的態(tài)度是輕蔑的。正如多年以后,已是中學生的我,對在抄來的命書上做筆記的爺爺,態(tài)度是輕狂的。我斜眼看著這在迷途上一去不返的親人,既憎惡又同情。對他的訓斥總是令我疲倦不堪。“你難道不知道這只是一場把戲嗎?”我說。直到今天我仍然認為,算命只是一種魔術(shù),它有悖于誠實。根據(jù)一篇文章的說法,魔術(shù)的關(guān)鍵是將觀眾的注意力轉(zhuǎn)移走,然后利用他們的“未注意目盲”(inattentionalblindness)動手腳。命書便是障眼法,是魔術(shù)師口中吹出的仙氣,真實的則是六術(shù):審、敲、打、千、隆、賣;是對你底細隱私的瘋狂扒竊。而我的爺爺卻沉浸在對命書的的鉆研之中不能自拔,到最后,人家終于不堪其擾,說:這就是騙人的,一套套都是騙人的。他在愕然之余,憤怒地說,你不肯告訴也就算了,何故如此。主動與對方絕交。爺爺因癡信走向瘋癲,死于狂躁。因為他悲劇的生涯以及我們命運上相應的波動(我們跟隨他從城鎮(zhèn)人家變回為農(nóng)戶),我們認為,那些神秘社會的人為他設了一個局,苦心孤詣,步步為營,在做很多鋪墊后,依左宗棠“緩進速戰(zhàn)”之兵法,畢其功于一役,擒捉住爺爺。
  “這怎么是把戲呢?”爺爺困窘地為自己申辯,“這件事根本沒辦法用巧合來解釋!
  今天,讓我全身像是爬滿毛蟲的也正是這一句話。我曾設想過算命先生的獵殺,以為它像斗牛,有漫長的過程(引逗、穿刺、上花鏢等),我自信能及時抽身,然而就在這自然放松之時,他猛然出現(xiàn),一擊即中,以帶鉤利劍刺穿我的頸項。我為它可怕的精準顫抖不止。當中巴車駛到那有如閃著微弱火光的墳丘的村莊并就此熄火時,我接過拉桿箱,跌跌撞撞下車,三步一回頭,朝家中走去。我生怕穿著布鞋的魚先生出現(xiàn)在后頭(在他的世界里沒有光明與黑暗,也許在我們的黑暗中他反而能健步如飛)。在關(guān)上家門前,我還對著虛空般的黑暗默默看了好一會兒,直到確信什么也沒有。母親找來干毛巾,塞向我濕透的背部!岸歼@么大了,還不會照顧自己!彼f。她的個子仍然是那么矮小,動作仍然是那么粗暴、有力。只是我知道,在她的臉上,早已出現(xiàn)像橙皮那樣的腐爛斑痕。
  有那么幾小時,我陷入可怕的狂躁中。我越是知道它的危害——我的爺爺因為過度思考,長久失眠,時常像失控的水龍頭那樣將食物噴射在床上并最終死于腦溢血——便越是控制不住身陷其中。我仿佛離答案很近,只要找到一根合適的草莖,便足以捅破那層窗戶紙,然而到頭來卻還是一無所獲。為何啊,我在漆黑的夜里坐起來,想去縣城找那個人,掐住他的脖子,讓他說出個所以然。我的腦子里纏滿鐵絲。最終我是依靠對自己的嚴厲命令才睡著的。不要成為神奇的犧牲品,我說,不要。
  大清老早,我找到司機與昨日提醒我早點趕車的堂兄,他們均否認自己與魚先生認識。然而就在此時,我卻覺得事情再簡單不過。仿佛,那太陽的光芒一來到田野上,人們的心智與理性便恢復了,整整一夜撲打在身上的器物與聲響——那虛張聲勢的東西——便都不復存在,而他也變成一位伎倆敗露的老頭兒,窩在角落瑟瑟發(fā)抖了!坝幸痪湓捑蛪蛄!蔽业奶檬灏耆收f。他在村小學教數(shù)學,當它被撤銷時他調(diào)往鄉(xiāng)中心小學,然后又在它恢復時歸來。他翻出1989年出版的縣志,在第446頁,列有敝縣方言的分區(qū):
  縣城官話區(qū):湓城、桂林
  鄉(xiāng)村官話區(qū):北鄉(xiāng)八鄉(xiāng)鎮(zhèn)-武蛟、白楊、流莊、碼頭、南陽、夏畈、橫立山、黃金;西鄉(xiāng)九鄉(xiāng)鎮(zhèn)-高豐、洪下、大德山、洪嶺、九源、范鎮(zhèn)、青山、橫港、峨眉
  西北贛語區(qū):花園、肇陳、洪一
  西南贛語區(qū):和平、樂園、南義
  ……





上一本:度戒 下一本:建安風骨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兩岸新銳作家精品集的作者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