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千里清秋風流常在(附經(jīng)典稼軒詞永恒珍藏版辛棄疾的詞與情)》的作者是楊曉影。 《千里清秋風流常在(附經(jīng)典稼軒詞永恒珍藏版辛棄疾的詞與情)》選取辛棄疾的經(jīng)典詩詞,將詩詞解析和他的人生經(jīng)歷結合在一起品讀,語言唯美、情感細膩、富有歷史感和時代感,使讀者身臨其境領略他的詩才與多情,品味他的情懷和人生。目錄: 時光記得他的落寞 俠骨男子亦柔情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漫游吳越,匆匆春又歸去 盛夏光年,惦念那場花開 誰能抵得過歲月 后會無期,思念作陪 閑居歲月,唯有山水為伴 帶湖,讓他不再流浪 稻花飄香徹 歸去,或是留下,都不忍 孤舟浪起,夢攜西子 半生流離,識盡憂愁滋味、 英雄相惜,唯有友情可通心 意氣風發(fā),齊魯少年郎時光記得他的落寞 俠骨男子亦柔情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漫游吳越,匆匆春又歸去 盛夏光年,惦念那場花開 誰能抵得過歲月 后會無期,思念作陪 閑居歲月,唯有山水為伴 帶湖,讓他不再流浪 稻花飄香徹 歸去,或是留下,都不忍 孤舟浪起,夢攜西子 半生流離,識盡憂愁滋味、 英雄相惜,唯有友情可通心 意氣風發(fā),齊魯少年郎 青澀的年少時光 豪氣初顯,兩赴燕京 一路向南,再無歸程 哪個少年不風流 治國安民是戒不掉的癮 江陰知曉他的寂寞 偌大世間,無處安身 荒涼之地,因他繁華 眾里尋他千百度 知交半零落 人生能有幾度月圓 流年,只得付給憂愁風雨 十年瓢泉,若夢一場 醉中看劍,獨顯惆悵 起廢為用,原是一場空 一杯杜康,再不管今夕何夕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世間寬闊,懂他的唯有瓢泉 天空不留痕跡,而他已走過 知己者,二三子 誰與我,醉明月 暮年回憶俱是告別 功名仍是心頭事 歷史,總是讓人遺憾 人生四喜:久旱逢甘霖,他鄉(xiāng)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前三件幸事,在有生之年,或許人人皆可實現(xiàn)。而金榜題名則如一座獨木橋,橋的這一端是一無所有、秉燭夜讀的學子,而另一端是黃金鋪地、玉石為階的仕途,中間則是流勢湍急、有去無回的江水。為了自己日后活得光鮮,也為家族增添榮耀,無數(shù)學子用十年的沉寂,換來一次過獨木橋的機遇。 有的人站在獨木橋上,每每行到半路,便搖搖欲墜,稍有不慎便掉入水中,被嗆得大氣不喘后,就為仕途畫上一個不甘不愿的句號,余下的人生或以酒為伴,今朝歡樂今朝醉;或是以山林為伴,蟲魚花草皆是相知;最令人瞠目結舌的做法,莫過于柳永“且把浮名,換了淺吟低唱”。 有少許堅強的人,被打了幾個浪頭以后,默默地爬上岸,如同樹葉一般,積蓄一生的力量,只為換一次絕美的翱翔。東山再起有何懼,身前受苦,身后名,人生的天平總不偏不倚,公平得很。 然而,世間有多少人,便有多少種活法。那座千人爭,萬人搶的獨木橋,對辛棄疾而言,并沒有多大的誘惑力。雖然他亦參加了科舉考試,卻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關羽當年身在曹營心在漢,縱然曹操以豪華宅院、佳人美酒、戰(zhàn)袍寶馬伺候,也未曾讓他心中的大旗傾斜毫厘。向曹操投降只是尋求劉備的利器而已。辛棄疾也是如此。 在十四歲那年,按祖父的指示,他背上不重的行囊,只身一人來到了金國的心臟——燕京。美其名日北上應試,實則勘探燕京地形。此時功名于他,并無甚關系。祖父已官至五品,辛棄疾完全可以通過蔭補入仕,不必為過獨木橋而窮盡心血,可他偏偏要過一把在人群中脫穎而出的癮。 男人自出生之日起,便比女子多了一份占有欲與征服欲。旁人皆有的東西,他們必須有;旁人不曾擁有的,他們?yōu)榱伺c眾不同,使盡渾身解數(shù)也要獲得。如若把這頂帽子扣在辛棄疾頭上,委實是冤枉了他。正值少年時,他也想與鄰家孩子一起放風箏、堆城堡,恢復中原的事在他心中還如蒙著蓋頭的女子,他只知女子美得誘人,卻看不清她清晰的模樣。但祖父之命重于山,他不敢不從。況且每日餐后祖父指點江山的情形,早已成為印在他心上的胎記,無法磨滅。 與往日的分離不同,這一回沒有似凌遲般的苦痛,也沒有漂泊無依的惆悵,就連不舍都無從說起。辛棄疾揮手告別祖父時,第一次從祖父眼眸中看到了光亮,像是有一只螢火蟲飛進了子夜。當年岳飛之母在岳飛出征時,于他背上刻下“精忠報國”四個大字。而今辛贊那閃著盈盈之光的眼神,分明就是一條快鞭,驅趕著他向正義的大道上前進。 這一切看來,都是辛贊的安排,并無辛棄疾的意志在里面。然而,祖父“裔不謀夏,夷不亂華”的思想已深深植入他的左心房,雖然汴京風華無限,卻被金人強行把持,生靈涂炭,民不聊生,這無論如何也是說不過去的。因此,是到了心里種子發(fā)芽開花的時候了。而這一次燕京應試之行,恰如一場春雨,一縷春風,將他的稚嫩褪去。 事物本身的價值,往往會隨人的需求而動。如若世人并不需要,任憑它是金銀玉珠也是一文不值。一朝及第仿若一步登天,而對辛棄疾來說,這也不過是天邊偶然飄過的一朵綺麗之云,風一吹便散了。故而,當他知曉此次應試以失敗而告終時,并且沒有像與他一樣落水的人那樣痛哭流涕、一蹶不振。因為他從未想過擁有,所以失去時也從未覺得可惜……P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