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田說:初學者的無知在于未學,而學者的無知在于學后。第一種無知是連字母都沒有學過,當然是無法進行閱讀的,第二種的無知卻是讀錯了很多書,被稱為無知的閱讀者。 我們想要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和信息,成為一個高效的閱讀者,那么我們首先應該學會的是如何去閱讀,一個主動的閱讀者才會是一個好的閱讀者,下面我們介紹6本關于如何閱讀的書,從淺入深提升我們的閱讀能力。 1、《越讀者》 作者:郝明義 之所以把這本書放在第一位是因為讀這本書就像郝明義先生在44歲時讀到《如何閱讀一本書》時的感受一樣,讀了這么多書才發(fā)現(xiàn),原來讀書是這樣子讀的,都是有章法的。 在《越讀者》中,作者把閱讀比作飲食,這個比喻實在是太棒了,想一想我們每天一日三餐,首先不用任何人提醒我們就知道要吃飯;其次,不需要誰的指引,我們就知道要葷素搭配,營養(yǎng)均衡。閱讀是精神的食糧,飲食是身體的食糧,用飲食來比喻閱讀真的有一種恍然開闊之感。 第一種:主食,生存需求的閱讀,像工作、生活、生理、心理方面的書籍幫助我們直接解決問題; 第二種:美食,思想需求的閱讀,像哲學一類的書籍幫助我們探索生命的意義; 第三種:蔬菜水果,工具需求的閱讀,像各種字典一類的幫助我們查閱在閱讀過程不明白的字或詞的意思; 第四種:甜食,休閑需求的閱讀,像小說之類的單純就是休閑和娛樂。 這樣的分類一下子就可以看出自己平時的閱讀是偏向哪一類的,是否有偏食的現(xiàn)象,當然,自己認為的主食對別人不一定就是主食,也可能是美食或者甜點呢,所以要根據(jù)自己的閱讀需求進行分類,并且要營養(yǎng)均衡。 通過這個分類方法我們可以列出屬于自己的定制化書單,就像菜譜一樣的。 2、《如何高效讀懂一本書》 作者:秋葉 秋葉老師的這本書重點在高效和讀懂一本書,在這本書中秋葉老師不僅幫我們梳理了閱讀中常見誤區(qū)的應對方法,而且總結了閱讀的十大方法,比如對于培養(yǎng)思考框架的“通讀法”,做主題閱讀的“樹讀法”,針對閱讀難度大的“圖讀法”、閱讀暢銷書的“煉讀法”等十種閱讀方法。 更重要的是理論結合實踐帶著我們學習如何通過讀書來建立世界觀以及工作和生活的方法論,也就是如何通過讀書來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書中列出了大量的拆書案例,手把手的教我們如何通過拆書把知識拆為己用,歸納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之中。 此外,秋葉老師還是一個時間管理達人,在日程那么繁忙的情況下,還能一年讀100多本書,寫了很多很好的書評,所以在書的最后秋葉老師介紹了他的高效時間管理方法可以借鑒。 3、《高效能閱讀》 作者:原尻淳一 作者原尻淳一通讀了100多本關于閱讀方法的書,總結出了89個閱讀技巧,從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閱讀方法技巧的學習以及知識的實踐轉化,可謂是從初級到中級再到高級,層層遞進,任何一個越讀者都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讀書水平選擇適合的方法進行實踐。 89個閱讀技巧可以歸納為三大類,在培養(yǎng)閱讀興趣方面,需要內在的求知欲加上外部的閱讀環(huán)境來養(yǎng)成閱讀的體質;在快速閱讀方面則提出了速讀的關鍵在于關鍵詞的挖掘和假說驗證;在知識的實踐應用方面介紹了水平型閱讀和垂直型閱讀相結合讓知識更加的立體化。 4、《實用性閱讀指南》 作者:大巖俊之 讀了很多書,也吸收了知識,但是卻沒有任何成效,那就跟聽過很多道理卻過不好這一生是同樣的道理。那么我們如何才能夠把讀過的書轉化成實際的能力來改變自己呢? 《實用性閱讀指南》的作者大巖俊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在剛開始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秉持著“成功人士皆為讀書家”,從不愛讀書到一年閱讀300多本書,并且通過讀書設定行動目標,不斷的深耕,最終實現(xiàn)了成為一名研討會講師的夢想。 因此這本書并不單單告訴我們如何通過閱讀積累知識的,還告訴我們如何把知識轉化為行動來實現(xiàn)目標。 所以在本書中作者提出了針對商務類書籍來說,要尋找到書中20%重點知識來提升閱讀效率,并且通過讀書筆記和思維導圖的方法來加深知識的記憶,最后通過“如何實現(xiàn)研討會講師的例子”,來指導我們如何把讀到的知識轉化為改變人生的能力。 5、《快速閱讀術》 作者:印南敦史 作者印南敦史曾經(jīng)是一個一頁書要讀5分鐘的慢讀者,但是現(xiàn)在他一年的閱讀量是700本,而且已經(jīng)堅持10年了,此外他還是一個書評人,需要為多家網(wǎng)站撰稿,每月要寫近60本的書評。 在《快速閱讀術》這本書中作者并沒有介紹任何的快速眼動之類的速讀技巧,而只是改變了閱讀的理念,如“流水式閱讀”像聽音樂一樣讀書更能體會讀書的樂趣、“呼吸式閱讀”以呼吸來比喻閱讀和寫作,不僅要有輸入還要有輸出等。 閱讀理念的轉變不僅提升了閱讀的效率,而且讓閱讀變成了一件更加有趣的事情。 6、《如何閱讀一本書》 作者:莫提默·J. 艾德勒/查爾斯·范多倫 講到如何閱讀,這本是講閱讀方法的經(jīng)典之作,是不可不讀的一本書,只是剛開始就讀這一本,內容可能會顯得枯燥甚至會讀不下去。 不過就像本書的譯者郝明義先生所說的,雖然在出版行業(yè)二十多年了才遇到這本書有點遺憾,但也正是這二十多年在閱讀方面的摸索才能深深體會這本書的價值來,所以這是一本閱讀方法的指南,遇到困惑的時候就可以翻來看看。 在本書中,作者把閱讀分為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四個層次,高層包含著底層,層層遞進。 基礎閱讀這一層基本上是我們小學畢業(yè)就可以達到的,能夠閱讀任何讀物; 檢視閱讀通過略讀和粗淺的讀以此來快速了解一本的框架,并確定是否要花時間繼續(xù)閱讀下去; 分析閱讀則需要了解整本書在說什么,尋找到這本書的主題,且能夠詮釋一本書的內容,最后要能客觀的評論一本書; 最后一層則是比較復雜且系統(tǒng)的主題閱讀,要能夠提出問題,然后通過不同的書尋找與主題相關的篇章來解答,最后不僅明確了答案還能夠知道依據(jù)是什么,這才算是真正解決問題。 此外本書中還介紹了各種書籍的閱讀方法,像實用類的書籍、故事類的、戲劇類的、歷史類的等,在我們閱讀相關類別書籍的時候也可以借鑒。 好了,以上六本書中既介紹了如何像均衡飲食一樣閱讀書籍、如何通過讀書來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針對各種書籍應該采用哪種閱讀方法,以及如何把讀到的知識轉化為行動來解決各種問題,也算是針對閱讀中所遇到的困惑的一次梳理。 磨刀不誤砍柴工,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達,我們每天需要閱讀的信息也在日益增長,高效的閱讀能力不僅能夠提升我們獲取知識和信息的能力,還能幫我們節(jié)省大量的時間去做其他感興趣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