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十六歲后直到生命最后一息,蘭波似乎始終處于一種躁動不安、焦灼求索的狀態(tài)。他為什么放棄寫傳統(tǒng)形式的詩作,轉而致力于散文詩?這顯然與波特萊爾發(fā)表著名的散文詩之后,巴黎詩風的變化有關。 蘭波認為,詩人必須成為“通靈者”、“無比崇高的博學的科學家”,“通過長期、廣泛和經(jīng)過推理思考的過程,打亂所有的感覺意識”,通過所謂“言語的煉金術”,尋求一種“綜合了芳香、音響、色彩,概括一切,可以把思想與思想連結起來,又引出思想”、“使心靈與心靈呼應相通”的語言,以求達到“不可知”。 這“不可知”并非某種形而上的客體,有時與他詩中所說的未來的“社會之愛”有關,又或者是某種理想。以上種種,可以說就是蘭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