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你不是因為你是誰,而是我在你面前可以是誰。 張幼儀、林徽因、陸小曼…… 她們是*有才情的民國奇女子, 在這復雜且美好的世間,她們謀愛亦謀生。 我相信我愛你。依然。始終。永遠。 我很愿意你能得著你*初的愛戀 我愿意你快樂 因為你的快樂就和我的一樣 ●民國是一種無法釋懷的情結,它像安靜時我們手里捧著的一杯茶,小飲一口,便回味無窮。當你打開此書,作者筆下的文字定能帶給你*美好的人生享受。 ●戀戀塵世,有多少愛情姿態(tài),或纏綿,或溫暖,或熱烈,或凌厲,總能讓人如癡如醉。她們是*有才情的民國女子,在這繁雜的世間,她們謀愛亦謀生。 本書簡介: ◎我沒辦法說什么叫愛,我這輩子從來沒有跟人說過“我愛你”。如果照顧徐志摩和他的家人叫做愛的話,那我大概愛他吧。在他一生當中遇到的幾個女人里面,說不定我*愛他。 ——張幼儀 ◎我不會以詩人的美諛為榮,也不會以被人戀愛為辱。我永是我,被詩人恭維了也不會增美增能,有過一段不幸的曲折的舊歷史也沒有什么可羞慚的。 ——林徽因 ◎自從見著你,我才像烏云里見了青天,我才知道自埋自身是不應該的,做人為什么不轟轟烈烈地做一番呢?我愿意從此跟你往高處飛,往明處走,永遠再不自暴自棄了。 ——陸小曼 如果說徐志摩的存在是民國文壇的一抹亮麗風景線,那么他生命中與之息息相關的三位傳奇女子,則是后世之人眼中構筑他人生的*絢爛的彩虹。她們或隱忍剛強,或才貌雙全,或柔美多情,她們的愛情和文字都是*獨特的人生姿態(tài)。 你所不知道的他們的愛情糾葛,你所沒見過的他們筆下*動人的情書、信件、詩篇將在本書中真實再現(xiàn)。 作者簡介: 鐘小萌,自由撰稿人。她筆下的文字清新無比,讀來如一縷和風拂過心田。她生性淡泊,雖生活于繁華都市中,卻能在心中修籬種菊,安然地享受簡約卻不簡單的生活。亦希望自己的作品能給大家?guī)?美好的享受,此生便已足以。 目錄: ,以便日后出《志摩文集》用! 林徽因激動地笑了起來,又掃視了一眼小鐵箱子,問道:“那,這個小鐵箱子里裝的是什么東西呢?” 胡適怔了一下說道:“是我從凌叔華那里要來的。志摩去世前曾交給她這個鐵箱子,如今我也一并交給你了! 交付?應該是一種完完全全的信任吧。 她忽然想起了半年前,徐志摩曾激動地對她說:“徽因,我至今依然保存著英國留學時的‘康橋日記’。有機會,我一定親手交給你。咱們從英國回到北平的日子,我取名叫‘雪池時代’。很可惜,‘雪池時代’的日記已經(jīng)被小曼燒掉了。她看后很不開心,說我不該寫那么多關于你的文字。她說今生選了她,就應該將別人忘得一干二凈。你是知道的,無論經(jīng)過多少時間,我忘不掉,死了也忘不掉的。”頓了一會兒,徐志摩又接著說道,“假如今后有時間,你把康橋日記和我給你寫的那些信收集起來,閑來無事翻閱翻閱,倒也有幾分收藏價值呢!” 然而,那時她覺得時間過得很慢,徐志摩的話似乎沒什么重大的效果,就像任意襲來的一縷清風,每天都會刮起,又不是*后一次?扇缃,林徽因突然后悔起來,尤其每當想起曾經(jīng)經(jīng)歷的一幕幕畫面,她的眼眶中就會涌上一滴滴熱淚,止不住地往下墜落,止不住地傷心。 晚秋的下午,殘陽溫暖柔和地穿過斑駁的松樹。林徽因一個人落寞地走進房中,將小箱子里的東西一件一件拿出來,放在方形的書桌上。雖然已經(jīng)過去四五年了,但箱子里的日記本依舊醒目了然。她大致將日記本的寫作時間歸了類,做了小小的整合: 箱子中一共有四本日記。一本是中文的,三本是英文的。有兩個大點的本子,從寫的時間看,應該是“康橋日記”。另外一本,則是1925年的意大利日記。林徽因仔仔細細地看了好久,發(fā)現(xiàn)有幾個本子都是寫了開頭的數(shù)行文字,其余的都是空白。另外,有一大一小的兩本,是陸小曼的日記本。除了這些東西,箱子中還有幾包《晨報?副刊》的原稿,另有兩包《晨報?副刊》的瑣碎雜紙。幾張相片和兩把羽扇也點綴其間,與稿紙、住址本、剪報等物交錯在一起。 然而,這些東西都不是林徽因想要的。她只想找到徐志摩生前所說的“康橋日記”,只想看到那一段段有關自己的文字,只想回憶一幕幕有關過去的往事。在翻閱日記本的過程中,她偶然發(fā)現(xiàn)兩本冊子。其中一本的時間是1921年7月31號到12月1號,另外一本冊子的時間是12月2號到1922年徐志摩回國。然而,她和徐志摩相知相識是在1920年11月,離開英國時恰好是1921年7月。也就是說,這兩本日記完全是林徽因離開英國后徐志摩寫的。而他曾經(jīng)提到過的“康橋日記”竟像鬼魂一樣消散得無影無蹤了,這不禁引起了她的猜測。 一個周末,張奚若來林徽因家中做客,兩人談起徐志摩的文稿時,只聽他說道:“公超前些天在叔華那里看到了志摩的‘康橋日記’,還說叔華正準備邀請公超為志摩作傳立說呢!” 得知這個消息,林徽因**時間做出了揣測。小鐵箱子的日記本一定被人做了手腳,畢竟胡適交于她時就曾說當時徐志摩臨死前曾將箱子交給凌叔華保管,而今張奚若又說凌叔華要邀公超為徐志摩作傳立說。恐怕,那本日記也定然是她取走了。 林徽因沒有多想,第二天便去找凌叔華討要“康橋日記”。當坐上洋車開往凌叔華的宅子時,她一顆顫抖的心又猶豫了。因為凌叔華的小氣是出了名的,就連徐志摩生前也曾說過她的小氣。這次她有意將日記藏起來,一定是打算著不交給別人了。林徽因就這樣跑去要,沒有一定的說辭是辦不到的。 后來,她在給胡適的信箋中說道:“我不會以詩人的美諛為榮,也不會以被人戀愛為辱。我永是我,被詩人恭維了也不會增美增能,有過一段不幸的曲折的舊歷史也沒有什么可羞慚的,我只是要讀讀那日記,給我的是種滿足,好奇心的滿足,回味這古怪的世事,紀念老朋友而已! 她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要回憶一段不羈的青春。不論有多少鋒芒,也不管輿論的壓力有多大。經(jīng)歷了就是經(jīng)歷了,滿足了亦是滿足了。徐志摩帶給她的永遠是浪漫的笑容,猶如晨間的朝陽,讓所有人都覺得溫暖。 與他邂逅倫敦的歲月很美好,卻也終究沉寂在風聲消失的渡口。他不會再次轉過身回眸,她也不能笑著對他說“嗨,老朋友你好”。 12月7日,天氣陰冷無比。鋒刀似的狂風從四面八方漫卷過來,感受不到一丁點兒暖意。 這天,《晨報》上刊登出了林徽因的文章《悼志摩》。她坐在沙發(fā)上一點點地品讀,又一點點地沉淪。不知道過了多少時間,她始終沒有緩過神來。 在仆人的引見下,凌叔華從外面走進來。她一臉不情愿,似乎察覺出了什么。兩個人相互望著彼此,誰都沒有開口說一句話,只是相互沉默,又相互等待。喝了兩三口茶后,林徽因才帶著幾分抱歉地說:“聽說志摩交給你了一個鐵箱子,里面有一本‘康橋日記’?” 凌叔華胸有成竹地點點頭:“是有,是志摩1925年交給我的。他說讓我作為傳記的材料好好收藏著,日后出一本《志摩札記》! 林徽因吞吞吐吐了好大一會兒,說:“那……那……可不可以將書稿給我參閱一下?畢竟……畢竟志摩是我*好的朋友……” 凌叔華猶豫了一會兒,端起茶稍稍品了一口。須臾,方很不情愿地回答說:“可以,有時間的話來我家取吧! 第三天,也就是12月9日,林徽因和凌叔華約好,派遣家里的仆人去取日記。結果到了當天,她思索了很大一會兒,又想起凌叔華心有不甘的模樣,決定親自去取。 到了凌叔華家中,林徽因并沒有找到她本人。只見鐵柵欄上寫著一張紙條:“昨日遍找志摩日記不得,后檢自己當年日記,乃知志摩交我乃三本:兩大,一小,小者即在君處箱內,閱完放入的。大的一本(滿寫的)未閱完,想來在字畫箱內(因友人物多,加以保全)。因三四年中四方奔走,家中書物皆堆疊成山,甚少機緣重為整理,日間得閑當細檢一下,必可找出來閱。此兩日內,人事煩擾,大約須此星期底才有空翻尋也! 林徽因讀到留言的時候,感到胸口被重重地擊了一下。那個年代,那些事情,她徹夜以來都在思念。曾經(jīng),徐志摩將他們的故事寫得完完整整,被春天的桃花熏染,又被大地的泥土掩埋。她多想再次拾起,多想回憶那段過往,又多想在夢中再見徐志摩的音容笑貌。可到了*后,她還是差了一步。 原本林徽因打算掉頭就走的,但思忖再三,她咬咬牙留了一張紙條:“叔華:如有時間,還請你務必將日記找出。那是個不幸時間的留痕,我欲一讀,想你可以原諒我。” 從凌叔華的家中出來時,林徽因失落地走在人群中。路上的行人來來回回穿梭著,彼此沉默,相顧無言。也許,從徐志摩離開這個世界開始,她的心就逐漸遺失了。再尋不回的少女情結,也伴隨著飄飄然的秋葉,滄桑無形了。 林徽因回到家中,一個人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地揣測著。梁思成見她日漸憔悴,茶飯不思,為她擔心不已,又想到凌叔華的態(tài)度,實在傲慢無禮。不過他插手不進,只能默默地安慰林徽因。過了幾天,林徽因從朋友那里聽來風聲,原來凌叔華曾在陶孟和家對陶夫人沈性仁說過一段話,她說林徽因拿走陸小曼的兩本日記不想還,如今還要拿走她辛辛苦苦保存的徐志摩的日記,她是萬不可給的。 一個星期后,也就是12月14日。晌午時分,林徽因和梁思成坐車去了營造學社。凌叔華只身一人來到梁宅,見房中只有兩三個仆人,遂留下一本日記和一張便條。等林徽因回來時,打開日記一瞧,不禁哭笑不得:這只是半本日記,而且開始時間是1920年11月17日,日記的*后一句話是:“計劃得很糟!绷钊藨岩傻氖切熘灸Τ跻娏只找虻钠蝿偤萌笔,就像被人裁去了一般。 林徽因充滿感傷地坐在椅子上,抬頭看向深秋的藍天,有種被人捉弄的氣憤。她又那么想知道徐志摩寫給她的信,又那么想收藏過去追不回的記憶?善旎,越是想要什么,就越得不到什么。想了很久,她決定給胡適寫一封信,將去見凌叔華的種種情況,還有說的話,相約的地點一一羅列,又將凌叔華的態(tài)度、說的話描述出來。 她從不是一個斤斤計較的女人,對待事情往往有自己獨到的原則?稍谶@件事情上,林徽因已經(jīng)喪失了理智。如今,她只想要回朋友的信札,只想捕捉歷史的真相。任何人,任何一個找理由阻擋的人,她都是排斥的,甚至要抗議到底的。 時過境遷,如今再次翻開這封信,依然覺得林徽因有種撲朔迷離的美:“適之先生:下午寫了一信,今附上寄呈,想歷史家必不以我這種信為怪。我為人直爽性急,*恨人家小氣曲折說瞎話,此次因為叔華瞎說,簡直氣糊涂了。 “關于我想看的那段日記,想也是女人小氣處或好奇處多事處,不過這心理太hunan了,我也不覺得慚愧……我覺得這樁事人事方面看來真不幸,精神方面看來這樁事或為造成志摩為詩人的原因,而也給我不少人格上知識上磨煉修養(yǎng)的幫助,志摩inaway不悔他有這一段苦痛的歷史。 “我覺得我的一生沒有太墮入凡俗的滿足也不算一樁壞事。志摩警醒了我,他變成一種激勵在我的生命中,或恨,或怒,或快樂,或遺憾,或難過,或痛苦,我也不悔的,我也不得意我自己的倔強,我也不慚愧。 “我的教育是舊的,我變不出什么新的人來,我只要‘對得起’人——爹娘、丈夫(一個愛我的人,待我極好的人)、兒子、家族等等,后來更要對得起另一個愛我的人,我自己有時的心,我的性情便弄得十分為難。前幾年不管對得起他不,倒容易——現(xiàn)在結果,也許我誰都沒有對得起,您看多冤! “我自己也到了相當年紀,也沒有什么成就,眼看著機會愈少——我是個興奮型的人,靠突然的靈感和神來之筆做事,現(xiàn)在身體也不好,家常的負擔也繁重,真是怕從此平庸處世,做妻生仔地過一世!我禁不住傷心起來。想到志摩今夏對于我富于啟迪性的友誼和愛,我難過極了。 “這幾天思念他得很,但是他如果活著,恐怕我待他仍不能改的,事實上太不可能。也許那就是我不夠愛他的緣故,也就是我愛我現(xiàn)在的家在一切之上的確證。志摩也承認過這話! 往事隨風飄散,我們已經(jīng)無從知曉林徽因寫這封信時的心情。她也許只是想以朋友的身份寫給胡適,一吐胸中的憤懣。也許是想找他拿主意,要回殘存的那本日記。但不論是哪一種心態(tài),她都是為了找回徐志摩存在于這個世上的痕跡。
|