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單有很多種,新華書店的書單,萬圣書園的書單,張老師的書單,作家王二的書單,好書單,爛書單,歷史書單,文學書單……2014年1月7日,鳳凰網(wǎng)邀請了二十一位年度好書評委,從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中國所出版的超過三十萬種圖書中,挑選出十本,推出了”鳳凰好書榜”。 1. 閻連科長篇小說:《炸裂志》 《炸裂志》講述了“炸裂”這個耙耬山脈深處一個村莊的三十年。閻連科以神實主義的寫作手法,荒誕、夸張地呈現(xiàn)了一個百人鄉(xiāng)村走向超級大都市的變遷,將經(jīng)濟發(fā)展中走向富裕的狂野欲望,撕心裂肺的兩性博弈,家族的仇恨,歷經(jīng)滄桑依舊溫暖的無功利的堅持,融合在了一起。是一部鄉(xiāng)村志,也是一部精神史和心靈史。 2. 沈浩波詩集:《命令我沉默:沈浩波1998-2012年詩歌選》 沈浩波所著的《命令我沉默》講述他觀察、感受、書寫著那些在他周圍的事物;他審視、挖掘著自己的靈魂;他用敏銳的觸覺探知著生命深處最隱秘的真相;《命令我沉默》中他顯得咄咄逼人,不留余地;他的傲慢讓眼中充滿嘲諷和厭倦――他有多少嘲諷和厭倦,就有多少愛和溫柔;他自覺規(guī)避了種種喧囂,用不間斷的寫作,使沸騰的語雷結晶;他不單是在表達一種姿態(tài),還試圖去抵達神性的所在,他說“我的身體里有天空被雷電劈死前的記憶”;他讓悲憫和尖銳相互對抗,在他的詩歌中你能感受到世界的殘酷、深刻、美好和無限;他輕浮、油滑、世故――不!他從不輕浮、油滑、世故。 3.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長篇小說:《愛達與愛欲》 《愛達或愛欲:一部家族紀事》為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的巔峰之作,創(chuàng)作于納博科夫晚年,是他所有作品中篇幅最長、他自己最為鐘愛的小說。甫出版便登上美國當年的暢銷書榜,產(chǎn)生了與《洛麗塔》比肩的轟動效應,書中的語言、結構、人物、道德內容曾引發(fā)廣泛爭議。小說流溢出五光十色的神秘氣息,集狂熱的激情與狡黠的轉折組合于一體,以輕快靈動的文字,狂野而錯雜的情節(jié)與文風,詳盡卻不時作著惡作劇般扭曲的描述,展現(xiàn)出納博科夫在處理單個場景上出神入化的天賦,又從整體上散發(fā)著童話般的魅力。 4. 木心文學筆記:《文學回憶錄》 文學是可愛的。生活是好玩的。藝術是要有所犧牲的。八十年代末,木心客居紐約時期,亦自他恢復寫作、持續(xù)出書以來,紐約地面的大陸和臺灣同行在異國謀飯之中,居然促成木心開講“世界文學史”,忽忽長達五年的一場“文學的遠征”——從1989年1月15日開課,到1994年1月9日最后一課,每位聽課人輪流提供自家客廳,在座者有畫家、舞蹈家、史家、雕刻家等等。這也是木心留給世界的禮物,文學的福音書。 5. 王鼎鈞”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昨天的云》、《關山奪路》、《怒目少年》、《文學江湖》) 多少人都寫自傳,因為人最關心他自己;可是大部分讀者并不愛看別人的自傳,因為讀者最關心的也是他自己。王鼎鈞先生的回憶錄不是寫自己,而是借自己的受想行識,反映一代眾生的存在。他希望讀者由此能了解、能關心那個時代,因為那是中國人最重要的集體經(jīng)驗。用等待一輩子的自由,寫盡20世紀中國人的因果糾結、生死流轉。 6. 陸鍵東傳記作品:《陳寅恪的最后20年》 《陳寅恪的最后20年》為陳寅恪先生后半生(1949-1969年)的傳記。本書根據(jù)大量檔案文獻和第一手的采訪資料,詳盡描繪了陳寅恪生命最后二十年的坎坷經(jīng)歷,披露了許多鮮為人知的史實。本書為讀者打開了一段塵封的歷史,從陳寅恪的生存狀態(tài)和人際交往入手,探索了他的內心世界,并以此分析、詮釋了陳寅恪晚年作品的內涵,提出了不少頗有說服力的見解。 7. 傅高義傳記作品:《鄧小平時代》 鄧小平深刻影響了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的走向,也改變了每一當代中國人的命運。解讀鄧小平的政治生涯及其行為邏輯,就是解讀當代中國,解讀個人命運背后的歷史變局。 哈佛大學傅高義教授傾十年心力完成的權威巨著《鄧小平時代》,是對鄧小平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中國驚險崎嶇的改革開放之路的全景式描述。作者對鄧小平個人性格及執(zhí)政風格進行了深層分析,并對中國改革開放史進行了完整而獨到的闡釋。書中涵蓋豐富的中外檔案資料和研究成果,以及為數(shù)眾多的作者獨家訪談。對中美建交、華國鋒歷史評估、改革開放的幕后曲折、鄧小平和諸多當時關鍵人物之關系、香港問題、鄧小平南巡等重大議題均有詳述及剖析。本書既具學院研究的嚴謹專精,又對中國現(xiàn)實政治與事理人情有透徹把握,被譽為鄧小平研究“紀念碑式”的著作。 8. 安妮·阿普爾鮑姆紀實作品:《古拉格:一部歷史》 在這部受到普遍稱贊的權威性著作中,安妮·阿普爾鮑姆第一次對古拉格——一個大批關押了成百上千萬政治犯和刑事犯的集中營——進行了完全紀實性的描述,從它在俄國革命中的起源,到斯大林治下的擴張,再到公開性時代的瓦解。阿普爾鮑姆深刻地再現(xiàn)了勞改營生活的本質并且將其與蘇聯(lián)的宏觀歷史聯(lián)系起來。 9. 梁鴻紀實作品:《出梁莊記》 梁莊的打工者在城市打工時間最長的有超過30年,最短的才剛剛踏上漂泊之程!冻隽呵f記》主要人物有51位,51位中,外出務工時間長達20年以上的有26個,外出務工時間10年以上的有15個,平均外出打工時間為16.7年。 然而,他們進入了中國的哪些城市?做什么樣的工作?如何流轉?他們與城市以什么樣的關系存在?他們怎樣思考梁莊,是否想回去?怎樣思考所在的城市?怎樣思考自己的生活?他們的歷史形象,他們的身份,是如何被規(guī)定,被約束,并最終被塑造出來的? 中國有近2.5億農民和梁莊打工者一樣,他們是中國特色農民,長期遠離土地,長期寄居城市,他們對故鄉(xiāng)已經(jīng)陌生,對城市未曾熟悉。然而,他們構成完整的農村與城市,構成完整的中國。他們是一個共同體的存在樣態(tài),我們是如何思考并以什么樣的姿態(tài)參與了他們的生態(tài)發(fā)展? 10. 秦暉政治論文集:《共同的底線》 本書的宗旨是從“主義”、“文化”與“部門”的分析中,結合我們特定的“問題”來論證持守底線的意義。 “共同的底線”并不是調和折中。雖然我并不反對調和折中,正如我既不反對自由主義也不反對社會民主主義一樣。也許將來在自由主義與社會民主主義之爭成為真問題時,我會持某種有原則合邏輯的折中態(tài)度,但是現(xiàn)在,我們需要持守底線。 除以上作品外,鳳凰網(wǎng)也發(fā)布了2013年度好書提名書: 賈平凹《帶燈》金宇澄《繁花》歐陽江河《如此博學的饑餓 歐陽江河集 1983-2012》沈博愛《蹉跎坡舊事》陳冠中《我這一代香港人》劉瑜《觀念的水位》喬治·維加埃羅《身體的歷史》陳徒手《故國人民有所思》唐寶林《陳獨秀全傳》吳稼祥《公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