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隨講文心雕龍/顧隨講義系列叢書》編著者耿文輝。 《顧隨講文心雕龍/顧隨講義系列叢書》是一部非常重要的中國(古典)文學創(chuàng)作理論的名著,內容所涉,十分繁富,項目之多夥,問題之復雜,探討起來,極不容易。那么,要在如此簡短的一篇講稿中向一般同學來評介它,應當把重點放在什么地方呢?我們可以看到:顧先生著重指出的,首先是劉勰撰作此書的用意和目的,顧先生在講這一點時,也指出了劉勰的嚴肅的探研、撰述的態(tài)度,敢于批評的精神,和善于思考分析的能力。這是我們研讀《文心雕龍》時所最應著眼的要義。 《文心雕龍》五十篇,顧隨先生選講了其中的《神思》《風骨》《镕裁》《夸飾》《物色》諸篇,皆屬創(chuàng)作論范疇。此外,還包括對《總術》一篇的注釋。講義中還有顧隨先生《劉勰及其〈文心雕龍〉評介》和《論藝術夸張》兩篇論文。而《評介》一文的手稿尚在且完整無缺,于讀者實乃“幸甚至哉”。 該書接近講稿性質,對象是青年學子。所以,寫得平易通俗,要言不煩,深入淺出,這一點無俟多贅。可以看出,先生在這種文稿中自然也要略涉一些有關的基本知識,但那是為了便于說明要說的問題,并不是目的、本身。對可由其他辦法獲得的知識性材料的羅列、灌輸,“照本宣科”,并不是(從來也不曾是)先生的用意所在,他更為注意的總是如何幫助學生提高見解的水平。 顧先生為文的精義,首先是誘導學子在治學時要透過現(xiàn)象認清事情的實質,在此已略可窺見一斑。 先生此文結束處所提出的問題——即劉勰所運用的這種文體的價值意義以及他對這一文體的造詣成就,是一個極有見地的問題,先生要我們“不可以輕輕放過”,語重心長,深可感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