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汪曾祺集:晚飯花集


作者:汪曾祺     整理日期:2016-03-06 18:48:48

★汪曾祺,在自創(chuàng)的藝術形式中達到完美的大師級作家。其小說,被稱為中國現(xiàn)代小說足以傲世的極少數(shù)重大收獲之一
  ★在汪曾祺先生自編文集基礎上修訂,注重系統(tǒng)性及版本價值。
  ★由連續(xù)兩屆獲得“中國*美的書”設計師張勝先生精心設計,典雅大氣,裝幀雅致溫潤,布面精裝,盡顯純正文學趣味。
  ★編校者精益求精,耗費十年心血,參校作者手稿、手校本及各種文集,力求當代文學新善本。
本書簡介:
  汪曾祺和沈從文一樣,是那種培養(yǎng)作家的作家,是二十世紀下半葉在自己獨創(chuàng)的形式中達到藝術完美的惟一大師級中國小說家,其成就不亞于被國人津津樂道的博爾赫斯。他對白話文的貢獻是****的,文字干凈而傳神。他的小說作品“肯定是中國現(xiàn)代小說*足以傲世的極少數(shù)重大收獲之一”。
  這套《汪曾祺集》包括小說集四部:《菰蒲深處》、《邂逅集》、《晚飯花集》、《矮紙集》。
  《晚飯花集》是汪曾祺短篇小說經(jīng)典文集,作為“汪曾祺集”叢書中的一冊,是汪曾祺作品的重新編選出版,收入作者一九八一年下半年至一九八三年下半年所寫的短篇小說,包括《故里雜記》《晚飯花》《職業(yè)》《故里三陳》等名篇。
  作者簡介:
  汪曾祺,江蘇高郵人,一九二〇年生。-九三九年就讀于西南聯(lián)合大學,為沈從文先生的及門弟子。約-九四〇年開始發(fā)表散文及小說。大學時期受阿索林及弗吉尼亞·吳爾夫的影響,文字飄逸。以后備嘗艱難辛苦,作品現(xiàn)實感漸強,也更致力于吸收中國文學的傳統(tǒng)。畢業(yè)后曾做過中學教員,歷史博物館的職員。一九四九年以后,做了多年文學期刊編輯。曾編過《北京文藝》《說說唱唱》《民間文學》。一九六二年到北京京劇院擔任編劇,直至離休。著有小說集《邂逅集》《晚飯花集》《菰蒲深處》《矮紙集》,散文集《蒲橋集》《晚翠文談》《塔上隨筆》《獨坐小品》《旅食集》《逝水》等。
  目錄:
  編后記前言一九八一年下半年至一九八三年下半年所寫的短篇小說都在這里了。
  集名《晚飯花集》,是因為集中有一組以《晚飯花》為題目的小說。不是因為我對這一組小說特別喜歡,而是覺得其他各篇的題目用作集名都不太合適。我對自己寫出的作品一九八一年下半年至一九八三年下半年所寫的短篇小說都在這里了。
  集名《晚飯花集》,是因為集中有一組以《晚飯花》為題目的小說。不是因為我對這一組小說特別喜歡,而是覺得其他各篇的題目用作集名都不太合適。我對自己寫出的作品都還喜歡,無偏愛。讀過我的作品的熟人,有人說他喜歡哪一兩篇,不喜歡哪一兩篇;另一個人的意見也許正好相反。他們問我自己的看法,我常常是笑而不答。
  我對晚飯花這種花并不怎么欣賞。我沒有從它身上發(fā)現(xiàn)過“香遠益清”、“出淤泥而不染”之類的品德,也絕對到不了“不可一日無此君”的地步。這是一種很低賤的花,比牽;、鳳仙花以及北京人叫做“死不了”的草花還要低賤。鳳仙花、“死不了”,間或還有賣的,誰見過花市上賣過晚飯花?這種花公園里不種,畫家不畫,詩人不題詠。它的缺點一是無姿態(tài),二是葉子太多,鋪鋪拉拉,重重疊疊,亂亂哄哄的一大堆。顏色又是濃綠的。就算是需要進行光合作用,取得養(yǎng)分,也用不著生出這樣多的葉子呀,這真是一種毫無節(jié)制的浪費!三是花形還好玩,但也不算美,一個長柄的小喇叭。顏色以深胭脂紅的為多,也有白的和黃的。這種花很易串種。黃花、白花的瓣上往往有不規(guī)則的紅色細條紋;ǘ,且細碎。這種花用“村”、“俗”來形容,都不為過。最恰當?shù)倪是北京人愛用的一個字:“怯”。北京人稱晚飯花為野茉莉,實在是抬舉它了。它跟茉莉可以說毫不相干,也一定不會是屬于同一科,枝、葉、花形都不相似。把它和茉莉拉扯在一起,可能是因為它有一點淡淡的清香,——然而也不像茉莉的氣味。只有一個“野”字它倒是當之無愧的。它是幾乎不用種的,隨便丟幾粒種籽到土里,它就會赫然地長出了一大叢。結了籽,落進土中,第二年就會長出更大的幾叢,只要有一點空地,全給你占得滿滿的,一點也不客氣。它不怕旱,不怕澇,不用澆水,不用施肥,不得病,也沒見它生過蟲。這算是什么花呢?然而不是花又是什么呢?你總不能說它是莊稼,是蔬菜,是藥材。雖然吳其濬說它的種籽的黑皮里有一囊白粉,可食;葉可為蔬,如馬蘭頭;俚醫(yī)用其根治吐血,但我沒有見到有人吃過,服用過。那就還算它是一種花吧。
  我的小說和晚飯花無相似處,但其無足珍貴則同。
  我的對于晚飯花還有一點好感,是和我的童年的記憶有關系的。我家的荒廢的后園的一個舊花臺上長著一叢晚飯花。晚飯以后,我常常到廢園里捉蜻蜓,一捉能捉幾十只。選兩只放在帳子里讓它吃蚊子(我沒見過蜻蜓吃蚊子,但我相信它是吃的),其余的裝在一個大鳥籠里,第二天一早又把它們?nèi)帕。我在別的花木枝頭捉,也在晚飯花上捉。因此我的眼睛里每天都有晚飯花?吹酵盹埢,我就覺得一天的酷暑過去了,涼意暗暗地從草叢里生了出來,身上的痱子也不癢了,很舒服;有時也會想到又過了一天,小小年紀,也感到一點惆悵,很淡很淡的惆悵。而且覺得有點寂寞,白菊花茶一樣的寂寞。
  我的兒子曾問過我:“《晚飯花》里的李小龍是你自己吧?”我說:“是的。”我就像李小龍一樣,喜歡隨處留連,東張西望。我所寫的人物都像王玉英一樣,是我每天要看的一幅畫。這些畫幅吸引著我,使我對生活產(chǎn)生興趣,使我的心柔軟而充實。而當我所傾心的畫中人遭到命運的不公平的播弄時,我也像李小龍那樣覺得很氣憤。便是現(xiàn)在,我也還常常為一些與我無關的事而發(fā)出帶孩子氣的氣憤。這種傾心和氣憤,大概就是我自己稱之為抒情現(xiàn)實主義的心理基礎。
  這一集,從形式上看,如果說有什么特點,是有一些以三個小短篇為一組的小說。數(shù)了數(shù),竟有六組。這些小短篇的組合,有的有點外部的或內(nèi)部的聯(lián)系。比如《故里三陳》寫的三個人都姓陳;《釣人的孩子》所寫的都是與錢有關的小故事。有的則沒有聯(lián)系,不能構成“組曲”,如《小說三篇》,其實可以各自成篇。至于為什么總是三篇為一組,也沒有什么道理,只是因一篇太單,兩篇還不足,三篇才夠“一賣”。“事不過三”,三請諸葛亮,三戲白牡丹,都是三。一二三,才夠意思。
  我寫短小說,一是中國本有用極簡的筆墨摹寫人事的傳統(tǒng),《世說新語》是突出的代表。其后不絕如縷。我愛讀宋人的筆記甚于唐人傳奇!秹粝P談》、《容齋隨筆》記人事部分我都很喜歡。歸有光的《寒花葬志》、龔定盦的《記王隱君》,我覺得都可當小說看。
  第二是我過去就曾經(jīng)寫過一些記人事的短文。當時是當作散文詩來寫的。這一集中的有些篇,如《釣人的孩子》、《職業(yè)》、《求雨》,就還有點散文詩的味道。散文詩和小說的分界處只有一道籬笆,并無墻壁(阿左林和廢名的某些小說實際上是散文詩)。我一直以為短篇小說應該有一點散文詩的成分。把散文、詩編入小說集,并非自我作古,我看到有些外國作家就這樣辦過。
  第三,這和作者的氣質(zhì)有關,倪云林一輩子只能畫平遠小景,他不能像范寬一樣氣勢雄豪,也不能像王蒙一樣煙云滿紙。我也愛看金碧山水和工筆重彩人物,但我畫不來。我的調(diào)色碟里沒有顏色,只有墨,從渴墨焦墨到淺得像清水一樣的淡墨。有一次以矮紙尺幅畫初春野樹,覺得需要一點綠,我就擠了一點菠菜汁在上面。我的小說也像我的畫一樣,逸筆草草,不求形似。又我的小說往往是應刊物的急索,短稿較易承命。書被催成墨未濃,殊難計其工拙。
  這一集里的小說和《汪曾祺短篇小說選》(北京出版社一九八二年出版),在思想上和方法上有些什么不同?很難說。幾年的功夫,很難看出一個作者的作品有多少明顯的變化。到了我這樣的年齡,很難像青年作家一樣會產(chǎn)生飛躍。我不像畢加索那樣多變。不過比較而言,也可以說出一些。
  從思想情緒上說,前一集更明朗歡快一些。那一集小說明顯地受了三中全會的間接影響。三中全會一開,全國人民思想解放,情緒活躍,我的一些作品(如《受戒》、《大淖記事》)的調(diào)子是很輕快的,F(xiàn)在到了扎扎實實建設社會主義的時候了,現(xiàn)在是為經(jīng)濟的全面起飛作準備的階段,人們都由歡欣鼓舞轉向深思。我也不例外,小說的內(nèi)容漸趨沉著。如果說前一集的小說較多抒情性,這一集則較多哲理性。我的作品和政治結合得不緊,但我這個人并不脫離政治。我的感懷寄托是和當前社會政治背景息息相關的。必須先論世,然后可以知人。離開了大的政治社會背景來分析作家個人的思想,是說不清楚的。我想,這是唯物主義的方法。當然,說不同,只是相對而言。如果把這一集的小說編入上一集,或把上一集的編入這一集,皆無不可。大體上,這兩集都可以說是一個不乏熱情,還算善良的中國作家八十年代初期的思想的記錄。
  在文風上,我是更有意識地寫得平淡的。但我不能一味地平淡。一味平淡,就會流于枯瘦?菔菔撬ダ系嫩E象。我還不太服老。我愿意把平淡和奇崛結合起來。我的語言一般是流暢自然的,但時時會跳出一兩個奇句、古句、拗句,甚至有點像是外國作家寫出來的帶洋味兒的句子。老夫聊發(fā)少年狂,諸君其能許我乎?另一點是,我是更有意識地吸收民族傳統(tǒng)的,在敘述方法上有時簡直有點像舊小說,但是有時忽然來一點現(xiàn)代派的手法,意象、比喻,都是從外國移來的。這一點和前一點其實是一回事。奇,往往就有點洋。但是,我追求的是和諧。我希望溶奇崛于平淡,納外來于傳統(tǒng),能把它們?nèi)嘣谝黄。奇和洋為?ldquo;醒脾”,但不能瞧著扎眼,“硌生”。
  我已經(jīng)六十三歲,執(zhí)筆為文,不免有“晚了”之感,但思想好像還靈活,希望能抓緊時間,再寫出一點。曾為友人畫冬日菊花,題詩一首:
  新沏清茶飯后煙,
  自搔短發(fā)負晴暄。
  枝頭殘菊開還好,
  留得秋光過小年。
  愿以自勉,且慰我的同代人。
  如果繼續(xù)寫下去,應該寫出一點更深刻,更有分量的東西。
  是為序。
  一九八三年九月一日曾祺的創(chuàng)作,不論采用何種形式,其**精神所寄是“詩”。無論文體如何變換,結體的組織,語言的運用,光彩閃爍,炫人目睛,為論家視為“士大夫”氣的,都是“詩”,是“詩”造成的效果。
  曾祺在文學上的“野心”是“打通”,打通詩與小說散文的界限,造成一種嶄新的境界。
  ——黃裳(著名散文家,藏書家)
  汪曾祺的小說,什么都平平淡淡,但讀完之后你卻不能平靜,內(nèi)心深處總會有一種隱隱的激動,滄海月明,藍田玉暖,不能自已。
  ——李陀(著名作家理論家,評論家)
  汪先生的好,是如今大多數(shù)中國作家身上沒有的好。他那種夫子氣,文士氣,率性而真切,沖淡而平和,有大學而平易,閱人閱世深厚而待人待物隨意。
  ——何立偉(著名作家)曾祺的創(chuàng)作,不論采用何種形式,其**精神所寄是“詩”。無論文體如何變換,結體的組織,語言的運用,光彩閃爍,炫人目睛,為論家視為“士大夫”氣的,都是“詩”,是“詩”造成的效果。
  曾祺在文學上的“野心”是“打通”,打通詩與小說散文的界限,造成一種嶄新的境界。
  ——黃裳(著名散文家,藏書家)
  汪曾祺的小說,什么都平平淡淡,但讀完之后你卻不能平靜,內(nèi)心深處總會有一種隱隱的激動,滄海月明,藍田玉暖,不能自已。
  ——李陀(著名作家理論家,評論家)
  汪先生的好,是如今大多數(shù)中國作家身上沒有的好。他那種夫子氣,文士氣,率性而真切,沖淡而平和,有大學而平易,閱人閱世深厚而待人待物隨意。
  ——何立偉(著名作家)
  在某種意義上,我們說汪曾祺是個紅色年代的士大夫。
  他只是在荒蕪的歲月里恢復了某個文化的傳統(tǒng)與趣味。在小說敘述模式上不及茅盾的恢弘,在文字的精約上也弗及廢名與張愛玲,但他找到了屬于自己也屬于眾人的恬靜洗練的世界。
  在他看來,這個世界可能更接近于自己的本真,也接近于常人的本真。也緣于此,他那里流動的確是清美的意緒。
  ——孫郁(著名評論家,魯迅研究專家)





上一本:汪曾祺集:邂逅集 下一本:南海路7號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汪曾祺集:晚飯花集的作者是汪曾祺,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