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是什么感覺?就像獨自站在曠野中呼喊,卻無人回應(yīng)。但好在有這5本書,小編每次孤獨的時候翻開它們,都能感受到最深刻的撫慰。 1、《一句頂一萬句》作者:劉震云 這本書,絕對每個中國人都能感同身受,它講的就是“中國式孤獨”。 “中國式孤獨”用一句話來描述就是,在看似熱鬧的人情社會中,卻難找到一個能“說得上話”的人。 作者劉震云在書里塑造了多達上百號人物,甭管是高高在上的縣長、鎮(zhèn)長,還是殺豬的、剃頭的、賣豆腐的等尋常百姓,每個人的日子,表面上都過得很熱鬧,心底卻都無比孤獨。 他們企圖靠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填滿這種空虛和孤獨,卻始終找不到一個能“說得上話”的人。 這是劉震云拿下茅盾文學(xué)獎的作 品,他簡直像個人精一樣把我們交流中欲言又止、詞不達意的時刻都摸透了,用最淳樸的語言化為最有力的利刃,剖開“中國式孤獨”的本質(zhì)。 聽小編的,去讀! 2、《過于喧囂的孤獨》作者:博胡米爾.赫拉巴爾 這是一本極其偉大的作品。他為文學(xué)史上貢獻了一個非常經(jīng)典的形象:用讀書對抗孤獨的老人。 這個老人名叫漢嘉,他是一個在廢紙回收站工作了35年的打包工。他沒什么朋友,沒什么親人,甚至沒有家庭。 他窮困潦倒,滿身臟污,35年來都棲身在那間黑暗矮小的地下室里,在一張張廢紙里尋找著能看的書。 在外人眼里,他孤獨的可怕,卻看不到在他的精神世界里,加繆、老子、黑格爾都是他的朋友! 在小小的地下室里,他看到了一個廣袤的外部世界。他也從不渴望走出去,因為他從未孤獨。 這是一種震懾人心的獨處力。這本書是作者赫拉巴爾的真實經(jīng)歷,他曾說,“我為了寫它而活著,甚至為了寫它而延遲了自己的死亡!” 也是這本書讓小編看到,追逐靈魂的豐盈,遠比追逐一個看似熱鬧的人生重要。 3、《城堡》作者:卡夫卡 這本書全文幾乎不提“孤獨”,卻把普通人追逐理想時,心底的孤獨感寫得深入骨髓。 主人公K是一個土地測量員,他信心滿滿地按照當局的指示去城堡上任?沙潜ぶ車拇迕駞s對他充滿敵意,守衛(wèi)也把他攔在外面。夢中的城堡近在咫尺,孤立無援的K卻怎么也進不去。 這是卡夫卡生前的最后一部小說,很多人都說在這本書里看見了自己的影子。一直進不去城堡的K,像極了每個在理想和現(xiàn)實之間掙扎的你我。 追逐理想,意味著走向孤獨,尋求自我存在價值。妥協(xié)現(xiàn)實,意味著融入人群,擁有更穩(wěn)定的生活。 而卡夫卡的高明之處就在于,他用這么一個簡單的故事,就刻畫出了當代人共有的精神困境,并指引著你去尋找內(nèi)心最真實的答案。 4、《十一種孤獨》作者:理查德·耶茨 這是一本真實到可怕的短篇小說集。十一個故事,訴說了十一種不同的孤獨,總有一種孤獨你曾深切體會過。 被同學(xué)排斥在外的轉(zhuǎn)校生,做盡各種荒唐事,依舊沒有被接納;出租車司機雇人把自己的故事寫成小說,用別人的想象力來豐富自己的生活;……他們身上,都有我們?nèi)松哪硞片段。 這本書的作者是理查德·耶茨,《紐約時報》稱他為“被遺忘的美國最優(yōu)秀的作家”。 出生于大蕭條時代,有過一段短暫的婚姻,晚年纏綿于病榻,獨自等待死亡。 小編看完他的生平,始終不敢相信,世界上竟真的有這么孤獨的人。 但他似乎從未借寫作,來給自己虛構(gòu)一個熱鬧美滿的世界以慰孤獨,反而用冷酷到觸目驚心的筆觸,來揭露孤獨的真相。 小編讀完這本書才真正明白,書寫孤獨,正是這位偉大的作家和孤獨對抗的方式。 5、《局外人》作者:阿爾貝·加繆 在對孤獨的思考上,沒有人比加繆走得更遠。所以小編最后給你們推薦加繆的代表作。 主人公默爾索一生與世俗格格不入,活得像個局外人。 母親死了,他無動于衷;上司給他加薪,他斷然拒絕;鄰居要跟他交朋友,他漠然無視。 他失手殺人,只要跟上帝懺悔就能免于死刑,他卻說,“我不信上帝”。 在作者加繆眼中,這世界看起來似乎井井有條、義正詞嚴,可其中始終透露著一種虛偽、冷漠、無意義的荒謬感。 而走向孤獨、不參與世俗,就意味著走向自我,堅守對自我的真誠。 這也是生命中唯一值得堅守的東西,否則人生就成了一場與自己無關(guān)的虛偽表演。 所以后來文學(xué)史上有了默爾索,他正代表著,加繆關(guān)于孤獨最終極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