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由五個中篇小說組成的文集。其中《四平調(diào)》敘述了自六十年代起,因海峽的分隔而離散親人的一群中產(chǎn)階級的生活狀況,以及他們在精神上遭受的極端痛苦的創(chuàng)傷。本文集的后幾篇,作者以自己的生活資源為素材,大量描述了插隊到農(nóng)村的北京知青與農(nóng)民為伍后,他們的生活經(jīng)歷與精神感悟。使讀者深切了解插隊知青這一歷史的特殊群體,從青少年到成人,因為插隊生涯,因為了解了農(nóng)民與苦難,他們經(jīng)受了怎樣的磨礪,成為前無先例后無來者的特殊群體。而這個群體是不應(yīng)該被忘記的。 作者簡介: 江暖女四川達縣人出生于北京,在北京胡同里長大。16歲赴大興安嶺腹地農(nóng)村插隊。曾任教師,外企職員,自由撰稿人。主要寫作中短篇小說,散文及兒童文學(xué)。已出版發(fā)表文字100萬字。作品散見于《北京文學(xué)》《十月》《陽光》《散文選刊》等雜志。散文《珠還掌上》入選散文選刊2011年佳作,兒童文學(xué)《貍貍是只流浪貓》由《中國校園雜志》列入初中課外讀物。 著有短篇小說文集《暗香如故》,長篇傳記文學(xué)《平和的輝煌》。 系北京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 目錄: 序回首向來蕭瑟處(劉新成) 四平調(diào) 我們曾年輕 我的女房東 尋找失去的家園 胡同里吳順 后記穆先生看了看顧太太笑著的臉,上邊的淚珠子還沒干呢。經(jīng)歷了幾次政治運動的穆先生,實在擔(dān)心這位年輕太太的命運。心想,那么精明的婆婆,活著時怎么沒教兒媳深一點的韜略?也許壓根就沒打算教她?如今看著她的神態(tài),對這世界毫無防范,真讓人不知如何是好。 穆先生嘆了口氣,只得壓低了聲音說,你記住,無論出了什么天大的事兒,咬緊牙就是不言聲兒。自己的事兒不說,別人的事兒也不說,想來也不能把你怎么樣。沒憑沒據(jù)的總不至于殺人吧?千萬別忘了,天大的委屈也得忍,只要活著就好。一定得活下去。 顧太太聽了一個勁兒地點頭。婆婆都那么敬佩穆先生夫婦,他說的肯定沒錯。正想著穆太太進來了。 顧太太趕緊站起來,說“我這么不知深淺,給穆先生添麻煩,要是婆婆活著,肯定不讓我這么任性兒! 穆太太忙按她坐下,笑著說“別這么客氣。沒做什么,就為了和你聊聊!闭f著往顧太太碗里夾菜。 穆先生只吃了幾口飯,便把酒盅里斟滿了酒。喝下一口后就閉上眼睛。開始唱他的“叫關(guān)”。 “西北風(fēng),吹得我頭腦昏哪……” 穆先生又開始了他的如泣如訴。他似乎在與自己說著。凄涼,太凄涼了。 昏淡的燈光只照在桌子上,四下里黑成一片。身后的黑與冷一點點地漫上來,顧太太有些發(fā)毛。 恍惚,一聲“呞!”若有若無地在黑暗中飄開,傳遍全屋。難道有人在聽?顧太太驟然回頭,又環(huán)顧四周,一片漆黑。抬頭看,一行熱淚從穆先生閉著的眼角里流出來。 他們是在說著。 顧太太的身子微微顫抖了。 “穆先生……只唱羅成么?”顧太太心里暗想。 穆太太眼睛看定桌子上方的燈泡。 顧太太抬眼,看不清她的表情。燈光更暗了。穆太太象一尊石像,定在那里。正詫異,覺得一陣風(fēng)穿過,頓時更冷了。 “呞”。又是一聲。幽幽地在空中回蕩,顧太太驚恐地扭頭,努力辨認那聲音虛實。與此同時穆太太也本能地扭了一下頭,但,立刻停住。啊,這是她原本熟悉的。她們把眼睛都轉(zhuǎn)向唱著羅成的穆先生。 “穆先生在說么? 穆太太目光散著,說,他近來身子不大好。 “什么。俊 “他心里的病”。 “什么?”顧太太驚詫。平日慈悲撫憫的穆家夫婦,竟有這么難言的隱痛。 “從什么時候?……好友妻離子散,就是他過了關(guān)。老同學(xué)老同事,跳樓投河的,唉,……多著哪! “為了什么?” “十幾年來,歷史難教啊!蹦绿珜︻櫶f。“關(guān)是過了,這良心呢……?熬油似的熬了這么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