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費米娜處女作小說獎“自我虛構派”開山之作《然而》《薛定諤之貓》作者法國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先鋒小說開創(chuàng)“自我虛構”派小說潮流的開山之作 本書簡介: 我從未真正自視為作家,我不讀自己的書,然而,既然《永恒的孩子》已經(jīng)問世,就應該獨自承擔起它在是世上的責任。 《永恒的孩子》講述了我們的女兒波麗娜的生與死,書中的一切都是真實的,絕無半點虛構。這是一部小說,然而是一部真實的小說。像所有其他的文學一樣,法國文學具有毀滅性的的傳統(tǒng):某些創(chuàng)作是為了讓死者太平,讓活人安寧。我一心想在我的小說中放進大量的悲傷、愚蠢和情感,竭盡全力引入我印象中的,甚至是活生生的一臺柔弱而熱切的小機器生產(chǎn)出來的全部。應該承認:它是從我們的生命中誕生出來的。 《永恒的孩子》是一部小說,一部真真實實的小說。因此它也是一個傳奇。在那個如此漫長而又異常短暫的生病期間,我在最理想的孤獨中創(chuàng)作出一個動作,如果說這是一個舉手禮,猶如孩子高高抬起的小手留下的記憶,我的回憶,不為任何人,不為任何物。是誰在一瞬間厚重而無記憶的期限里記載了那個溫柔、天真的缺憾,令人憐愛無比。 ——菲利普·福雷斯特 作者簡介: 菲利普·福雷斯特法國作家、文學評論家,一九六二年出生于巴黎,一九八三年畢業(yè)于巴黎政治學院,一九九一年獲巴黎第四大學文學博士學位。此后,福雷斯特在英國幾所大學任教;一九九五年后,到法國南特大學擔任文學教授。他還是先鋒派文學雜志《原樣》和日本現(xiàn)當代文學的研究專家,并為《世界報》書評版和《文學雜志》撰寫評論文章,自二〇一一年起,福雷斯特擔任《新法蘭西雜志》主編。至今已出版六部小說,其中一九九七年出版的《永恒的孩子》榮獲費米娜處女作獎,二〇〇四年出版的《然而》榮獲十二月文學獎,二〇一三年,他出版了小說《薛定諤之貓》。 目錄: 序第一章第一場雪/1第二章黑夜里的故事/41第三章在時間的叢林里/103第四章花園/129第五章雷奧波蒂娜和阿納托爾/161第六章日本動畫片/203第七章亡靈欠下的情/249第八章溫迪/283第九章雪中漫步/337譯后記/357前言菲利普·福雷斯特) ——為《永恒的孩子》中譯本而作 五年過去了,然而 一切都印在我的記憶中: 葬禮時的巨大悲痛; 精疲力竭直至全面崩潰; 突然觸及世界末日的感覺。 于是,我把自己拋進了撰寫《永恒的孩子》那短短四周菲利普·福雷斯特) ——為《永恒的孩子》中譯本而作 五年過去了,然而一切都印在我的記憶中:葬禮時的巨大悲痛;精疲力竭直至全面崩潰;突然觸及世界末日的感覺。于是,我把自己拋進了撰寫《永恒的孩子》那短短四周的每時每刻。也許我不該承認這樣的事實:一切都已經(jīng)永遠消失,一切都已經(jīng)隨風飄逝,哪怕是一種輕率而又前所未聞的原則也被丟進了虛無。 這個傳說屬于大家,因為它講述了進入恐怖之夜后那個迷人的世界。在那里,所有的孩子都活著;在那里,所有的仙女和魔鬼都耐心等待著孩子們的到來。呵,讓傳說走遍天涯走遍海角吧!我難以想象當這部小說飛向世界的另一端時,將意味著什么?誰會相信在虛幻境中的某個地方,有一個快樂島,有一個長不大的孩子。 我從未真正自視為作家,我不讀自己的書,然而,既然《永恒的孩子》已經(jīng)問世,就應該獨自承擔起它在世上的責任。或許,它會引起贊譽和批評,奉承和保留,熱情和仇恨。然而,這一切對我來說,全都無所謂。這本書猶如一個動作,留在了我的記憶之中,從中獲取永生的愿望只是徒勞。 《永恒的孩子》講述了我們的女兒波麗娜的生與死,書中的一切都是真實的,絕無半點虛構。這是一部小說,然而是一部真實的小說。像所有其他的文學一樣,法國文學具有毀滅性的傳統(tǒng):某些創(chuàng)作是為了讓死者太平,讓活人安寧。我一心想在我的小說中放進大量的悲傷、愚蠢和情感,竭盡全力引入我印象中的,甚至是活生生的一臺柔弱而熱切的小機器生產(chǎn)出來的全部。應該承認:它是從我們的生命中誕生出來的。 《永恒的孩子》是一部小說,一部真真實實的小說。因此它也是一個傳奇。在那個如此漫長而又異常短暫的生病期間,我在最理想的孤獨中創(chuàng)作出一個動作,如果說這是一個舉手禮,猶如孩子高高抬起的小手留下的印記,我的回憶,不為任何人,不為任何物。是誰在一瞬間厚重而無記憶的期限里記載了那個溫柔、天真的缺憾,令人憐愛無比。 五年過去了,漫長而又短暫,我依舊不明白這部處女作價值何在意義何在?! 譯后記(唐珍) 我在夢境中神游,當我到達彼岸時,我譯稿中的小主人公波麗娜已經(jīng)飛向天空,我的老母親也結束了她辛勞的一生。母親離開人世令我傷心至極。那些天,我在奔波醫(yī)院的路上,恍恍惚惚,腿腳無力,好似踩在云朵上一般。波麗娜陪伴我在四歲童年的夢里,在巴黎的街道上奔跑,在諾曼底海灘游泳,在凡爾賽宮巨大的畫幅前駐足……一切恍如隔世,一切又都像近在眼前…… 我母親去世時八十六歲,波麗娜四歲就辭世而去。四歲的女孩兒如含苞待放的花朵,需要精心的呵護與澆灌。我得到了這一切,那時我們居住在波麗娜的故鄉(xiāng)。我的父親終日工作讀書,母親精心照料全家,我們在異國他鄉(xiāng)過得愉快幸福。波麗娜卻沒有我幸運:她在我同樣的年齡、同一個地方忍受著疼痛,與病魔抗爭……我在翻譯中回憶著童年,感受著母親住院時的痛苦,把愛的情感傾注在翻譯中,把對生還的渴望寄托在母親和波麗娜的身上。但是,當我的翻譯結束時,她們都被病魔奪去了生命。 人生命的意義在于活著,死了,就變?yōu)樘摕o,失去意義,西方哲學家這么說。不對!生命的意義并不在生死交替的剎那之間。母親停止呼吸以后,我思念她對我的教育和愛護;波麗娜變?yōu)樗龎粝氲男√焓挂院,她勇敢、求知、關心他人的可愛形象卻永遠印在我的腦海之中。你所愛卻離你而去的人,無論年長年少,他們的精神永存,他們的生命永恒。 向《永恒的孩子》作者菲利普·福雷斯特致謝,他給中國讀者送來了他的女兒的傳記。但愿那個金發(fā)碧眼的小姑娘也會在中國讀者中得到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