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格一家五口生活在美國芝加哥貧民區(qū),楊格夫人即將獲得一筆已逝丈夫的保險金。對于楊格一家來說,這難得的一萬美金為他們單調(diào)的生活帶來了不一樣的色彩。楊格夫人希望借此機會為家人購置一棟花園房,兒子沃特希望拿這筆錢來和朋友投資開酒館,女兒貝妮莎要指著這筆錢念醫(yī)學院,實現(xiàn)自己的醫(yī)生夢。經(jīng)過矛盾和多方的考慮,楊格夫人最終拿出一部分準備為貝妮莎付學費,一部分付了房子的定金,剩下的都交由沃特用來做生意,但命運并沒有就此眷顧這個飽受壓迫的黑人家庭,就在搬家這天,沃特得知朋友卷走了自己的錢,并且消失了,而這筆錢里包括了貝妮莎的學費。這一次,楊格一家究竟會作何反應?他們又能否順利渡過難關,和睦如初呢?總而言之,這是一部飽含著美國夢,洋溢著黑人生活氣息的劇作,其樸實而真摯的對白描繪了人與人之間彌足珍貴的情感。 《陽光下的葡萄干》是洛琳·漢斯伯里的首部戲劇作品,也是最具重要意義的一部作品,劇名取自蘭斯頓·休斯(Langston Hughes)的詩《哈萊姆(一個延期的夢)》(Harlem (A Dream Deferred))。作者以反黑人歧視運動為背景,將懷揣著夢想定居美國的黑人楊格一家比作了在殘酷的日光下曝曬的葡萄干,描述了他們在種族歧視的社會漩渦中相互扶持、堅守夢想的故事。 洛琳·漢斯伯里(Lorraine Hansberry,1930-1965)生于芝加哥,非裔美國人,在家里四個孩子中年紀最小。盡管她的父母很富裕,但是根據(jù)芝加哥的法律,他們一家只能被迫住在南區(qū)的貧民區(qū)。 1953年,她與劇作家羅伯特·涅米洛夫(Robert Nemiroff)喜結連理,婚后,她便開始全職創(chuàng)作戲劇。《陽光下的葡萄干》是她完成的第一部作品,并靠著她朋友籌集的資金于1959年在百老匯上演。該劇由當時還鮮為人知的西德尼·波蒂埃(Sidney Poitier)飾演沃特·李·楊格,立刻大獲成功。漢斯伯里由此成為第一位榮獲紐約戲劇評論家協(xié)會獎(New York Drama Critics Circle Award)的黑人劇作家,鑒于她的性別和種族,這是美國戲劇界里程碑式的成就。 20世紀60年代初,漢斯伯里開始借助自己作為一名成功劇作家的聲望來擁護民權運動,為此創(chuàng)作了影像集《民權運動:記錄爭取平等的歷程》(The Movement: Documentary of a Struggle for Equality,1964年),意在支持學生非暴力協(xié)調(diào)委員會(Student Nonviolent Coordinating Committee,SNCC)。由于罹患癌癥,她另外只完成了一部長篇劇作——《西德尼·布魯斯坦窗上的標幟》(The Sign in Sidney Brustein's Window),該劇于1964年上演,三個月后,漢斯伯里便不幸離世。1972年,涅米羅夫為她編纂了一部短劇集——《那些黑人:洛琳·漢斯伯里最新戲劇集》(Les Blancs: The Collected Last Plays of Lorraine Hansberry),并制作了一部音樂劇版的《陽光下的葡萄干》,榮獲托尼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