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扣人心弦的歷史傳奇!一部風(fēng)格獨特、風(fēng)光旖旎的社會風(fēng)俗畫卷!一部揭示民族心靈秘密的心靈史!◆王安石是中國十一世紀偉大的改革家,他年輕時屢屢到*基層的地方感受民生疾苦。宋神宗久慕他的改革思想和雷厲風(fēng)行的作為,大膽啟用他,形成轟轟烈烈的大變革。但是,改革觸動了皇族為代表的整個貴族階層的利益,王安石受到巨大挫折。春天的歌聲充滿生機,料峭的春寒增加了春天的絢麗!◆司馬光盡廢新法,年輕的皇帝成為皇太后和一群大臣手中的玩偶;曾經(jīng)誤會王安石的蘇軾挺身而出,積極為新法辯解,一次次受到打擊。蘇軾在杭州變通社會,訪貧問苦,造就出如詩如畫的西湖風(fēng)景;當他離開時,如潮的杭州百姓自發(fā)舉起百里長的“萬民傘”,依依惜別。改革的春潮有高有低,猶如蘇軾的人生跌宕起伏,大喜大悲,才更顯壯美!◆公元960年,和平轉(zhuǎn)化成的宋王朝打開了歷史新篇章。宋王朝吸取其他朝代攀王奪位的教訓(xùn),選擇了一種文化發(fā)展戰(zhàn)略,提出了“揚文抑武”的口號,對文化給予高度重視。文化是由政治作保證,宋代開國引起對文化尊重,出現(xiàn)了以誓言形式的文化規(guī)范。重視文化、科學(xué)知識成為普天下的共識。宋代文人即使也受過苦難,但他們的生存條件和社會地位得到了提高,像歐陽修、王安石等人不僅思想光照,活得自在,也得到了參與朝野的權(quán)利和地位。宋代有著豐富的節(jié)日生活,婚俗、酒俗與茶俗、勾欄瓦舍、填詞、繪畫等空前發(fā)展。從**決策人參與文化活動,讓文化成為合理性和必要性,提高文化軟實力,避免了很多政治風(fēng)險;同時,政治空間對藝術(shù)文化的尊重與信任,形成了全社會對藝術(shù)、思想和創(chuàng)新的高度重視。北宋大儒張橫渠有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xué),為萬世開太平!边@四句話*能表達出當時文人儒士的襟懷,也*能彰顯其器識與宏愿。宋代的文化領(lǐng)域之廣、文化自覺與被尊重,或多或少都超越了唐代,宋詞及繪畫的繁榮就是證明。只是由于后來專政失衡,國防安全缺失,政治建設(shè)失去了應(yīng)有的作用和活力,才使得宋代走向不歸路。本書簡介: 大宋王朝,重視文化藝術(shù),科學(xué)技術(shù)迅速發(fā)展,其疆域遠不及漢唐,而其財富卻占據(jù)當時全世界的百分之八十。宋神宗時代,因為王安石他們的改革而形成鼎盛!政治清明,達到宋朝也是十一世紀全世界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最高水平。大宋東京是當時全世界最大的都市、最繁華的地方;唐宋八大家中宋六家歐陽修、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軾、蘇轍,還有包拯、梅堯臣、司馬光、文彥博、范純?nèi)省ⅫS庭堅、米芾等等,群星燦爛,皆在這一時期出現(xiàn)!這一時期的社會生活豐富多彩,文化高度繁榮,是中國文化發(fā)展的黃金時代;這是一幅活生生的清明上河圖。仁宗末年,積弊甚眾,改革的呼聲正高,年青的王安石不愿做朝廷之中的等閑,而是日夜盼望著大顯身手,去革除時弊。他受到包拯、歐陽修和梅堯臣等人的厚愛,勤奮思索,認真研究歷史和現(xiàn)實,并做出了可喜的嘗試。神宗趙頊久慕王安石,大膽起用他,很快使天地一新,一批年青的才俊高舉新法大旗,風(fēng)風(fēng)火火。此堪稱楊柳春風(fēng)時節(jié)!爾后,歷史進入哲宗時代,司馬光盡廢新法,朝廷進入黨爭,一片混亂,國家危在旦夕!改革是永遠的事業(yè)。改革者面對的除了千千萬萬的舊勢力,還有他們自己。戰(zhàn)勝自我,更為艱難。 作者簡介: 高有鵬,歷史學(xué)博士,上海交通大學(xué)文學(xué)人類學(xué)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人;中國藝術(shù)教育聯(lián)合會副主席,中國長篇歷史小說研究會常務(wù)副會長。主要著作有《中國民間文學(xué)通史》(一二三卷)、《中國廟會文化》、《神話傳說與民族記憶》、《大篆論語》(上、下)、《大篆道德經(jīng)》等,出版長篇歷史小說《袁世凱》(一二三卷)、《1916》等文學(xué)作品。 目錄: 《大宋風(fēng)月:王安石》第一章惺惺惜惺惺第二章太常博士第三章州橋夜語第四章北國的春天第五章穎王府第六章鋒芒第七章如歌的春潮第八章杯中的陽光第九章花雨前言中國十一世紀的宋朝,出現(xiàn)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大變革。當時的國家積貧積弱,豪強占據(jù)了天下大多數(shù)財富,普通民眾苦不堪言。王安石挺身而出,多次上書皇帝,倡言變革天下,卻屢屢受到冷落。終于,王安石迎來了改革的春天,胸懷遠大志向的青年皇帝趙頊大力支持改革,國家迅速繁榮起來,發(fā)生變化。王安石、包拯、歐陽修、司馬光、蘇軾等,一群燦爛的星辰在改革大潮中閃爍,譜寫出流傳千年的風(fēng)月之歌!改革是一場博弈,還是一場較量?歷史或許能夠回應(yīng)現(xiàn)實。在這部作品中,宏大敘事與細節(jié)描寫如水乳交融,具有交響樂的壯美,又有工筆畫的秀美。這是史詩的品格。其中的人物描寫形形色色皆現(xiàn)身于事件或生活之中,無一處閑筆。大大小小歷史人物成千上百,個性千差萬別,都是在細節(jié)描寫中具體展開。這里的描寫與再現(xiàn)方式形成詩書畫的完美結(jié)合。宋代的歷史特點就在于其揚文抑武,文化得到充分發(fā)展,形成中國文化歷史上的黃金時代。而作為歷史文化的再現(xiàn),無論是朝廷中的達官貴人,像歐陽修、王安石、蘇軾、蘇轍、文彥博、司馬光、曾鞏、呂惠卿、米芾等,一個個栩栩如生,如一曲一曲歌唱,娓娓動聽,盡情展示出歷史文化發(fā)展中的風(fēng)云變幻。其中,不同歷史人物的家族式或集團性人群的性格展示與描寫、生活再現(xiàn),將歷史文化生活與風(fēng)俗描寫融為一體,不斷推動情節(jié)與人物性格的發(fā)展變化,而且以生活細節(jié)制勝,或激情澎湃,或柳暗花明,令人如癡如醉。 雷達《一部震撼時代的歷史文化史詩》 高有鵬的敘述語言有一種莎士比亞化的詩意,如“春天是嬰兒的哭啼聲,每聲都激蕩著年輕的心——這是生命的宣言,它無拘無束!边@樣就給重質(zhì)的歷史小說的寫作增加了在這部作品中,宏大敘事與細節(jié)描寫如水乳交融,具有交響樂的壯美,又有工筆畫的秀美。這是史詩的品格。其中的人物描寫形形色色皆現(xiàn)身于事件或生活之中,無一處閑筆。大大小小歷史人物成千上百,個性千差萬別,都是在細節(jié)描寫中具體展開。這里的描寫與再現(xiàn)方式形成詩書畫的完美結(jié)合。宋代的歷史特點就在于其揚文抑武,文化得到充分發(fā)展,形成中國文化歷史上的黃金時代。而作為歷史文化的再現(xiàn),無論是朝廷中的達官貴人,像歐陽修、王安石、蘇軾、蘇轍、文彥博、司馬光、曾鞏、呂惠卿、米芾等,一個個栩栩如生,如一曲一曲歌唱,娓娓動聽,盡情展示出歷史文化發(fā)展中的風(fēng)云變幻。其中,不同歷史人物的家族式或集團性人群的性格展示與描寫、生活再現(xiàn),將歷史文化生活與風(fēng)俗描寫融為一體,不斷推動情節(jié)與人物性格的發(fā)展變化,而且以生活細節(jié)制勝,或激情澎湃,或柳暗花明,令人如癡如醉。雷達《一部震撼時代的歷史文化史詩》高有鵬的敘述語言有一種莎士比亞化的詩意,如“春天是嬰兒的哭啼聲,每聲都激蕩著年輕的心——這是生命的宣言,它無拘無束!边@樣就給重質(zhì)的歷史小說的寫作增加了一種輕盈而又細膩的特質(zhì)!岸赃是如潮的歌聲,一聲聲頌揚、贊美的話語,此時都化作退離堤岸的浪花遠去了。他的心岸上,燃起一堆堆篝火”,進入意識領(lǐng)域的語言總是能用恰當?shù)碾[喻表達。鄭鵬史靜《文化的史詩:大歷史與小歷史之間的應(yīng)答》文學(xué)性與歷史性的處理長期以來一直是困擾歷史小說的一大難題,高有鵬則通過詩意般的語言破除了這一困境,很好地將兩者融為一體。就語言來說,詩化的語言,精煉、生動、唯美、質(zhì)感,非常契合那個文風(fēng)熾盛、詩詞彌漫的時代,與那些很多本為大文人的主人公們相得益彰。文采飛揚、辭藻優(yōu)美,許多段落在讀的時候隱然有一種散文詩的美感,大量詩詞的穿插使用更是加劇了這一特色。趙長亮《一曲動人心魄的歷史文化交響曲》這部小說在思想藝術(shù)等諸多方面都有非常突出的表現(xiàn),但最為筆者看重的是,高有鵬在作品中對于“人學(xué)”的追求,應(yīng)該說,這部小說與很長一段時期以來的歷史小說存在著巨大差異,集中表現(xiàn)在,作者對歷史中的“人”的一種特殊的關(guān)注,即他在書中要塑造一些能稱得上“大寫的人”的新的歷史人物形象,告訴我們什么才是“真正中國的脊梁”。對此筆者以五“氣”來概括、命名,即“民氣”、“人氣”、“正氣”、“清氣”、“豪氣”。張先飛《歷史小說的“人學(xué)”追求》在異軍突起的當代歷史文學(xué)部落里,高有鵬是頗為引人注目的一位,這與他身兼學(xué)者與作家的雙重身份有關(guān)。他首先是著名的民俗學(xué)家和民間文學(xué)研究專家,一直以來,棲身于歷史悠久的著名大學(xué)學(xué)府中,潛心研究,著作等身;同時,又不同于一般埋頭書齋的學(xué)者,他目送歸鴻,手揮五弦,思接千載,逸興遄飛,沉潛歷史,相友古人,從事于大型歷史題材小說的創(chuàng)作。歷史小說不同于史傳的根本之處,即在于歷史小說必須向讀者呈現(xiàn)出富有深度、生動傳神的人物形象,這是衡量歷史小說藝術(shù)性高低的基本尺度。高有鵬歷史小說不但人物形象眾多,而且這些形象皆有其鮮活的性格特征,即使非常次要的人物形象,也能給讀者留下相當深刻的印象。由此,高有鵬不但寫活了北宋的歷史人物,而且也寫活了北宋中后期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宋代歷史小說的藝術(shù)性,在他手里,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劉濤《全景式再現(xiàn)北宋社會歷史的大型史詩》高有鵬小說的另一個重要追求是探索歷史的繁復(fù)性,它在形式上具有中國畫散點透視的特點——在微觀的層面上,它是聚焦的,帶有鮮明的寫實特征;就整幅畫面而言,它又是“寫意”的。在小說人物的塑造上,作家有意地在王安石、蘇軾、歐陽修、趙頊等人物之間進行視角轉(zhuǎn)換,形成了“眾星捧月、眾聲喧嘩”的復(fù)調(diào)效果。在王安石視角的敘事中,蘇軾等人被敘述為改革的阻礙者或反對者,而在蘇軾視角的故事中,王安石也褪盡了改革者完美的光芒,呈現(xiàn)出好大喜功的歷史面貌。作家正是在這種看似矛盾沖突的敘事中,悉心尋找歷史種種微妙的關(guān)節(jié),有效突破了某些傳統(tǒng)歷史小說敘事的偏執(zhí)。秦方奇《一幅具有中國氣派的歷史畫卷》一、惺惺惜惺惺 成群的飛雪涌向東京,挾裹得人透不過氣來。改元嘉祐之后,天公并未給大宋帶來幾多吉祥。春天官府修成了六塔河,引來了黃河水,可是就在當天晚上,六塔河就決了口,淹死了百姓無數(shù)。修六塔河的主事李仲昌被流放英州,但卻仍解不了天怨,平不了民憤;自五月起,京城中大雨不止,房倒屋塌無數(shù),街道上以筏渡人。這密密麻麻的雪花,合該是來討債的冤魂吧!包拯的眼窩又黑又青,狠狠地望著庭院內(nèi)漫天的飛雪,一滴冰涼的淚在臉頰掛了許久,他回了一下神,伸出袖籠狠狠地擦去,臉頰兒刮擦的生疼。聽群牧司的年輕人說,苦就苦吧,如今天下幾乎是家家有喪,眼看該過年了,衙門都要放假了,還是備上爆竹,備上燒酒,好好崩崩霉氣,洗一洗晦光,祈求個天下太平吧!包拯想想也就同意了。恰逢高府到群牧司來慰勞,送了一些家釀的美酒,順便讓群牧司上上下下熱鬧一番。包拯于是讓人多置辦一些爆竹,希望來年兒換個新氣象。群牧司的庭院內(nèi),雪地上鋪著厚厚的爆竹皮屑,紅紅綠綠地爍疼人眼。酒宴開始時,包拯默默地在地上倒下三杯酒,心中念叨:“天下百姓,那些尸骨遍野的人兒,這酒,就算祭奠你們吧!天下父老們,包拯請罪了!”他一邊著人把官妓要唱的詞曲詳細過目。仆從拿過來詞譜冊,他翻了又翻,大多是李煜的《玉樓春》、《虞美人》、《相見歡》之類的艷曲兒,遂猛抓起往地上摔去。好半天,他才意識到自己的失態(tài),回過神,換了語氣,溫和地對仆從說:“《玉樓春》!記住,不是李煜的‘晚妝初了明肌雪’,是錢惟演的‘城上風(fēng)光鶯語亂’。就要這個!”眾人不知包拯是何意,只知齊聲叫好。歌兒如煙,裊裊從樂曲中飛起: 城上風(fēng)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綠楊芳草幾時休,淚眼愁腸先已斷。 情懷漸覺成衰晚,鸞鏡朱顏驚暗換。昔年多病厭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淺。 王安石聽著,猛地瞪大了雙眼。他從歐陽修那里知道,明道年間,吳越國王錢俶之子錢惟演因劉太后故,罷相隱居,寫下這首詞。自此,錢惟演每餐必飲,每飲必醉,醉時即讓歌妓唱這“今日芳尊惟恐淺”,直唱得滿面兒都是熱淚。錢家后院的小閣中,有一位老婦,是錢亻叔寵愛的妾,聽到這首詞時,說錢惟演作的是一首挽歌,命當不久矣。果然,不出幾日,錢惟演就辭別了人間。包大人理應(yīng)知道這段往事,為何在這種場合,點下這樣不祥的詞曲呢?窗外的雪繼續(xù)飛舞著,五顏六色的爆竹皮屑又被埋在蒼白的雪被下。四周的樹木被雪裹著,如一根根幡棍。王安石明白了,這是包大人的良苦用心。今年百姓遭災(zāi)甚重,包大人是在祭奠那些四野風(fēng)雪中倒閉的冤魂們。他不覺向包拯投去溫暖的目光,而此時,包拯正面帶愁容,一邊用手輕拍著幾案,強裝出一副與人同樂的樣子。一曲終了,換上兩首詞,是梅堯臣的《蘇幕遮》和歐陽修的《少年游》。眾人以掌擊節(jié)相合,同聲唱著,唱到“落盡梨花春又了”一句,一個個在悠長的旋律中東倒西歪;待唱到“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座中有幾人唏噓不已。唱到《少年游》時,宴中氣氛改換了許多,座中才有了歡聲。這兩首詞是梅堯臣和歐陽修相和之作,春二月時,歐陽修自契丹還,曾上《論修河第三狀》,極力反對修六塔河。若當時若真是準了歐陽修的“狀”,六塔河恐怕也不會造成這么大的災(zāi)難,天下也不會有恁多冤魂了。歐陽大人,此刻,你該無恙否?王安石與人一同和著《少年游》的曲調(diào),一邊望著包拯。此時,包拯的臉色紅潤起來。他想,應(yīng)該是包拯在心中正惦念著歐陽永叔。王安石想起七月間,歐陽修因天降大雨,請立皇子,又請皇上重用包拯、張環(huán)、呂公著和王安石,想必包拯也知道歐陽大人的苦心。因為歐陽大人雖然作過《朋黨論》,倡言“君子以同道為朋”,但他從無私心,而是以國家為慮,秉公向朝廷推薦人才。慶歷新政時,歐陽修全力支持范仲淹;當御史中丞王拱辰發(fā)難新政,陷害范仲淹,沾沾自喜,稱“吾一舉網(wǎng),盡矣”時,是歐陽永叔大人憤而上書,為新政辯護。來到京師后,自己一直沒有見到歐陽大人。等一些時日,一定去看看他!澳贻p人,包拯敬爾等一杯!”包拯站立起,滿臉通紅,深情地望著這群年輕人,不時地催促他們把杯中的酒一氣兒喝干。他用誠懇而低沉的聲音說道:“喝,喝呀!弟兄們。這酒,這香泉美酒,是當今皇親,東京名門高家精心釀制的。好酒!喝足了時,你眼中便沒有云霧,你胸中便無塵埃。”繼而,他大聲喊著“干”,一杯又一杯與人碰著,打量著面前每一個年輕人,強壓住醉意,喊道:“來,吾與爾等干杯!”司馬光平時不勝酒力,他望了望身旁的王安石,急促而低聲說道:“介甫,包大人是吾儕最為敬重的人,此時一齊干了吧!闭f完,他咬著牙兒,猛地把酒杯推向口中,立刻嗆得臉膛又紅又紫,但他卻使勁兒咬住牙,不使自己失態(tài)。包拯打量著司馬光,知道這個年輕人前年曾上過《古文孝經(jīng)》,平時頗穩(wěn)重,便隨口夸他道:“真?zhèn)是一位厚道之人!蓖醢彩粍硬粍樱皇怯靡浑p明亮的眸子向包拯送去敬意。他早就聽說過這位包大人,和那許許多多驚人的傳說,敬慕之情油然而生。包拯來到他的身邊,拍拍他的肩膀,關(guān)切地問道:“年輕人,大家都喝了,如何只有你未曾動一下酒杯?”王安石打了禮,異常平靜地說:“在下一向不曾飲用過烈酒。請大人原諒!薄敖裉炀透牧艘(guī)矩!”包拯大聲笑道,若銅鐘“嗡嗡”響亮,他再三相勸。最后親手抬起酒杯,雙手端著,讓王安石一定要喝下!安,不能!”王安石迎著包拯頗帶慍怒的目光將酒杯接過來,重新放在桌上,再打了禮,低下頭,說道:“在下不曾壞了自己的信條。今日,不飲。”此時,宴席中所有的目光,都集中過來,刺得王安石渾身不自在。司馬光輕扯了下他的衣帶,示意他喝下;而他依然一動不動。包拯把這一切都看在眼中,輕輕拍了拍王安石的肩頭,笑著說道:“這樣好。小兄弟身體有恙,不能飲下,就不要飲。我年少時,也是這股子脾氣,任你把刀架在脖頸上,也不動,也不變。好!弟兄們,來日爾等成為國家之棟梁,就是要具有這樣一股犟脾氣兒!北娙她R聲兒贊同,唱著一聲聲諾。有人在座兒上高高舉起酒杯,倡議為包大人的健康干杯。包拯應(yīng)和著,一邊悄聲安排人兒給王安石捎信,希望能在合適的時候兩人會個面。司馬光看著包拯走遠了一些,緊抓住王安石的手頓了再頓,眼向周圍掃了掃,頗為不滿地說道:“看你,介甫,為何連包大人的面子都不給呢?”王安石望了望司馬光,誠懇地說道:“君實兄,介甫立志做一個真人。希仁[1]大人是不會怪罪的!彼抉R光心中不由得“哼”了一下。眾人仍在交杯換盞,一個個把酒杯高高舉起,喊著為大宋安寧干杯,為皇上英明干杯,為包大人健康干杯,等等。一聲聲兒充盈著溫馨和甜蜜的贊美,在歌聲中、在舞樂聲中、在群牧司同僚共同的和諧中飄起,化作絢麗多彩的花朵,一簇簇盡情盛放著。包拯掃視著眾人,眼光掃過王安石,他看到這個年輕人正孤零零地站立在那里。他暗自點了點頭。對于眼前這個年輕人,包拯曾有所耳聞其作為,知道這位年輕才俊酷愛讀書與思索,擁有過目不忘的本領(lǐng),是個好材料,寫過一篇文章叫《傷仲永》,得到過當代文壇領(lǐng)袖歐陽修的夸獎。包拯還知道,王安石是慶歷二年春天的進士,原應(yīng)是被點中狀元,卻以第四名及第。這年的進士,諸科及第、出身和同出身者,浩浩蕩蕩竟有八百三十九人。這群人中文章氣勢逼人的有這個王安石,還有王珪和韓絳他們。此后王安石卓爾不群,簽書淮南判官,任大理評事,做過鄞縣知縣和舒州通判[2],前些年被朝廷授以集賢校理,步人“三館”[3],卻四辭離京,后改授這群牧判官,是個一心想做實事的人物。如今,王安石,司馬光,吳充,韓維,這群年輕人,一個個氣宇軒昂,集結(jié)在我這養(yǎng)馬護馬的群牧司,真?zhèn)是巧!古有“群賢畢至”,今有群牧司。啊,我大宋王朝啊,你有如此眾多的青年才俊,合該又一個中興的時代就要來臨!群牧判官們高一聲低一聲兒的酒令,此刻在包拯的耳中都化作了千軍萬馬正仰天嘶鳴!他胸中一熱,抓起酒杯一飲而盡,眼前分外寬敞、明亮起來,渾身不覺熱氣騰騰地,有了些許醉意;实v以來,外有儂智高起反,酉夏與契丹不斷騷擾,內(nèi)有京師大疫,水旱連年,憂國憂民的忠良之人范仲淹逝去,實實在在是內(nèi)憂外患!自己有多少話兒想對人說,對人講,但是,滿朝的達官貴人們一個個搖頭晃腦兒,只知道唱贊歌、頌歌,沒一個人敢像范仲淹那樣講真話,做實事。這個王安石,看上去倒是塊兒好材料;再摸一摸,親手捏一捏他的身子骨,看他是否真硬朗。若是一塊硬石頭,不愁得來日為國家添一副好棟梁!大宋立國以來,修文偃武,休養(yǎng)生息,安內(nèi)攘外,頗有一番氣象。但是,為什么總不能讓人揚眉吐氣!朝中遠沒有了大唐詩歌中的金戈鐵馬,只是你一句東我一句西的爭爭吵吵,國家積貧積弱,沒有了蓬勃的朝氣。積重難反,唉!他不覺地長長嘆了口氣!耳旁歌聲如潮,一聲聲贊美、頌揚的話兒,都化作退離堤岸的浪花遠去。他的心岸上燃起一堆篝火,在這篝火中,一群年青的身影影影綽綽,依稀見得有范仲淹、富弼、杜衍,還有劉巽、蘇舜欽、刁約、王洙、王益柔、周廷雋、宋敏求他們,正對酒高歌。顯然,他們的熱血為治世的激情所點燃,一個個意氣風(fēng)發(fā),慷慨激昂。那個殿中丞、集賢校理王益柔正蘸著自己的慷慨和想往,蘸著澎湃的酒和淚,大聲兒唱著心曲《傲歌》: 醉臥北極遣帝扶,周公孔子驅(qū)為奴。 這心聲兒引起范仲淹他們的共鳴,和唱著把這用酒和淚煮沸的歌聲放飛滿天。慶歷的春天,因為這歌聲,陡然如春水沐浴,到處花開綻放。這群年青人兒如醉如狂,在花叢間飛舞著,盡情謳歌著他們的新政。但是,王拱辰、張方平、魚周詢、劉元瑜這一群臺諫,只一揮手,就那么輕輕地揮了揮手,這歌聲便戛然而止!臺諫們以為“希望沽激,深致其文”,稱此為“謗及時政”,“列章墻進,取必于君”。慶歷皇帝勃然大怒,罷了杜衍、富弼、范仲淹和韓琦他們。慶歷新政的春天,被灰蒙蒙的塵沙所掩,范仲淹他們一個個去了汾州、兗州、鄆州、揚州,天南地北,所有的花兒都敗落成為殘泥;更不用說那蘇舜欽、劉巽等人,被除名勒停,一個個落了職,全遭貶斥。慶歷新政曾轟轟烈烈,全都與王益柔醉唱的《傲歌》一起,成為了江河中的泥沙。王安石,來自臨川的王介甫,難道你是因為王益柔醉歌惹禍,才不飲半點酒嗎?于是,包拯不禁轉(zhuǎn)過目光,認真打量起王安石來。此時此刻,王安石也正向包拯這邊張望,那眼神充滿篝火火苗般的熱烈,亦如春天原野間一片明媚的坦誠。兩人對視著,點了點頭!皝!弟兄們,既然要喝得高興,就要唱酒歌!要喝個痛快,吾儕來唱起酒歌!”一位滿臉胡須的同僚大聲喊道。一邊撩起衣襟,將一只腳踏在坐墩兒上;立刻有數(shù)人同聲應(yīng)了,大聲喊道:“喝!”這喝喊聲兒震得包拯和王安石的耳朵眼癢癢的,充滿激動、愉悅,也充滿恐惶。包拯的耳邊,猛地泛起了“醉臥北極遣帝扶,周公孔子驅(qū)為奴”的歌聲,他不禁打了個寒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