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些人來說,斯大林借助秘密警察的恐怖統(tǒng)治是偽社會主義,而毛澤東體現(xiàn)了正宗的社會主義。 在某些地方,他成為一個脫離真實歷史的神話,人們在他身上寄托了對社會正義的期望。 ——法國漢學家阿蘭·魯林 國外毛澤東研究譯叢(典藏本)目前已出版十二本,插圖本中的《毛澤東:雄關漫道》、《再思毛澤東》即將面世,其余均已出版。 1.毛澤東:雄關漫道 [法]阿蘭·魯林 1966年7月8日,毛澤東寫信給他的妻子江青:“在我身上有些虎氣,是為主,也有些猴氣,是為次。”老虎是“山中之王”,擁有絕對的權力,雄武勇猛,力破萬難;猴子則靈敏多變,能屈能伸,弄險有方。 在本書中,法國漢學家魯林教授以一個西方學者的認識視角和話語體系,查考了大量從未出版的資料,擺脫了簡單的臉譜化模式,并以審慎的態(tài)度,按照時間順序,為我們勾勒出一幅富有遠見、醉心詩詞、個性復雜的毛澤東的畫像。 著名漢學家畢仰高曾如此評價這部資料翔實的毛澤東傳記:“不僅細致,而且可信、精確、公正。” 2.再思毛澤東 [澳]尼克·奈特 這本書為研究毛澤東——這位1976年辭世的中國革命開拓者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人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 通過收集一些新近發(fā)現(xiàn)的由毛澤東執(zhí)筆的著作,尼克·奈特重新審視了毛澤東思想里一些具有爭議性的內容,并對毛澤東進行了“再思”。這本書系統(tǒng)且全面地分析了毛澤東關于農民階級和工人階級在中國革命中所起作用的觀點,闡釋了毛澤東使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國情相結合的理論嘗試,以及他對中國社會主義道路的理解。 該書還對許多固有的關于毛澤東及其思想的評述提出了挑戰(zhàn)。這本著作對研究中國歷史與政治,以及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進程的學者和學生來說頗具吸引力。 3.中國的共產主義與毛澤東的崛起 [美]本杰明·I·史華慈 本書獨辟蹊徑,從相關的學術框架和內部政治關系方面考察了一個特定時期的中國共產主義運動以及重要人物的歷史。 作者以一個西方人獨特的思維視角,引用了大量的史實以及各方面的相關資料,把握與洞悉中國共產主義發(fā)展的規(guī)律與脈絡,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本書是國外研究毛澤東與中國共產主義發(fā)展的一部優(yōu)秀著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彌補國內相關研究的不足。 4.馬克思主義、毛澤東主義與烏托邦主義 [美]莫里斯·邁斯納 作者以雄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力,試圖全方位地恢復馬克思著作中被扭曲的所謂“烏托邦主義”的深刻內涵。 他認為:如果失去了以追求未知世界為特征的“烏托邦主義”,那么,實際上就意味著人類減低或放棄自身的創(chuàng)造能力;之所以說毛澤東是一位馬克思主義者,是由于他充分保持了“烏托邦主義”的沖動,同時又根據(jù)中國國情,把馬克思主義與“民眾主義”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毛澤東思想理論體系。 5.毛澤東的思想 [美]斯圖爾特·R·施拉姆 施拉姆最具代表性的成熟之作。 作者依據(jù)多年潛心研究的心得,汲取消化新的文獻史料和觀念,并以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作為參照系,著重從思想理論方面對毛澤東一生的思想歷程進行了較為深入的考察。 作者認為,現(xiàn)代中國歷史離開毛澤東及其思想的作用是不可思議的,毛澤東畢生為之奮斗的理論目標就是堅持從中國的實際出發(fā),總結實踐經驗,豐富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這既是毛澤東理論活動的基本軌跡,也是把握其思想的主要線索。 6.從革命到政治:長征與毛澤東的崛起 楊炳章 本書以20世紀30年代紅軍長征為中心題材,討論中國革命與中國政治的相互關系。出版后在西方漢學界產生了巨大的反響,被公認是研究長征和毛澤東革命思想的權威之作。 作者應用了大量國內外文獻檔案和當事人自述資料,澄清了若干史實疑難問題,同時采取一套新型的理論模式,從“革命理想”到“政治現(xiàn)實”,即用中國共產主義革命逐步政治化的過程,來解釋中共政治策略和權力結構的演變。 這一轉變與毛澤東領袖地位的確立同步發(fā)生,正是此種轉變提供了主觀精神的力量,并與外部因素相結合,使共產黨人獲得了最終的勝利。 下一頁更精彩:書單:國外毛澤東研究——另一重視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