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跟著大師讀經(jīng)典


作者:鄭培凱     整理日期:2014-08-16 02:01:52

《茶經(jīng)》是中國乃至世界現(xiàn)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由中國茶道的奠基人陸羽所著。此書是一部關于茶葉生產(chǎn)的歷史、源流、現(xiàn)狀、生產(chǎn)技術(shù)以及飲茶技藝,茶道原理的綜合性論著,是一部劃時代的茶學專著!恫杞(jīng)》,分為三篇(即上、中、下三卷)十章,而十章中的其中五章是關于茶業(yè)的宏觀記述。
  導讀者鄭培凱教授認為陸羽的《茶經(jīng)》占有非常獨特的地位,是最重要的茶文化經(jīng)典。鄭教授從神農(nóng)的傳說開始談起,再對照《茶經(jīng)》的內(nèi)容并旁征博引各種考古和古籍資料,細述歷代茶人在制茶、泡茶、喝茶、茶儀的演變。從審美觀照的角度來看,鄭教授認為《茶經(jīng)》有四個方面值得注意:一、審美感覺的整體性與統(tǒng)一性,具體講的是茶碗,由此延伸到其他茶具、茶儀、飲茶環(huán)境;二、擇水與用火,講究“活水”與“活火”;三、本色,強調(diào)茶有本色,茶有真香,不假外求;四、“茶性儉”,講求質(zhì)樸,強調(diào)儉樸之美,發(fā)展出簡約哲學,把形而下的飲茶行為提升到形而上的精神境界。此后的茶道演變,無論是宋代宮廷與士大夫的點茶斗茶,寺院茶儀的持修空靈,明清文人的清雅茶聚,日本茶會的和敬清寂,都因陸羽的開示,而得以開創(chuàng)自成體系的飲茶天地。
  《沉思錄》是由古羅馬的哲學皇帝馬可.奧理略(121-180年)所著,共十二卷,是一個皇帝與自己內(nèi)心對話的札記,后世則視此書為斯多噶學派的代表作。《沉思錄》書名是由后人所取,因為奧理略并沒有想過要出版這本作品,這本書是留待自己用的──是一個人發(fā)自內(nèi)心的說話跟懺悔、發(fā)自內(nèi)心的一種靈性的反思。這本書的導讀者梁文道認為,在奧理略做皇帝的經(jīng)驗里,歷經(jīng)戰(zhàn)亂、災難和帝國的衰落,使他不得不更依賴哲學,來把握住自己。
  從這本書,我們可以理解奧理略節(jié)欲的思想、過樸實的生活,以及主張以理性和意志控制自己的激情,如:“那對深厚的名聲有一種強烈欲望的人,沒有想到那些回憶他的人,自己很快也都死去,然后他們的子孫也要死去,直到全部的記憶都通過那些愚蠢的崇拜,和死去的人們,而終歸堙滅無聞!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是現(xiàn)存中國和世界軍事理論史上最早形成戰(zhàn)略體系的一部兵學專著,共分十三篇。導讀者王守常教授認為《孫子兵法》一書共13篇,只有6000字,而關于道、境界、道德這一類的詞匯,盡管字數(shù)很少,但卻體現(xiàn)了《孫子兵法》的精髓和核心思想。閱讀《孫子兵法》時,要理解兩
  個概念:“道”和“器”。這兩個概念出現(xiàn)在《易經(jīng)》當中:“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這即說有形的上面就是“道”。那么“形而下者謂之器”的“器”就是指具體的東西。也可以用“術(shù)”來直陳,“術(shù)”就是理性認知的具體運用方法!暗馈迸c“器”、“術(shù)”之間的關系是“道在器中,器不離道”,這是中國哲學的根本思考方式。在中國文化中一直認為“道”是“本”,“術(shù)”是“末”;“道”是“體”,“術(shù)”是“用”。另外,孫子倡導“全勝”、“智勝”是因為他看到了戰(zhàn)爭的殘酷性,因而提出了“慎戰(zhàn)”的思想,并提出從五個方面去考察戰(zhàn)爭問題:“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等等
  《茶經(jīng)》是中國乃至世界現(xiàn)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由中國茶道的奠基人陸羽所著。此書是一部關于茶葉生產(chǎn)的歷史、源流、現(xiàn)狀、生產(chǎn)技術(shù)以及飲茶技藝,茶道原理的綜合性論著,是一部劃時代的茶學專著!恫杞(jīng)》,分為三篇(即上、中、下三卷)十章,而十章中的其中五章是關于茶業(yè)的宏觀記述。
  
  導讀者鄭培凱教授認為陸羽的《茶經(jīng)》占有非常獨特的地位,是最重要的茶文化經(jīng)典。鄭教授從神農(nóng)的傳說開始談起,再對照《茶經(jīng)》的內(nèi)容并旁征博引各種考古和古籍資料,細述歷代茶人在制茶、泡茶、喝茶、茶儀的演變。從審美觀照的角度來看,鄭教授認為《茶經(jīng)》有四個方面值得注意:一、審美感覺的整體性與統(tǒng)一性,具體講的是茶碗,由此延伸到其他茶具、茶儀、飲茶環(huán)境;二、擇水與用火,講究“活水”與“活火”;三、本色,強調(diào)茶有本色,茶有真香,不假外求;四、“茶性儉”,講求質(zhì)樸,強調(diào)儉樸之美,發(fā)展出簡約哲學,把形而下的飲茶行為提升到形而上的精神境界。此后的茶道演變,無論是宋代宮廷與士大夫的點茶斗茶,寺院茶儀的持修空靈,明清文人的清雅茶聚,日本茶會的和敬清寂,都因陸羽的開示,而得以開創(chuàng)自成體系的飲茶天地。
  
  《沉思錄》是由古羅馬的哲學皇帝馬可.奧理略(121-180年)所著,共十二卷,是一個皇帝與自己內(nèi)心對話的札記,后世則視此書為斯多噶學派的代表作!冻了间洝窌怯珊笕怂。驗閵W理略并沒有想過要出版這本作品,這本書是留待自己用的──是一個人發(fā)自內(nèi)心的說話跟懺悔、發(fā)自內(nèi)心的一種靈性的反思。這本書的導讀者梁文道認為,在奧理略做皇帝的經(jīng)驗里,歷經(jīng)戰(zhàn)亂、災難和帝國的衰落,使他不得不更依賴哲學,來把握住自己。
  
  從這本書,我們可以理解奧理略節(jié)欲的思想、過樸實的生活,以及主張以理性和意志控制自己的激情,如:“那對深厚的名聲有一種強烈欲望的人,沒有想到那些回憶他的人,自己很快也都死去,然后他們的子孫也要死去,直到全部的記憶都通過那些愚蠢的崇拜,和死去的人們,而終歸堙滅無聞!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是現(xiàn)存中國和世界軍事理論史上最早形成戰(zhàn)略體系的一部兵學專著,共分十三篇。導讀者王守常教授認為《孫子兵法》一書共13篇,只有6000字,而關于道、境界、道德這一類的詞匯,盡管字數(shù)很少,但卻體現(xiàn)了《孫子兵法》的精髓和核心思想。閱讀《孫子兵法》時,要理解兩
  
  個概念:“道”和“器”。這兩個概念出現(xiàn)在《易經(jīng)》當中:“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這即說有形的上面就是“道”。那么“形而下者謂之器”的“器”就是指具體的東西。也可以用“術(shù)”來直陳,“術(shù)”就是理性認知的具體運用方法!暗馈迸c“器”、“術(shù)”之間的關系是“道在器中,器不離道”,這是中國哲學的根本思考方式。在中國文化中一直認為“道”是“本”,“術(shù)”是“末”;“道”是“體”,“術(shù)”是“用”。另外,孫子倡導“全勝”、“智勝”是因為他看到了戰(zhàn)爭的殘酷性,因而提出了“慎戰(zhàn)”的思想,并提出從五個方面去考察戰(zhàn)爭問題:“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等等......
  作者簡介:
  鄭培凱
  山東人,1949年隨父母赴臺。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yè),于1970年負笈美國,獲耶魯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教于紐約州立大學、耶魯大學、佩斯大學、臺灣大學、新竹清華大學,現(xiàn)為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教授兼主任。著作甚多,所涉學術(shù)范圍甚廣,以明清文化史、藝術(shù)思維及文化美學為主。編著有《湯顯祖與晚明文化》、《中國歷代茶書匯編(校注本)上下冊》(合編)、《茶飲天地寬:茶文化與茶具的審美境界》、《茶與中國文化:茶文化、茶科學、茶產(chǎn)業(yè)》、《口傳心授與文化傳承–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文獻,現(xiàn)狀與討論》、《陶瓷下西洋研究索引:十二至十五世紀中國陶瓷與中外貿(mào)易》及《陶瓷下西洋:十二至十五世紀中國外銷瓷》、《在紐約看電影:電影與中國文化變遷》、《高尚的快樂》、《真理愈辯愈昏》、《樹倒猢猻散之后》、《游于藝:跨文化美食》等三十余種。
  王守常
  現(xiàn)任北京大學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所副所長、中國文化書院院長、東方文化叢書中國文化編主編、中國國際教育交流協(xié)會常務理事。著有《心書》校點、《十力語要》校點、《鄭培凱
  山東人,1949年隨父母赴臺。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yè),于1970年負笈美國,獲耶魯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教于紐約州立大學、耶魯大學、佩斯大學、臺灣大學、新竹清華大學,現(xiàn)為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教授兼主任。著作甚多,所涉學術(shù)范圍甚廣,以明清文化史、藝術(shù)思維及文化美學為主。編著有《湯顯祖與晚明文化》、《中國歷代茶書匯編(校注本)上下冊》(合編)、《茶飲天地寬:茶文化與茶具的審美境界》、《茶與中國文化:茶文化、茶科學、茶產(chǎn)業(yè)》、《口傳心授與文化傳承–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文獻,現(xiàn)狀與討論》、《陶瓷下西洋研究索引:十二至十五世紀中國陶瓷與中外貿(mào)易》及《陶瓷下西洋:十二至十五世紀中國外銷瓷》、《在紐約看電影:電影與中國文化變遷》、《高尚的快樂》、《真理愈辯愈昏》、《樹倒猢猻散之后》、《游于藝:跨文化美食》等三十余種。
  王守常
  現(xiàn)任北京大學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所副所長、中國文化書院院長、東方文化叢書中國文化編主編、中國國際教育交流協(xié)會常務理事。著有《心書》校點、《十力語要》校點、《熊十力著述行年略考》、《新唯識論》等。主要研究方向:中國哲學史、中國佛教、中國近現(xiàn)代哲學。
  梁文道
  作家、牛棚書院院長、時事評論員,曾在多個電視電臺媒體亮相主持,是全方位的傳媒人。著有《弱水三千:梁文道書話》、《常識》、《噪音太多》、《我執(zhí)》、《訪問:十五個有想法的書人》等。
  等等
  鄭培凱
  
  山東人,1949年隨父母赴臺。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yè),于1970年負笈美國,獲耶魯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教于紐約州立大學、耶魯大學、佩斯大學、臺灣大學、新竹清華大學,現(xiàn)為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教授兼主任。著作甚多,所涉學術(shù)范圍甚廣,以明清文化史、藝術(shù)思維及文化美學為主。編著有《湯顯祖與晚明文化》、《中國歷代茶書匯編(校注本)上下冊》(合編)、《茶飲天地寬:茶文化與茶具的審美境界》、《茶與中國文化:茶文化、茶科學、茶產(chǎn)業(yè)》、《口傳心授與文化傳承–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文獻,現(xiàn)狀與討論》、《陶瓷下西洋研究索引:十二至十五世紀中國陶瓷與中外貿(mào)易》及《陶瓷下西洋:十二至十五世紀中國外銷瓷》、《在紐約看電影:電影與中國文化變遷》、《高尚的快樂》、《真理愈辯愈昏》、《樹倒猢猻散之后》、《游于藝:跨文化美食》等三十余種。
  王守常
  
  現(xiàn)任北京大學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所副所長、中國文化書院院長、東方文化叢書中國文化編主編、中國國際教育交流協(xié)會常務理事。著有《心書》校點、《十力語要》校點、《熊十力著述行年略考》、《新唯識論》等。主要研究方向:中國哲學史、中國佛教、中國近現(xiàn)代哲學。
  梁文道
  
  作家、牛棚書院院長、時事評論員,曾在多個電視電臺媒體亮相主持,是全方位的傳媒人。著有《弱水三千:梁文道書話》、《常識》、《噪音太多》、《我執(zhí)》、《訪問:十五個有想法的書人》等。
  
  等等
  
  目錄:
  什么是幸福-戰(zhàn)爭與和平
  世界征服者實錄-蒙古秘史
  經(jīng)典3.0《茶道的開始:茶經(jīng)》
  經(jīng)典3.0《以德治兵者得天下:孫子兵法》
  經(jīng)典3.0《七賢風度:世說新語》
  經(jīng)典3.0《何為大學:蔡孑民先生言行錄》
  明朝的生活美學:閑情偶寄(經(jīng)典3.0)
  沒有王者之路:幾何原本-經(jīng)典3.0
  經(jīng)典3.0《效忠與任俠:七俠五義》
  繁華之城:東京夢華錄-經(jīng)典3.0
  經(jīng)典3.0《從此葡萄入漢家:史記?大宛列傳》
  永遠謳歌思考:沉思錄-經(jīng)典3.0
  何以三代以下有亂無治:明夷待訪錄-經(jīng)典3.0
  古代中國的圖像長卷:資治通鑒-經(jīng)典3.0
  帝國末日的山水畫-老殘游記什么是幸福-戰(zhàn)爭與和平
  世界征服者實錄-蒙古秘史
  經(jīng)典3.0《茶道的開始:茶經(jīng)》
  經(jīng)典3.0《以德治兵者得天下:孫子兵法》
  經(jīng)典3.0《七賢風度:世說新語》
  經(jīng)典3.0《何為大學:蔡孑民先生言行錄》
  明朝的生活美學:閑情偶寄(經(jīng)典3.0)
  沒有王者之路:幾何原本-經(jīng)典3.0
  經(jīng)典3.0《效忠與任俠:七俠五義》
  繁華之城:東京夢華錄-經(jīng)典3.0
  經(jīng)典3.0《從此葡萄入漢家:史記?大宛列傳》
  永遠謳歌思考:沉思錄-經(jīng)典3.0
  何以三代以下有亂無治:明夷待訪錄-經(jīng)典3.0
  古代中國的圖像長卷:資治通鑒-經(jīng)典3.0
  帝國末日的山水畫-老殘游記
  明鏡與風幡-六祖壇經(jīng)
  凄麗地航向未知:白鯨記-經(jīng)典3.0
  女性書寫的逃逸路線:自己的房間-經(jīng)典3.0
  夢幻之美-聊齋志異
  靈魂的史詩-失樂園
  迷人的詩謎-李商隱詩
  豪宅孤女-簡.愛
  想象唐朝-唐人小說
  《明夷待訪錄》是一部奇書,其中有許多震人心弦的思想。它是作者黃宗羲(1610~1695)從其復國的艱難辛苦中得出的道理,其中有許多指涉十七世紀的具體問題,也有不少具有長遠價值的政治提議,是清季言民權(quán)、憲法、平等的張本。
  《待訪錄》共有二十一篇,討論的主題有十三個:《原君》、《原臣》、《原法》、《置相》、《學!贰ⅰ度∈俊、《建都》、《方鎮(zhèn)》、《田制》、《兵制》、《財計》、《胥吏》、《奄宦》。其中《原君》、《原臣》、《原法》、《學!返绕顬榻怂⒁猓易屛艺觥对菲杏|人心弦的段落。
  天下為主與以君為主
  《原君》篇說生民之初,人人各顧一己之私,人人各為自己之利,對公共有利之事沒人去辦,對公家有害的事沒人去除,于是有這么一個人出來,不專為個人一己之利益而愿意使天下之人皆受其利,不考慮自己的損失而讓天下免禍,于是人們推戴他為領導者。可是后世的領導者相反,他們“以為天下利害之權(quán)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盡歸于己”,而且使得天下之人沒有自己的“私”,沒有自己的“利”。統(tǒng)治者“以我之大私為天下之公”,一開始還覺得難為情,久而久之便不以為意,視天下為莫大之產(chǎn)業(yè),傳之子孫,享受無窮。于是黃宗羲區(qū)分兩種政治形態(tài),“古者”是以天下為主,君為客,后來是以君為主,天下為客。黃宗羲強烈地說:“凡天下之無地而得安寧者,為君也”,“然則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如果沒有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就因為有君,天下人才沒有自己的“私”與“利”,“今也天下之人,怨惡其君,視之如寇讎,名之為獨夫,固其所也”,但是“小儒”們卻以為君臣之義無所逃于天地之間。
  在《原臣》篇中,他又以天下為公為出發(fā)點,重新厘定君臣關系,說因為天下太大非一人所能治,故君臣分工以治之,“故我之出而仕也,為天下,非為君也;為萬民,非為一姓也”,而世人卻錯以為天下之臣民為人君囊中之私物,于是他接著說出“蓋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這樣的話。這些篇章中動人心魄的文字正是《明夷待訪錄》最引人注目的部分。
  無獨有偶地,在同一個時代也出現(xiàn)若干與此相近的言論,像唐甄(1630~1704)《潛書》中說:“殺人之事,盜賊居其半,帝王居其半……蓋自秦以來,屠殺二千余年,不可究止。嗟乎!何帝王、盜賊之毒至于如此其極哉!保ā度珜W》)又說“周秦以后,君將豪杰,皆鼓刀之屠人”(《止殺》)、“自秦以來,凡為帝王者皆賊也”(《室語》)。足見這些思想在當時并不是孤例。
  “明夷”何以稱“待訪”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黃宗羲全集》的編者在浙江寧波天一閣發(fā)現(xiàn)了黃宗羲的《留書》五篇,那是寧波馮貞群伏跗室的舊藏,后來移交給天一閣。這五篇文稿的出現(xiàn),印證了幾百年前全祖望(1705~1755)《跋明夷待訪錄》內(nèi)所說的“原本不止于此,以多嫌諱弗盡出”。有趣的是,這五篇文章后面所附的一張字條,還生動地說明了五篇稿子的來由。它說明了黃氏在順治十八年(1661)已開始寫《留書》,“留”是要“留傳后人”的意思?滴踉辏1662),黃氏開始寫《待訪錄》時,已將這五篇文章的內(nèi)容部分吸收到新書中,但是他也把五篇文字中大量涉及華夷之別,意思極為強烈的文字,刪削殆盡,讀者不再看到“以中國治中國,以夷狄制夷狄,猶人不可雜之于獸,獸不可雜之于人也。是故即以中國之盜賊治中國,尚為不失中國之人也”(《史》篇)這一類的見解。故《留書》是“種族版”,《明夷待訪錄》是“新朝版”。
  從《留書》僅存的五篇看來,黃宗羲早先種族意識極強,他的一些政論即是以最決絕的種族意見為基礎。康熙元年(1662),當他收到桂王被處死的消息之后,知道復明運動已經(jīng)沒有希望,便開始寫《明夷待訪錄》!懊饕摹笔恰兑捉(jīng)》的一卦,離下坤上,土在上,火在下,表示火冒出來卻被土遮蔽,暗主在上,明臣在下,不敢顯其明志,或等待天亮之意!按L”二字可能是等待新朝君王之下訪,他又說如果依照秦曉山十二運之說,“向后二十年交入大壯”,也就是預言新朝將有隆盛的局面。這個書名曾經(jīng)引起不少人的質(zhì)疑與不滿,尤其是那些曾經(jīng)追隨他東奔西跑復明抗清的人們。
  十七世紀出現(xiàn)過一批比較成規(guī)模的政論,如顧炎武(1613~1682)《日知錄》,外表看起來是學術(shù)的,但實際上同時也是政治的;如王夫之(1619~1692)的《讀通鑒論》中大量的按語,也是政論,當然他的《俟問》、《搔首問》等也是。唐甄的《潛書》、王源(1648~1710)的《平書訂》、陸世儀(1611~1672)的《思問錄輯要》等,也都是政論。在這一批書里,《明夷待訪錄》之所以有突出的地位,我個人認為不單是針對君臣、學校、兵制、田制、財政等提出這樣或那樣的看法,他與上述諸書最大的不同是有一套系統(tǒng)性的原則貫串于大部分的政論中。思想淵源
  談《待訪錄》一書最富挑戰(zhàn)性的部分,是探究它的思想淵源,我在《待訪錄》中讀出一種contendedschizophrenic,即它不只是明代文化特質(zhì)簡單的進一步發(fā)展,同時也是十六世紀末以來的一種回向經(jīng)典時代的胎動,是兩者互相辯證的產(chǎn)物,是一種二律背反,而這也是歷史上許多重要突破的主要資源。唯有這樣才能理解何以看似一方面發(fā)揚明代后期之新思潮,一方面又表現(xiàn)了若干我們現(xiàn)代人看來有點“荒謬”的復古言論。
  《待訪錄》全書提倡公天下的思想。在先秦典籍中,實不乏以天下為“公”的想法,譬如《呂氏春秋?貴公》篇中說:“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逸周書?殷!菲f:“天下非一家之有也,唯有道者之有也!边@些話在后漢以后基本上消沉不顯,在過去并未被充分重視,但在明末清初得到一種新的轉(zhuǎn)變與新的生命力。乾隆年間陜西一個不知名的儒士也發(fā)出“古帝王之治天下也,其心公,與賢士共之;后世帝王之治天下也,其心私,與親屬私人共……”,又說“以天下之賢理天下之民而不私為己有”。足見這一思路在當時黃氏兄弟師友之間并不太陌生。日本學者溝口雄三(1932~2010)說得很有道理,古老“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的公天下觀念,在十七世紀以前是對皇帝提出的,作為其應具有的政治態(tài)度與道德標準,不是為主張百姓的權(quán)利而提出的。但是十七世紀初出現(xiàn)之私(私有財產(chǎn))、欲(生存欲、所有欲)的主張,始轉(zhuǎn)換由上面恩賜而來,以天下之公轉(zhuǎn)換為百姓的“私”或“欲”的集積或調(diào)和狀態(tài)的公。
  從《待訪錄》中也可看出《孟子》書中若干學說的落實或激烈化!睹献印窌兄v“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孟子?萬章下》),這類話在明末清初也得到新的詮釋,譬如顧炎武《日知錄》中論爵祿時,即是透過史料考證大談“班爵之意,天子與公侯伯子男一也”,這不是天上地下之懸絕的道理,而是各自之間只有一位之差。這個意思也貫串在《待訪錄》中,書中凡是譏斥“小儒”如何如何的,多數(shù)是認為“小儒”故意拉大君臣之間的距離,使它成為天上地下之差別。
  我們從黃氏的《孟子師說》,也就是他從自己的老師劉宗周(1578~1645)的著作中所整理出來,認為可以反映劉氏對孟子的詮釋來看,其中有七八段話的意思與《待訪錄》的觀點相近,可見其師對孟子思想的激烈化或現(xiàn)實化理解對他是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
  明代是兩千年來專制體制的弊病達于高峰的時代,到了十六、七世紀,反省、批判君主的言論相當普遍,而且在各種文體中都有表現(xiàn),大至《明武宗實錄》、《明神宗實錄》,小至一本上海地區(qū)的地方志《外崗志》,字里行間居然也批評起皇帝來。至于明代被允許“風聞奏事”的諫官們動輒對皇帝尖酸刻薄的批評,更是屢見不鮮。這種情形與清代形成重大對比。
  《待訪錄》中最受人矚目的君權(quán)批判思想有明顯的前驅(qū),就是晉朝鮑敬言的《無君論》,清末革命學者劉師培(1884~1919)《鮑生學術(shù)發(fā)微》中大力闡發(fā)其無君思想。而唐末五代《無能子》及宋元之際鄧牧(1247~1306)《伯牙琴》中,也都表達了清楚強烈的“非君”思想。自然狀態(tài)下的“平等”觀是這一些異端思想家的潛在基礎。但是對于歷史上零星出現(xiàn)的無君思想與《待訪錄》之間的關系,人們有若干的觀察,但并無確證。不過,黃氏與上述的“非君論”有所不同。近人馮天瑜認為上述“非君論”主要鼓吹無政府狀態(tài),而黃宗羲并非如此,黃氏并不想廢君,黃氏是想在君權(quán)的格局之下,做一件更困難的工作,重新定義君臣應當怎樣?國家、臣僚、百姓之間應有的關系為何?
  黃宗羲深受晚明心學及萬歷以降士風之熏陶。明代心學中有解放的一個面向,如王陽明(1472~1528)在《答羅整庵少宰書》中說:如果求諸自己的良心,而發(fā)現(xiàn)不妥當,則“雖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為是也,而況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雖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為非也,而況其出于孔子乎!”李贄(1527~1602)在其《藏書》的《世紀列傳總目前論》中說,三代之后漢、唐、宋千百余年之所以沒有是非,并不是人們都沒有是非,而是因為“咸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故未嘗有是非耳”。這一類思想早在黃宗羲之前已有相當大的影響。故雖然黃氏批判李贄相當嚴厲,他仍然脫不開時代風氣的影響而不自知。
  在審酌種種因素之后,我認為明代思想中對“公私觀念”有一種相當普遍性的看法起了關鍵的作用。在宋明理學中“公”是好的,“私”是不好的,化“私”為“公”是一件應該努力的事。晚明以來思想中對公、私問題的看法,則比先前靈活,只要有一種合適的關系,“公”是好的,“私”也可以是好的。一方面解除了“公”、“私”的對立,彰顯“私”的正面意義,另一方面出現(xiàn)了“遂私以成公”的思想,認為“公”是由個別的“私”會合而成的,這一思想進一步發(fā)展為政府的“公”是在天下百姓各個人的“私”得到保護之后,才算是總體地完成了的新思想。此外,也有人提出所謂“公欲”的主張,如何心隱(1517~1579)認為私欲只要能符合公眾的利益,即為“公欲”。在這個新思想基礎上形成了一種政治觀,即政府是“公”,但此“公”是由能滿足天下各個百姓的“私”所形成的,故一方面君王應該以天下為“公”,政府施政要能“公”,要能時時顧及“公論”,另一方面要能為天下庶民百姓保有生存、財產(chǎn)等權(quán)利之“私”,保護天下百姓每個人那一份應得的“私”是政府的最高責任。顧炎武說“用天下之私以成一人之公而天下治”(《郡縣論五》),維護所有人民的“私”,即成就天下之“公”,即是這一種新銳思想的具體例證,這一思潮在《明夷待訪錄》中也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明夷待訪錄》是一部奇書,其中有許多震人心弦的思想。它是作者黃宗羲(1610~1695)從其復國的艱難辛苦中得出的道理,其中有許多指涉十七世紀的具體問題,也有不少具有長遠價值的政治提議,是清季言民權(quán)、憲法、平等的張本。
  
  《待訪錄》共有二十一篇,討論的主題有十三個:《原君》、《原臣》、《原法》、《置相》、《學!、《取士》、《建都》、《方鎮(zhèn)》、《田制》、《兵制》、《財計》、《胥吏》、《奄宦》。其中《原君》、《原臣》、《原法》、《學校》等篇最為近人所注意,且讓我摘述《原君》篇中觸人心弦的段落。
  
  天下為主與以君為主
  
  《原君》篇說生民之初,人人各顧一己之私,人人各為自己之利,對公共有利之事沒人去辦,對公家有害的事沒人去除,于是有這么一個人出來,不專為個人一己之利益而愿意使天下之人皆受其利,不考慮自己的損失而讓天下免禍,于是人們推戴他為領導者?墒呛笫赖念I導者相反,他們“以為天下利害之權(quán)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盡歸于己”,而且使得天下之人沒有自己的“私”,沒有自己的“利”。統(tǒng)治者“以我之大私為天下之公”,一開始還覺得難為情,久而久之便不以為意,視天下為莫大之產(chǎn)業(yè),傳之子孫,享受無窮。于是黃宗羲區(qū)分兩種政治形態(tài),“古者”是以天下為主,君為客,后來是以君為主,天下為客。黃宗羲強烈地說:“凡天下之無地而得安寧者,為君也”,“然則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如果沒有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就因為有君,天下人才沒有自己的“私”與“利”,“今也天下之人,怨惡其君,視之如寇讎,名之為獨夫,固其所也”,但是“小儒”們卻以為君臣之義無所逃于天地之間。
  
  在《原臣》篇中,他又以天下為公為出發(fā)點,重新厘定君臣關系,說因為天下太大非一人所能治,故君臣分工以治之,“故我之出而仕也,為天下,非為君也;為萬民,非為一姓也”,而世人卻錯以為天下之臣民為人君囊中之私物,于是他接著說出“蓋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這樣的話。這些篇章中動人心魄的文字正是《明夷待訪錄》最引人注目的部分。
  
  無獨有偶地,在同一個時代也出現(xiàn)若干與此相近的言論,像唐甄(1630~1704)《潛書》中說:“殺人之事,盜賊居其半,帝王居其半……蓋自秦以來,屠殺二千余年,不可究止。嗟乎!何帝王、盜賊之毒至于如此其極哉!保ā度珜W》)又說“周秦以后,君將豪杰,皆鼓刀之屠人”(《止殺》)、“自秦以來,凡為帝王者皆賊也”(《室語》)。足見這些思想在當時并不是孤例。
  
  “明夷”何以稱“待訪”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黃宗羲全集》的編者在浙江寧波天一閣發(fā)現(xiàn)了黃宗羲的《留書》五篇,那是寧波馮貞群伏跗室的舊藏,后來移交給天一閣。這五篇文稿的出現(xiàn),印證了幾百年前全祖望(1705~1755)《跋明夷待訪錄》內(nèi)所說的“原本不止于此,以多嫌諱弗盡出”。有趣的是,這五篇文章后面所附的一張字條,還生動地說明了五篇稿子的來由。它說明了黃氏在順治十八年(1661)已開始寫《留書》,“留”是要“留傳后人”的意思。康熙元年(1662),黃氏開始寫《待訪錄》時,已將這五篇文章的內(nèi)容部分吸收到新書中,但是他也把五篇文字中大量涉及華夷之別,意思極為強烈的文字,刪削殆盡,讀者不再看到“以中國治中國,以夷狄制夷狄,猶人不可雜之于獸,獸不可雜之于人也。是故即以中國之盜賊治中國,尚為不失中國之人也”(《史》篇)這一類的見解。故《留書》是“種族版”,《明夷待訪錄》是“新朝版”。
  
  從《留書》僅存的五篇看來,黃宗羲早先種族意識極強,他的一些政論即是以最決絕的種族意見為基礎?滴踉辏1662),當他收到桂王被處死的消息之后,知道復明運動已經(jīng)沒有希望,便開始寫《明夷待訪錄》。
  “明夷”是《易經(jīng)》的一卦,離下坤上,土在上,火在下,表示火冒出來卻被土遮蔽,暗主在上,明臣在下,不敢顯其明志,或等待天亮之意!按L”二字可能是等待新朝君王之下訪,他又說如果依照秦曉山十二運之說,“向后二十年交入大壯”,也就是預言新朝將有隆盛的局面。這個書名曾經(jīng)引起不少人的質(zhì)疑與不滿,尤其是那些曾經(jīng)追隨他東奔西跑復明抗清的人們。
  
  十七世紀出現(xiàn)過一批比較成規(guī)模的政論,如顧炎武(1613~1682)《日知錄》,外表看起來是學術(shù)的,但實際上同時也是政治的;如王夫之(1619~1692)的《讀通鑒論》中大量的按語,也是政論,當然他的《俟問》、《搔首問》等也是。唐甄的《潛書》、王源(1648~1710)的《平書訂》、陸世儀(1611~1672)的《思問錄輯要》等,也都是政論。在這一批書里,《明夷待訪錄》之所以有突出的地位,我個人認為不單是針對君臣、學校、兵制、田制、財政等提出這樣或那樣的看法,他與上述諸書最大的不同是有一套系統(tǒng)性的原則貫串于大部分的政論中。思想淵源
  
  談《待訪錄》一書最富挑戰(zhàn)性的部分,是探究它的思想淵源,我在《待訪錄》中讀出一種contended
  schizophrenic,即它不只是明代文化特質(zhì)簡單的進一步發(fā)展,同時也是十六世紀末以來的一種回向經(jīng)典時代的胎動,是兩者互相辯證的產(chǎn)物,是一種二律背反,而這也是歷史上許多重要突破的主要資源。唯有這樣才能理解何以看似一方面發(fā)揚明代后期之新思潮,一方面又表現(xiàn)了若干我們現(xiàn)代人看來有點“荒謬”的復古言論。
  
  《待訪錄》全書提倡公天下的思想。在先秦典籍中,實不乏以天下為“公”的想法,譬如《呂氏春秋?貴公》篇中說:“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逸周書?殷!菲f:“天下非一家之有也,唯有道者之有也!边@些話在后漢以后基本上消沉不顯,在過去并未被充分重視,但在明末清初得到一種新的轉(zhuǎn)變與新的生命力。乾隆年間陜西一個不知名的儒士也發(fā)出“古帝王之治天下也,其心公,與賢士共之;后世帝王之治天下也,其心私,與親屬私人共……”,又說“以天下之賢理天下之民而不私為己有”。足見這一思路在當時黃氏兄弟師友之間并不太陌生。日本學者溝口雄三(1932~2010)說得很有道理,古老“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的公天下觀念,在十七世紀以前是對皇帝提出的,作為其應具有的政治態(tài)度與道德標準,不是為主張百姓的權(quán)利而提出的。但是十七世紀初出現(xiàn)之私(私有財產(chǎn))、欲(生存欲、所有欲)的主張,始轉(zhuǎn)換由上面恩賜而來,以天下之公轉(zhuǎn)換為百姓的“私”或“欲”的集積或調(diào)和狀態(tài)的公。
  
  從《待訪錄》中也可看出《孟子》書中若干學說的落實或激烈化!睹献印窌兄v“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孟子?萬章下》),這類話在明末清初也得到新的詮釋,譬如顧炎武《日知錄》中論爵祿時,即是透過史料考證大談“班爵之意,天子與公侯伯子男一也”,這不是天上地下之懸絕的道理,而是各自之間只有一位之差。這個意思也貫串在《待訪錄》中,書中凡是譏斥“小儒”如何如何的,多數(shù)是認為“小儒”故意拉大君臣之間的距離,使它成為天上地下之差別。
  
  我們從黃氏的《孟子師說》,也就是他從自己的老師劉宗周(1578~1645)的著作中所整理出來,認為可以反映劉氏對孟子的詮釋來看,其中有七八段話的意思與《待訪錄》的觀點相近,可見其師對孟子思想的激烈化或現(xiàn)實化理解對他是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
  
  明代是兩千年來專制體制的弊病達于高峰的時代,到了十六、七世紀,反省、批判君主的言論相當普遍,而且在各種文體中都有表現(xiàn),大至《明武宗實錄》、《明神宗實錄》,小至一本上海地區(qū)的地方志《外崗志》,字里行間居然也批評起皇帝來。至于明代被允許“風聞奏事”的諫官們動輒對皇帝尖酸刻薄的批評,更是屢見不鮮。這種情形與清代形成重大對比。
  
  《待訪錄》中最受人矚目的君權(quán)批判思想有明顯的前驅(qū),就是晉朝鮑敬言的《無君論》,清末革命學者劉師培(1884~1919)《鮑生學術(shù)發(fā)微》中大力闡發(fā)其無君思想。而唐末五代《無能子》及宋元之際鄧牧(1247~1306)《伯牙琴》中,也都表達了清楚強烈的“非君”思想。自然狀態(tài)下的“平等”觀是這一些異端思想家的潛在基礎。但是對于歷史上零星出現(xiàn)的無君思想與《待訪錄》之間的關系,人們有若干的觀察,但并無確證。不過,黃氏與上述的“非君論”有所不同。近人馮天瑜認為上述“非君論”主要鼓吹無政府狀態(tài),而黃宗羲并非如此,黃氏并不想廢君,黃氏是想在君權(quán)的格局之下,做一件更困難的工作,重新定義君臣應當怎樣?國家、臣僚、百姓之間應有的關系為何?
  
  黃宗羲深受晚明心學及萬歷以降士風之熏陶。明代心學中有解放的一個面向,如王陽明(1472~1528)在《答羅整庵少宰書》中說:如果求諸自己的良心,而發(fā)現(xiàn)不妥當,則“雖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為是也,而況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雖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為非也,而況其出于孔子乎!”李贄(1527~1602)在其《藏書》的《世紀列傳總目前論》中說,三代之后漢、唐、宋千百余年之所以沒有是非,并不是人們都沒有是非,而是因為“咸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故未嘗有是非耳”。這一類思想早在黃宗羲之前已有相當大的影響。故雖然黃氏批判李贄相當嚴厲,他仍然脫不開時代風氣的影響而不自知。
  
  在審酌種種因素之后,我認為明代思想中對“公私觀念”有一種相當普遍性的看法起了關鍵的作用。在宋明理學中“公”是好的,“私”是不好的,化“私”為“公”是一件應該努力的事。晚明以來思想中對公、私問題的看法,則比先前靈活,只要有一種合適的關系,“公”是好的,“私”也可以是好的。一方面解除了“公”、“私”的對立,彰顯“私”的正面意義,另一方面出現(xiàn)了“遂私以成公”的思想,認為“公”是由個別的“私”會合而成的,這一思想進一步發(fā)展為政府的“公”是在天下百姓各個人的“私”得到保護之后,才算是總體地完成了的新思想。此外,也有人提出所謂“公欲”的主張,如何心隱(1517~1579)認為私欲只要能符合公眾的利益,即為“公欲”。在這個新思想基礎上形成了一種政治觀,即政府是“公”,但此“公”是由能滿足天下各個百姓的“私”所形成的,故一方面君王應該以天下為“公”,政府施政要能“公”,要能時時顧及“公論”,另一方面要能為天下庶民百姓保有生存、財產(chǎn)等權(quán)利之“私”,保護天下百姓每個人那一份應得的“私”是政府的最高責任。顧炎武說“用天下之私以成一人之公而天下治”(《郡縣論五》),維護所有人民的“私”,即成就天下之“公”,即是這一種新銳思想的具體例證,這一思潮在《明夷待訪錄》中也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上一本:再見巴別塔:當中國遇上非洲 下一本:散文中國·河流的影子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跟著大師讀經(jīng)典的作者是鄭培凱,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